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全球新发重大传染病疫情不断出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必须防范应对的重大风险。公共交通在传染病疫情防控过程中承担着阻断病毒传播和保障复工复产的功能,疫情期间公共交通运行管理的决策需求和技术支撑体系与日常情况有显著差异。现有研究多针对公交日常运行决策需求展开,虽有少量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的研究,但多针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场景,无法迁移应用于传染病疫情防控。基于此,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为例,综合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和疫情防控实际情况,系统梳理疫情不同阶段的防控目标和决策需求,提出一种面向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公共交通运行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框架,建立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多源数据融合库、公交数据分析技术库和公交防疫策略库的功能架构,并设计不同功能模块的算法模型。研究以厦门为例,对提出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架构和算法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构建公交乘客出行链的成功率为89.7%,并可应用于疫情不同阶段的关联客流分析、感染者同乘人员的追溯分析、医护人员等防疫人员的通勤出行识别、公交运行满载率监控等方面。研究成果不仅对传染病疫情防控有实用价值,而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决策支持方法亦有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2.
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中山公交集团一手抓防控,一手抓运营,以责任和担当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服务,助力全市企业复工复产。从精细疫情防控到精准投放运力,从线路运营服务到"一站式"定制服务,从保障市民出行到服务复工复产。自战"疫"打响的第一天起,中山市公共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交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上级的部署,率先在全省公交行业启动I级应急响应,以“战时状态”坚决遏制疫晴在公交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3.
薛全 《人民公交》2020,(3):33-36
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包头公交集团)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勇担当、敢冲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实际行动竭尽全力守护广大市民乘客出行安全、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强化组织领导,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包头公交集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头大事进行对待,第一时间制定了《包头市公交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预案》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指挥部,统筹安排疫情防控工作,层层落实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人民公交》2020,(2):18-35
驻马店公交紧急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1月22日,驻马店公交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公司经理层及各运营分公司经理参加会议。会上,党委书记黄伟传达了上级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成立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宣布启动《疫情防控应急工作预案》并对防控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当日,防护口罩、温度计、消毒液、喷壶等防疫物品已全部购置并分发到各运营单位。要求即日起,全体驾驶员佩戴口罩上岗、对公交车辆采取日消毒2次和每班次进行通风等,特别是对乘客接触较多的扶手、座椅、地板、投币箱等部位进行重点清洁消毒,不留死角,并对车厢开窗通风.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票价博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卞长志  陆化普 《公路工程》2009,34(1):49-51,66
票价是城市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竞争的关键因素.根据运营票价建立了城市公共交通需求与总交通需求的关系,并利用Logit模型描述公共交通系统内部不同方式的分担率,据此建立了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运营公司的利润函数模型.对离散和连续价格策略集情形分别建立了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票价博弈模型,给出了均衡票价的求解算法.本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共交通重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标准起草以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相关文件精神为依据,及时总结了济南公交集团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广泛吸收了行业内其他公交企业实际经验,在行业专家和标准化专家的精心指导下,以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为重点,围绕运营组织保障、公交车辆防控、公交场站(首末站)防控、公交驾乘人员防控工作规范、发现疑似病患乘客(员工)防疫处置流程、出租汽车防控、防疫物资等方面,对管控内容、流程和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打造市民放心出行的"免疫车厢"为抓手,济南公交集团上扬斗志,下沉工作,精准施策,科学防控,高效形成网格化管理模式,全面做好公交车辆源头管理、在途管理、运营组织,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汹汹来势,济南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公交集团)党委团结带领13000多名干部职工,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手抓运营保障,一手抓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8.
夏威 《人民公交》2024,(3):74-77
<正>受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民对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更加谨慎,与此同时,随着宁波轨道交通由线成网,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的进一步普及,导致部分市民群体不再选择公交出行,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交线网的拓展。一系列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对公交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公交运营精细化、高质量发展,契合新时代、新背景下的市民出行需求已成为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9.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战在全国展开。疫情之初,浙江省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理事会和秘书处十分关心各地公交职工的健康和企业生产情况,保持相互之间的信息联系、交流。特别是在有效应对方面,企业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多措并举采取对策,积极投入到这场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抗“疫”阻击战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3月13日下午6点,浙江省外一名阳性患者来到了平湖市,引发了平湖市首例阳性确诊病例,平湖市启动了I级应急响应.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疫情,平湖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湖城市公交)在接到上级部门疫情防控的紧急指令后,积极响应并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揭示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交互胁迫的演化特点, 通过借鉴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交互胁迫理论, 构建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交互胁迫模型, 以我国2009年之前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的10个城市为样本, 基于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客运总量、线路长度及运营车辆3个维度的历史演化规律分析基础上, 验证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交互胁迫关系, 进而对不同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演化特点进行分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存在交互胁迫关系, 演变轨迹符合双指数曲线。②不同城市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3个维度的演变轨迹上存在不均衡性, 客运总量的拐点出现早于运营线路长度和运营车辆数。③根据拐点的出现情况, 将10个城市分为5类, 其中, 重庆的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在客运总量、线路长度及运营车辆3个维度的拐点出现均较晚, 表明重庆的公交发展模式较为协调, 常规公交在轨道交通的胁迫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交系统是空气传播型病毒进行人际传播的重要潜在空间,研究病毒在公交系统中的传播,能精确的指导公交防疫策略的制定。基于双层公交网络模型,耦合出行规则和SEIR模型建立了公交网络传播模型,以某虚拟的区域空间和公交线网为背景,根据双层网络模型的特点,分析了公交车上及公交站点病毒传播的过程,制定宏观和微观2种防疫策略并分析效果。研究发现,公交出行会导致病毒大范围传播,公交车上和公交站点是最重要的传播环节。对公交防疫策略效果的分析中,宏观控制策略的切断公交线路比例φ1 >0.5或者停运公交站点比例 φ2 >0.4时,最终免疫人群比例会下降至0.3以下。微观调节策略则需要同时调整发车间隔 td < 4且满载率α < 50%,则最终免疫人群比例小于0.4,防控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3.
公共交通内部相对狭小和密闭的空间,使得乘客间频繁发生近距离接触,是流行病扩散的高危环境。面对诸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类突发大规模流行病时,交通管理者通常采取的方案是全部公交线路停运,彻底阻断流行病通过公共交通系统传播这一个途径,但是对于公交乘客而言,如果缺乏替代的出行方式,将严重降低其移动性,甚至会影响其基本的生活条件。利用北京市公交IC卡刷卡数据,挖掘乘客的个人出行特征和相互之间的接触特征,构建公交乘客动态接触网络,试验数据统计显示北京公交乘客单次出行与他人的平均接触时间为17 min,通勤乘客工作日与他人平均累计接触123次。利用理论传播模型(SEI和SIS)模拟流行病在公共交通系统内的扩散,对比随机网络分析其特征,发现公交乘客间接触的周期性发生规律显著促进了流行病的快速传播。将乘客传播影响力集计至公交线路,针对常规公交网络设计停运部分线路的运营方案,使用站点间平均邻接距离作为指标,衡量部分停运方案导致的常规公交系统可达性损失。研究对比了停运方案实施前后的流行病扩散规模。研究结果表明,只需要停运小部分线路就能使流行病暴发得到遏制,同时公交系统的整体可达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不尽合理、集配中心中转效率不够高等问题,重新设计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应急医疗物资调度与配送体系,并给出了应急医疗物资的分类方法。从医疗物资使用需求和库存估计可使用时间2个维度构建需求点紧急度指标,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以加权的需求满足率最大化为主要目标、车辆行驶距离最小化为次要目标,构建应急医疗物资动态分配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能够兼顾医疗物资分配的公平和效率,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急医疗物资供给和需求的动态变化特性,确保在物资短时间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各需求点也能公平获取一定比例的物资;且模型仅要求各需求点上报各种品类医疗物资的使用人数和库存量,同时模型还给出数据缺失时的自动计算办法,可操作性更强;运用紧急度指标对需求满足率最大化目标进行校正,解决了各需求点因需求量差异对公平分配造成的影响,使得应急医疗物资分配更加合理。研究成果结合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应急医疗物资调度的具体过程,使得分配模型更符合实际需要,可为城市应急医疗物资优化调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ontrol strategy used in a hybrid electric public bus and then proposes a torque-balancing control strategy. 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designed control strategies, an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torque-balancing control strategy was improved on the basis of the efficiency-first ideas of the hybrid system. Finall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at the efficiency-first and torque-balancing control strategy (EFCS) is both feasible and reliabl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a conventional public bus, the hybrid electric bus could save approximately 27.3 percent on fuel consumption using the EFCS control strategy in a public bus in China, while under the Wuhan urban driving cycle.  相似文献   

16.
新冠肺炎疫情对旅客中长距离的城际交通出行影响巨大,现有研究侧重疫情暴发初期疫情对城际交通出行的影响,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城际出行选择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中长距离城际出行选择行为。针对民航、高铁、普铁和自驾等方式分别建立包含4种城际出行方式的多指标多因果出行选择模型(MIMIC),模型中引入感知防疫安全程度、防疫策略、乘车体验与出行习惯4个潜变量,探究潜变量与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并辨识模型参数,求取各潜变量的拟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考虑出行方式特性、旅客社会经济属性与潜变量的多出行方式联合选择行为模型(MIMIC-Logit),探究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旅客出行心理对其出行决策的影响;假设出行费用、时间与距离等变量的随机系数服从正态分布,采用抽样1000次的Halton序列对随机系数进行仿真求解,得到随机系数的回归分析结果。以2021年4月—6月到达西安旅客的调查数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所提MIMIC-Logit模型的拟合优度与命中率分别为43.621%与83.312%,均高于多项Logit模型与随机系数Logit模型;旅客对不同方式的出行费...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主体公交模式选择是构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工作内容,文章运用可拓理论,选择影响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5种主要模式:地铁、轻轨、BRT、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常规公交和限制小汽车增加公交运力,遵循客观、易操作的原则,构建城市公共交通方式选择的可拓决策模型与协调度评价模型,并给出决策选择的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8.
常规公交作为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一环,其运行特征是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以及公交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研究公交运行特征对于进一步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公交GPS数据,对宁波市常规公交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和建议为提升宁波市常规公交运行效率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和日均客流趋于稳定,常规地面公交客流逐年下降,影响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稳定和增长。研究上海市公共交通现状需求和城市发展规划要求,明确中运量系统对于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层级,提升公交吸引力和服务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城市发展水平和公共交通需求不同,针对上海市主城区和外围城镇圈,提出了中运量系统的功能定位、规划原则和推荐制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