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缆索空气动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阻尼较小,缆索非常容易受到风作用下的动力激振。20世纪下半叶,研究人员发现多种不同的空气动力激励机制,并研究了相应的抑振方法。然而,最近几年,大跨度斜拉桥的快速发展带来一些新的空气动力问题,特别是倾斜索方面的问题。全面回顾缆索空气动力激振研究现状,特别是动力失稳概念及临界雷诺数影响,重点集中在倾斜缆索(如桥梁的斜拉索)当前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4.
本文针对复杂的斜张桥结构建立了主梁的空间鱼脊模型,引入刚臂和斜拉索的空间组合单元,导出了单元刚度矩阵及质量矩阵,可对斜张桥进行空间振动分析。通过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方法大大减少了结构的总自由度和单元个数,节省计算机时间,计算结果准确可靠。若用于斜张桥或悬索桥的动力响应分析,该方法会显示更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6.
通过对长大斜拉桥缆索体系的振动分析,从空气动力学措施、阻尼器措施及辅助抗风索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了长大缆索体系减振关键技术的介绍,分析了各项措施的减振机理及应用范围,并就长大斜拉桥缆索体系的特点,提出了将各种措施综合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8.
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极限承载力分析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超大跨径缆索承重桥梁极限承载力分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振动法测定缆索张力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了用振动法测定缆索张力的原理,研究了影响索力测量精度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改进措施。工程实际应用表明:用振动法测定索力结果可靠,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斜拉桥跨径突破1000m,悬索桥跨径达到2000~3000m,缆索承重桥梁的颤振特性发生的变化,着重讨论了斜拉索或吊索自身振动对颤振特性的影响以及现有分析方法的不适用性,提出了相应的分析方法调整对策。认为跨径突破后,斜拉索或吊索自身振动的影响必须考虑,而且求解特征方程时,必须使用全模态的方法才能计入索自身振动的影响;采用多链杆单元模型或构造新的广义自由度单元模型可以反映索自身的振型;使用全模态方法求解特征方程时,计算方法需要作适当的处理,才能使搜索到的特征值包含颤振模态。  相似文献   

12.
矮塔斜拉桥缆索挂设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塔斜拉桥结构受力合理、刚度大、施工方便,而且经济、美观。根据山西禹门口黄河大桥施工过程,主要介绍矮塔斜拉桥斜拉索的挂设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14.
15.
缆索风荷载对悬索桥风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军  张丹 《公路》2005,(12):1-4
随着悬索桥跨径的增大,缆索直径和作用在缆索上的风荷载都将相应增加,对悬索桥静风效应和动力风效应(主要是指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将可能不容忽视。通过推导,建立了作用于缆索上风荷载的计算模型。以润扬长江大桥为背景,分析了缆索风荷载对悬索桥静风效应和空气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缆索风荷载对悬索桥静风效应的影响比较显著,但对于空气动力稳定性则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绳、索的振动特征及斜拉桥的索力测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绳、索振动的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把它应用到斜拉桥索力的测量中,使索力的测量更可信,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斜拉桥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增洪 《国外公路》1996,16(1):22-28
文中采用分析和数值两种桥梁模型推导出斜拉桥自振频率的分析。应用可以计及桥梁主要参数的分析模型求得有用的结果,尤其是考虑了塔参数对桥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包括几何非线性作了研究。最后给分析和数值结果之间的几个比较,证实本分析方法是个简便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8.
日本大跨度公路斜拉桥—生口桥实桥振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生口桥实桥振动试验及其分析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实测结构的自振频率及相应的振动模态与理论计算值相吻合;实测结构对数阻尼系数满足本州-四国《抗风载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即箱形梁的对数阻尼系数≥0.02。当梁振动频率与单根拉索固有频率相接近时,该拉索将产生大幅值振动,只有将拉索阻尼设置成大于梁体知身的阻尼值时,才能起到结构整体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刘全德 《国外桥梁》1998,(2):57-60,66
主要介绍日本伊唐岛大桥采用大型起振设备进行振动试验及对试验结果的分析,从而掌握动特性,并验证了抗震设计的妥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