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阳 《汽车情报》2004,(25):25-26
在与上汽集团签署合作协议2个多月以后,罗孚——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商8月23日公开抛出“绣球”,欢迎上汽集团获取MG罗孚的产权股份,这是罗孚公司首次就上汽收购事件所作出的积极姿态。  相似文献   

2.
在和南汽争夺购买罗孚汽车品牌的过程中,由于上汽没能占据上风而与MG罗孚品牌失之交臂。于是凭借6700万英磅(约合10亿人民币)竞购来的罗孚75、25车型知识产权和全套发动机技术,以及150名罗孚土程师,上汽最终先于南汽在1月31日推出了基于罗孚75平台的荣威750。 号称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具有纯正英伦血统的中高级轿车,荣威750在安全性、动力性还有配置上都树立了较高的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对荣威750的车内装备进行一次探秘,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阮锦程 《汽车杂志》2012,(7):140-143
上汽在收入罗孚和MG,与双龙博弈之时,并没有忘记向旗下两大合资品牌学习;它是自主品牌中的正规军,而荣威950被认为是它手中的王牌。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安全》2005,(5):8-9
随着英国老牌汽车制造商MG罗孚公司与中国上汽合资谈判终止,停产和进入破产管理,公司命运风雨飘摇,甚至引起舆论界和工业界对英国是否将与自有汽车工业时代说“拜拜”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陈欢 《汽车与配件》2005,(32):24-27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6.
MG罗孚的破产管理人普华永道发言人说,“按现在的局势发展.MG罗孚已经没有进一步获得足够的资金以支付劳动力的现实可能了。”上汽集团有关人士指出.“如果我们现在接手MG罗孚的生意和部分员工,养老金、赔偿、保证金等等一大笔的费用就会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7.
《汽车导购》2005,(5):10
2005年4月8日,英国贸工部官员离开上海,罗孚汽车已正式宣布与上汽的收购谈判失败。英国交通工会宣布罗孚将破产,并将责任归咎于宝马汽车公司(1904年,宝马曾以8亿英镑的价格将罗孚汽车集团收至旗下)。据悉,此前上汽集团已经向罗孚购买了一些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8.
在和南汽争夺购买罗孚汽车品牌的过程中,由于上汽没能占据上风而与 MG 罗孚品牌失之交臂。于是凭借6700万英磅(约合10亿人民币)竞购来的罗孚75、25车型知识产权和全套发动机技术,以及150名罗孚工程师,上汽最终先于南汽在1月31日推出了基于罗孕75平台的荣威750。号称国内第一款量产的具有纯正英伦血统的中高级别车,荣威750在安全性、动力性还有配置上都树立了较高的标准。下面,就让我们对荣威750的车内装备进行一次探秘,看看它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相似文献   

9.
《轿车情报》2005,(5):10
垂死挣扎一周之后,罗孚仍旧逃不开破产的命运。来自Automotive News18日的消息称,罗孚的母公司凤凰控股已经申请把资产拆分成:罗孚集团(MG Rover Group Ltd.)、动力总成(Engine and Transmissions Producer Powertrain Ltd.)和跑车(MG Sport and Racing)三大部分。普华永道(PWC)破产管理人目前还不能估算出这些资产的总价值,但是评估工作已经展开。  相似文献   

10.
上南合作之后,南汽名爵在产品线的分布上日益清晰,与上汽荣威的产品定位差异化也十分明显。坚持走英伦风格路线的名爵,此次又为我们带来了一款具有十足英国风的经典双门软顶敞篷跑车——MG TF。作为罗孚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一款经典跑车,MG TF曾入选《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为英式跑车的代表。如今,由南京名爵推出的MG TF,同样延续了其经典的品位。  相似文献   

11.
新闻财经     
头条背景我们跟踪上汽收购罗孚这条新闻已经有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了。去年秋天,英国 AUTOCAR 的同事Ben Oliver 到中国来采访时候就曾告诉我,他曾好几次在英国 LongBridge 罗孚总部的厂区内看到进出的高级轿车,里面坐着中国人,看上去像上汽集团的高层。上汽收购罗孚,对于 Ben 这位土生土长在伦敦的汽车杂志记者  相似文献   

12.
据英国媒体报道,MG罗孚(MGRove)的中方所有人南京汽车集团(NanjingAutomobile)近日签署一项租赁协议,租赁MG罗孚在伯明翰长桥的工厂。《金融时报》表示,此举表明离罗孚重新开工又近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罗孚破产之前,上汽集团已经花6700万英镑买走了罗孚75、25以及KV6、K4系列发动机的制造产权,而在罗孚破产后对其资产的竞购争夺中,南汽又出人意料地将上汽击败,成为了现在罗孚汽车公司的新东家.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5,(15):16-16
由于目前罗孚汽车糟糕的财务现状已经无法取信于英政府和上汽集团,而英政府此前宣布的向罗孚提供1亿英镑贷款的前提,是有达成上汽收购罗孚的可能,因此贷款计划暂时受阻。但据证实.4月初到访的英国贸工部官员仍将可能继续留在上海等待转机。  相似文献   

15.
最近看见一条消息说,“英国最后一家独立汽车制造公司——MG罗孚公司于23日宣布,欢迎中国赫赫有名的汽车制造公司——上海汽车工业公司(SAIC)接管MG罗孚。”态度不可谓不谦恭,仿佛上汽集团真是好心的慈善家,MG罗孚的救世主一样?完全没有老牌发达国家、著名汽车企业的孤  相似文献   

16.
瓦夏 《汽车情报》2007,(19):1-1,17
拥有“罗孚”商标的美国福特公司在困境中可能出售“罗孚”商标,坊间又有了关于上汽应该不应该购买“罗孚”商标的争论。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5,(29):9-9
7月14日.上汽集团和前福特欧洲老板Martin Leach联合竞标收购已经破产的MG罗孚公司.并称要在英国中部的工厂恢复MG罗孚的生产.这将使1600名工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现在.虽然还存在其他的竞标者.但主要竞争对手是来自中国的南汽。破产管理人普华永道称.在评估完竞标书之后.他们将就MG罗孚的未来作最后的决定。  相似文献   

18.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日前报道说,英国著名汽车集团MG罗孚近几年经营不善,陷入危机,即将公布的业绩报告将出现连续3年的亏损。报道称,MG罗孚集团的母公司将公布2003年经营业绩。报告将显示,MG罗孚2003年度将亏损7000万英镑(1英镑合1.8美元),略少于2002年的9500万英镑的亏损。  相似文献   

19.
张毅 《汽车杂志》2006,(6):50-50
最近几年在自主品牌问题上,一汽、上汽和东风这“三大”没少挨媒体批评。一汽好歹有红旗轿车,还有解放牌大卡车,东风也有飙大卡车,可是上汽有什么呢?一度十分红火的上海牌小轿车早已停产多年。为了在自主品牌方面有所作为,上汽先后控股韩国双龙汽车和收购英国罗孚汽车的全部软件,并将罗孚上百名科研人员网罗名下。经过多年准备,2006年新年伊始,上汽自主品牌战略正式开始实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汽车与配件》2005,(16):26-28
罗孚申请破产了!历经困难与反复的上汽收购罗孕计划就这么“突然死亡了吗”?抑或这只是收购的漫漫路中又一个分叉路口?如果继续从英政府手中收购罗孚,上汽接焉将面对的最大难题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