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产经速递     
《驾驶园》2010,(2):32-35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0年1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汽车总销量增长46.2%.至1364万辆,这使得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年度销量最大的汽车市场。2009年乘用车累计销量首次超过千万辆,当年共销售乘用车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293%。中汽协指出.受翅尾因素和政策预期变化影响.12月乘用车市场需求强劲.当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当月乘用车销量为11034万辆.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8,(15):16
三月乘用车市场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零售数也仅次于今年一月份的水平。乘用车总销量超过69万辆。其中轿车508798辆,MPV21658辆,SUV48028辆,其它112919辆。另外,今年三月与往年三月不同的是。没有出现降价潮。  相似文献   

3.
饶达 《轿车情报》2006,(9):56-57
全年的市场销量净增长估计为90万辆左右,由于上半年不算微型车的市场净增长已超过70万辆,因此今年全军不包括微型车的乘用车的总销量约为410万辆,其中7月可能是乘用车销售的最低点,全月销售约28万辆左右  相似文献   

4.
饶达 《轿车情报》2006,(8):42-43
全年的市场销量净增长估计为90万辆左右,由于上半年不算微型车的市场净增长已超过70万辆,因此今年全年不包括微型车的乘用车的总销量为410万辆,其中,7月可能是乘用车销售的最低点,全月销售约28万辆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转眼之间,本土化的斯柯达Octavia明锐在中国诞生已接近一周年。作为上海大众斯柯达的首款国产车型,最新的全国乘用车联席会信息数据显示,明锐今年3月份销量达6700辆,今年一季度明锐销量已超过17000辆。继今年1月销量突破6000辆赢得开门红之后,上海大众斯柯达Octavia明锐3月销量再刨上市以来新高。明锐自从2007年6月6日上市以来,其市场销量超过5万辆,单店销量为同级车型中最高。从一个中国消费者相对陌生品牌的角度来看,这份成绩单其实已经相当优秀。  相似文献   

6.
以轿车为主的2006年乘用车销量近日排出最终座次,上海通用和南北大众分别以413q万辆、352万辆和35万辆的最终销量囊括了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前三名的排名。奇瑞汽车进入本年乘用车销量四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柴油SUV破冰     
胡晓红 《时代汽车》2007,(10):68-69
2007年上半年SUV销售16.76万辆,同比增长43.8%,增速超过乘用车行业。其中10-20万之间的城市型SUV占到总销量的51%。专家预计下半年中国SUV市场销量仍将上扬,今年SUV的市场增长率将会稳居第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向阳 《时代汽车》2004,(1):44-45
上汽集团计划到2007年要实现上海本地轿车生产100万辆能力,包括异地生产实现整车生产150万辆能力,销售额收入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轿车生产能力达到200万辆,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国内市场第,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10名。到2020年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整车生产达到400万辆能力,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6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们想知道,目前上汽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9.
杨景定 《时代汽车》2006,(10):60-61
1—8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了236.90万辆,同比增长41.07%。这个数字,超过了2001年全年的所有汽车销量(当年汽车销量为236.37万辆)。这让人不得不感慨万分:中国汽车工业的确发展迅猛!更让人感慨的是,在销量超过10万辆的前五名车型中,捷达、夏利、桑塔纳这三个“老廉颇”居然仍榜上有名!合计起来,他们可能要占整个销量的15%份额。也就是说,这三个“垂而不死”的车型在今年1—8月中,仍在为中国汽车市场作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饶达 《轿车情报》2006,(5):40-41
乘用车市场总体分析 今年三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又创历史新高。但是月销售同比增长率比一、二月份有所下滑。由于消费税的税率上调。在4月1日新消费税实施前,对税率上涨的乘用车(过去占市场总量的26%),经销商大量提车,以便赚取税差。使三月份销量至少多增长了2万辆,因此,“五一黄金周”前的四月份乘用车市场销量可能不如三月份,但是,包括微型客车在内。全部乘用车市场今年的销售量在600万辆左右估计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2021年已经过半,从上半年市场情况来看,乘用车在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销量依然超过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与2019年全年水平持平,其中纯电动汽车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由今年年初的5.4%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9.4%,其中6月的渗透率已超过12%。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56.9万辆和128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2%和25.6%,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984.0万辆和100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7.0%,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3.0万辆和28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7%和20.9%。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09,(9):336-337
7月,乘用市场淡季不谈,当月销量保持在80万辆以上,同比呈现调整增长。1-7月,乘用车累计销量逼近54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MPV降幅进一步收窄,轿车、SUV销量同比增幅分别为26.98%、18.07%,而交叉型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去年全年,表现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13.
饶达 《轿车情报》2005,(12):28-29
根据目前乘用车市场走势较好的状况,可以估计到今年乘用车的总销量将达到320万辆以上,今年乘用车市场增长的态势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14.
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整体表现 4月新能源市场销量增长远超乘用车市场 4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约为16.8万辆,同比增加203.4%,远远超过乘用车市场的增长,新能源市场的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10.2%,相比去年同期上涨6.3%. 其中,4月纯电动销量约13.6万辆,同比增加240.2%,环比下降14.8%;插电混动销量约3....  相似文献   

15.
饶达 《轿车情报》2005,(8):54-55
6月份的乘用车销量高达296811辆,已经超出了国内实际购买水平,估计下半年的月销量能超过6月份水平的顶多只有12月份。其余月份的销量平均将比6月份低10.20%,即使这样今年乘用车的总销量也将在300万辆左右,这已经是非常高速的增长了。  相似文献   

16.
作为本田最重要的两支"中国力量",广汽本田与东风本田之间的市场和利益竞争长期存在,这是众所周知的。对本田汽车来说,如何平衡南北两家本田的利益,继而形成合力,才是发展正道。本田汽车,作为最早进入中国的日系车企曾经风光无限。不过,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本田的光景却甚是暗淡。本田汽车今年在华销售目标是90万辆,尽管上半年的销售提升11.7%,具体到销量则仅有35.34万辆(其中,广汽本田销量为181,556辆;东风本田销量为171,860辆,排在乘用车品牌的第10位。照此趋势判断,除非下半年的市场出现井喷,亦或有奇迹出现,否则90万辆的目标对本田汽车来说很难实现。  相似文献   

17.
《汽车杂志》2010,(4):334-335
承接上年的旺盛需求,加上政策优惠依然执行。以及新车扎堆上市等因素的刺激,前2月乘用车需求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2月,乘用车市场受春节长假影响销量环比有所下降,但依旧超过90万辆,市场表现总体平稳。1~2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22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5%,高于历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09,(11):336-337
9月,乘用车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月销量超过10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8成,月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自主品牌乘用车占有率稳居第一。1-9月,乘用车累计销量超过720万辆,比去年全年净增48.5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创历年最高。汽车工业协会发布预计在10月中旬汽车产销有望双超千万辆,全年将有可能超过1200万辆。  相似文献   

19.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17):13-15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6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持续活跃,1~4月国产乘用车累计销售171.89万辆,同比增长49.79%,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更是火爆,4个月累计销量为120.63万辆,同比增长高达61.27%,远远超过国内汽车整体销售同比增长33.48%的水平。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轿车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井喷”期。不过,这期间轿车不同排量区间车型细分市场的表现大不相同,下面对它们分别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闻分析     
《轿车情报》2012,(7):23-23
美国5月份轻型汽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6%,1~5月的增长率达到了13%。销量分别为1334642辆和5986598辆。如果把美国的轻型汽车(轿车、SUV、MPV、皮卡)与国内的广义乘用车(轿车、SUV、MPV、微客)相比,其5月份的绝对值已经超过了中国63万辆,而1~5月累计数的差距还有331272辆。应该说两国的差距正在缩小,所幸中国的商用车销量从整体上帮了大忙,尽管今年一直负增长,但好坏每个月能贡献30万辆以上的销量。而美国的商用车全年也不超过这个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