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接触网设备电气烧伤一直是困扰接触网安全运行的难题之一。国内外目前主要采用测温片、变色漆、可逆式热感应警示帽等来监视电连接线夹处的发热,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处理编程技术、传感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的电连接线夹温度监控装置.对电连接线夹处发热情况进行移动监测,通过笔记本电脑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定位发热部位,对预防接触网电气烧伤事故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电气烧伤的原因以及目前既有检测电连接线夹早期烧伤故障技术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ZegBee无线技术电连接线夹在线低功耗温度监测装置的设计方案,以提高接触网电连接线夹的检测效率和改进故障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现有C型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和E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工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新型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和新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进行了结构及功能优化,提高了电连接线夹的服役性能。  相似文献   

4.
从接触网用压接式接触线电连接线夹的技术条件、成型机理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利用理论计算和试验验证等手段,分析电连接线夹产生松脱及裂纹的原因。同时,对进口及国产电连接线夹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压接工艺进行了试验和研究,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模具在使用中频繁出现损伤接触线的质量事故,对既有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及其压接模具的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经验分析原因,从而研究出一种新型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压接模具。  相似文献   

6.
压接式电连接在高速铁路接触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电连接线夹的压接质量,直接影响接触网的可靠运行,甚至可能影响行车安全。通过阐述衡柳线接触网情况,探讨电连接线夹压接方法,以提高压接电连接的合格率,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电连接线夹改进后的JQJL05(TL)-89结构代替JL05(TL)-94结构,解决了JL05(TL)-94结构的线夹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将黄铜与铝的焊接合理地转化为铜与黄铜的焊接。  相似文献   

8.
通过理论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用试验小车调节真实受电弓与接触线形成不同的倾角,检测接触线吊弦线夹、定位线夹、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所用锥压抱紧螺栓螺母与受电弓滑板之间的间隙。结果表明,锥压抱紧螺栓螺母与受电弓滑板存在足够的间隙,不会因螺栓过长引起打弓、碰弓事故。  相似文献   

9.
结合ZigBee无线通讯技术研究对接触线接头连接处温度状态的在线监测。首先通过电接触理论分析接触线与线夹连接处接触电阻产生的原理和接触电阻的主要影响因素,计算在不同接触力作用下电流通过接触点处产生的压降得出了不同的接触温升,当电流一定时,接触温升随接触力的减小而增大,因此通过对接触部件温度的监测可以判断连接处线夹的松动情况。然后从软件和硬件方面设计了ZigBee无线监测系统。软件部分包括ZigBee网络中各节点软件的编写和上位机软件的编写,硬件部分在CC2530基本工作电路的基础上采用太阳能充电,RS232-USB转换等技术,设计具有良好人机界面的在线监测系统,并进行实验。  相似文献   

10.
李洪  印同庆 《电气化铁道》2000,(3):10-11,14
以一次短路故障对线夹破坏为例,计算出母线所受电磁力的值,并对计算的线夹弯曲应力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使人们加深对电磁力危害认识,对设备线夹的抗破坏力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1.
某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由A型轴温检测系统升级为B型轴温检测系统后,中央控制单元数据中频繁报出头车3/4轴头CAN1/2路隐性故障,通过更换端部接线箱连接器相应公、母针可解决故障问题。通过对连接器内部针位排布规律、连接器插针插拔力检验数据、连接器安装结构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对B型轴温系统工作原理和安装结构进行分析,判断是由于连接器线缆无可靠固定、连接器受车体振动影响、内部插针插拔力不足造成接触电阻异常,进而引起误报隐性故障问题。优化解决方案为:在车下线槽盖板上焊接固定支架,对车下的以连接器悬线进行固定,避免振动对连接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列车完整性检测是列车安全防护的重要环节。详细描述地铁列车完整性检测采用的触点式车钩连接器式和跨接线式两种不同方案。结合列车车辆信号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了跨接线式列车完整性检测方案对地铁运营安全的影响。由于跨接线方案中,如5处车钩连接器均断开,其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巨大,且列车在坡道因素影响复杂,故触点式连接器方案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钢纤维混凝土(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的力学性能,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比较分析不同橡胶套高度下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与SFRC普通栓钉连接件抗剪承载力、抗剪刚度等力学性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ABAQUS/standard求解器能较好地模拟SFRC栓钉-橡胶连接件推出试验;采用橡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电力机车轮缘磨耗问题,提出了加装转向架横向连接装置的办法。着重介绍了为解决设计中限界问题而采取的两个措施。横向连接装置可在不改变机车原有总体布置的条件下安装使用,具有显著的轮缘减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六沾铁路接触网验收中,存在棘轮补偿连接架卡滞的问题,通过对连接架卡滞造成补偿绳偏移的分析研究,得出两侧小轮补偿绳在平面内对大轮的间距不均衡,其田野侧小轮补偿绳向大轮轮齿方向偏移,在运行中造成补偿绳与大轮轮齿的安全距离不足,容易产生摩擦而形成安全隐患,要在施工中重视并避免连接架卡滞的缺陷,确保棘轮补偿装置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6.
CRH_2型动车组用YC216连接器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速列车运行中的连接器需确保接触可靠性、端接可靠性和连接可靠性,通过3种可靠性的分析,建立了过程失效模型,重点阐述提高连接器固有可靠性的途径。化解各失效模型,降低失效概率。  相似文献   

17.
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跟端形式对尖轨转换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有轨电车6号道岔尖轨跟端不同形式对尖轨转换计算的影响问题,基于变分形式的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尖轨转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不同尖轨跟端形式对尖轨转换的影响规律。结论是不可更换尖轨平直接头焊接形式的尖轨跟端稳定性最好,但转换较困难;可更换尖轨带卡槽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结构稳定性较好,但转换也较困难;可更换尖轨斜接头形式的尖轨,稳定性较差,但转换最容易。选用不同的尖轨跟端形式需配置不同功率的转辙机才能满足尖轨转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接触网吊弦、电连接设置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取消锚段内横向电连接的可行性、取消锚段关节处工作支承力索与工作支接触线之间关节电连接的可行性,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客车电连接器的检修质量和效率,研制了客车电连接器综合检测试验台。试验台由主控计算机、绝缘电阻测试仪、接触电阻测试仪、耐压测试仪、相序测试模块和测试点切换单元等组成,能对铁路25型空调旅客列车各类型电连接器实施综合检测,具有功能齐全、使用简单、便于扩展、性能稳定、智能判断、技术先进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针对高速受电弓滑板连接座裂纹故障多发问题,利用有限元法对原结构进行了应力计算,通过对比故障实际发生位置和有限元计算结果,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然后提出三种优化方案,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了解决滑板连接座问题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