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考虑到单线铁路到列车实际运行中产生产会和越行方式的随机性,采用概率分析的方法,通过研究在不同开行条件下,产生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的各种情况,建立车站到发线设置数量与交会、越行次数和方式之间的关系,找到直接影响车站到发线数量的主要因素,得出了影响其变化的一般规律。并运用研究成果对渝怀线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站的到发线能力是点线能力协调工作中重要制约环节。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网络日益完善,多线引入的高铁车站增多,车站到发线承担多重功能的情况也随之增多。为合理确定到发线能力,以苏州园区站为例,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对车站的能力控制股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的理论计算法或者铺画运行图法所得出的固定数值结论一般具有片面性,而将2种方法结合所得出的结果可以更好地反应车站到发线的能力范围。这种方法既能充分利用车站到发线能力,又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运输组织的调整,为将来多线引入的高铁车站到发线能力核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列车不同到发分布影响车站到发线的运用方案,进而影响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利用。基于高速铁路车站列车实际到发情况,从列车间隔时间和高峰时段特征两个维度系统地分析了列车到发分布及其对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用以量化列车到发分布对通过能力影响的评估模型。最后,基于列车实际到发分布情况,设计了列车到发分布对通过能力影响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间隔时间缩短和高峰时段列车到发频率增强将增加列车对到发线数量的需求,而高峰持续时间对列车占用到发线数量的影响较小,高峰时段出现时间对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影响与高峰前后的列车到发密集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遗传算法在区段站到发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解决车站到发线的合理运用问题,采用遗传算建立了到发线运用的染色体结构和适应度函数,对这种复杂的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进行了仿真。  相似文献   

5.
铁路技术站到发线运用调整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满足车站到发线的运用要求、减少作业和进路交叉干扰出发,建立了铁路技术站到发线运用的调整模型;针对模型是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的特点。对交叉干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其等价模型;根据等价模型特点。设计了求解该问题的遗传算法。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其程序运行时间不超过100s.  相似文献   

6.
山区铁路上的车站大多数位于高填深挖地段,车站路基边坡多采用骨架护坡、挡墙等方式处理,站内存在单线、双线或多线桥梁.大宗货物铁路专用线因为其运量较大,引入接轨站时,为了不影响接轨站及正线的正常作业,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接轨站增加到发线.增加到发线工程将引起拆改已建的护坡、挡墙、增设桥梁等工程,不但工程量巨大,而且施工影响铁路正常运营,有一定安全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将接轨站前一段线路平、纵断面按到发线标准设计,这段线路就称为"一列车长一度停车位".这种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山区铁路既有站改造难及施工影响运营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大准铁路是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煤炭需求的增长,大准铁路常年处于满负荷运输状态.为了进一步释放大准线运输能力,亟须对线路中单线区段进行扩能改造.本文基于大准线线路特点,同时考虑实际运输需求,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限制大准线单线区段运输能力的关键区间.在此基础上,从增加具有万吨列车到发线的车站数量、增加万吨列车到发线数量、部分或全部区段进行增二线改造等多个角度提出扩能改造方案,以期为大准铁路即时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快慢车是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常用的组织形式,研究不同快慢车运营模式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能够为运营企业开行快慢车提供参考.本文考虑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约束,研究无越行均衡、无越行非均衡、有越行条件等3种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开行技术条件,得到快慢车运营组织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及快车对慢车的扣除系数.案例结果表明:相同发车频率条件下,无越行均衡发车、无越行非均衡发车、有越行条件下的快车最大跨站数量逐渐增加;相同快车跨站数量条件下,无越行均衡发车、无越行非均衡发车、有越行条件下列车最大发车频率逐渐提高,快车对慢车的扣除系数逐渐减小,说明以上3种模式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依次减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中对特殊联锁条件的处理,尤其是对到发线出岔的处理,在比较继电集中与计算机控制两种方法的基础上,阐明了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对于像到发线出岔等的特殊联锁条件的处理,无论在功能上,还是在方法上,都能使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获得较大的改进。本文对于提高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功能、提高运输效率、改变人们对于传统的车站信号控制系统的认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期化等线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开行与天窗开设之间的协调。它在高铁夕发朝至列车运营组织中,具有开行数量多、等线时间短、开行距离长、可日常化开行的特点。论文分析发现列车数量、车站分布、到发线数量、天窗设置形式、等线方案等是影响周期化等线模式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等线时间与等线车站、天窗开设、区间运行时间关系的深入研究,推导得出了周期化等线模式下,等线作业时间区域、等线列车到达时间范围、等线模式适用条件、等线时间范围等重要时间约束对等线列车的确定、等线车站的选取、等线天窗的设置等均起到决定作用。研究结论可以为高铁夕发朝至列车周期化等线模式的采用和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了我国既有复线快速列车越行站分布和站线配置的一般原则和结论。  相似文献   

12.
单线铁路区段,旅客列车的行车密度与其旅行速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单线铁路旅客列车会车,越行方式和旅行速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列车旅行速度和列车开行密度变化的一般规律,最后通过对渝怀线的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了渝怀线旅客列车开行数量的合理范围,对旅客列车合理开行数量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车站合理站间距探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国外及国内京沪高速,秦沈客运专线铁路车站分布的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列车停站,通过能力,高中速列车数量及速度比等几方面对高速铁路车站的合理站间距进行了分析,根据中速列车不同的追踪间隔时分,提出不同的车站间距。  相似文献   

14.
我国摆式列车铁路设施的配套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山区铁路、一般双线铁路和繁忙双线铁路3种类型的铁路现况和提速目标值,提出用摆式列车提速时对机车车辆、线路和信号系统的各种配套措施,在投资少的条件下实现安全、可靠、舒适的提速目标。  相似文献   

15.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及动力参数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轨道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直接承受着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巨大压力。重载铁路由于大运量、大轴重、高密度、荷载作用时间长等特点,列车对轨道结构的冲击作用力较大,极易造成轨道部件破损,加速钢轨表面不平顺的恶化,使线路的维修工作量大大增加,甚至危及行车安全。结合朔黄重载铁路实际情况,选取2个典型路段进行了小半径曲线轨道状态及动力参数测试,以评估既有线路设备条件下货物列车运行的安全性、线路的稳定性和适应性,为朔黄铁路扩能技术改造积累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16.
高速列车高密度的运行模式,使列车运行对延误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延误高速列车运行调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基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特点,建立了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随机添加列车延误,设计区间加速、按图行车、减少停站时间、减少越行、增加越行、按最小间隔时间顺延及按延误时间运行等 7种列车运行调整方法.以各列车在各车站的总延误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延误高速列车运行优化调整模型,并设计了基于分阶段多叉树的延误高速列车运行优化调整算法以实现延误后列车运行的调整,从而得到最优调整方案及列车在各车站的延误总时间.最后以京沪高速铁路实际运行图作为案例进行计算分析,证明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列车时刻表的编制是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的关键问题,如何优化时刻表,最大限度缩短旅客的旅行时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既有基于客流需求的时刻表优化模型大多数假设列车顺序固定或不允许列车间任意越行,离实际尚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最小化旅客在站等待时间和在车旅行时间的线性加权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列车停站、区间运行、安全间隔、列车容纳能力等约束,在定序无越行和定序有限越行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更一般的非定序任意越行混合整数二次规划模型,并利用ILOG CPLEX分别进行求解.最后,以某城际高铁为例进行案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非定序任意越行模型求解质量最好,且能有效减少旅客全程旅行时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国外摆式列车发展和运用概况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国外摆式列车的特点、运用和发展概况,与航空、公路运输相比 ,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缩短旅行时间是世界各国铁路亟待解决的问题。高速列车可以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但修建高速铁路不仅投资高,而且工种周期长,作为一种在既有线路上提高运行速度的补充措施,摆式列车近20年来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运用摆式列车提高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的方式是一种在保持原有运输方式的条件下投产少,见效快、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给客运专线车站接发的列车合理安排到发线,构建了客运专线车站到发线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优化目标为列车站内走行时间之和最小及到发线使用最均衡;约束条件主要有到发线作业间隔时间约束、进路冲突约束.基于目标协调优化思想,提出了该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以济南西站为例,对7:00:00~13:00:00时段的到发线运用方案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所求优化方案与图定方案相比,下行、上行列车的站内走行时间之和分别减少7.37%、1.88%;对于各到发线占用时间与到发线平均占用时间之差的平方和,下行、上行列车分别减少62.93%、74.75%.模型能准确地描述列车占用各条到发线的不同,适用于求解客运专线运行图编制阶段的到发线运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