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船艇》1989,(2)
印度研制出一种简单的从海水中制取淡水的新型独立式脱盐器。这种脱盐器生产的水达到了饮用淡水的清洁标准,可供远洋船员生活饮用。该装置根据反渗透工艺原理,把盐和其它不需要的无机物从海水中分离出去,每小时可制取15.7到252.4升的淡水。  相似文献   

2.
简讯     
海水淡化新装置外刊报道,日本制成日制谈能力30~300t的海水淡化新装置,供不同类型船舶选用。从海水或半咸淡水中提制可供饮用水时广泛使用逆向渗透膜及沙滤器,而在制高质量饮用水时还使用一种新开发的空心纤维膜的技术,这种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长期航行于海上的船员饮水问题,英国推出海水淡水化系统。它能使海水脱盐,并把海水中的杂质除去,使海水变成清洁的饮用水。应用这一系统后,长期在海上航行的船舶可不必从贮存饮用水的设备中补充淡水了。它每小时可提供15.7~252.4升淡水。该系统用耐腐蚀材料制成,结构紧凑小型,安装  相似文献   

4.
船用泵制造商神钢金属(Shinkokinzoku)工业有限公司,在希腊比雷埃夫斯市(Piraeus)举行的1978年度“波希达尼亚”(Posidonia)国际船舶展览会上,展出其新近采用的海水脱盐装置。该型装置是一种根据电渗析方法,由神钢金属工业有限公司会同离子交换膜制造商德山·曾田(Tokuyama·Soda)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型海水脱盐装置。  相似文献   

5.
回顾过去的历史为将来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回顾膜的发展史以及通常情况下膜在水制品中尤其是在海水脱盐中的作用。这篇述评突出了以下四个领域内的一些新的明显的发展趋势。这四个领域是膜的发展,膜的表征,膜迁移和膜系统的设计。讨论了以上四个领域的发展前景。膜的发展与用于脱盐的反渗透膜的新近的进展情况有关。这里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它们都是以原位缩聚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是发展可操作于超低压的苦咸水脱盐膜。另一种是发展可操作于高压来获得高的纯水收率的海水脱盐膜。在膜的表征章节,一种以原子力显微镜法(AFM)为特点的新的方法被用于研究膜表面。本文讨论了膜生产和膜污染后表面粗糙度的情况,这种情况可用AFM来测量。电子自旋共振(ESR)是另一种方法,应用电子自旋共振来研究人造膜才刚刚开始。本文讨论了这种用于研究膜结构的方法的潜能。简要地叙述了象一纳米一样小的毛孔尺寸的测量方法最近的进展。膜迁移研究了主要为带电膜建立的迁移模型。由于大多数的纳滤膜是带电的,这些迁移模型的研究进展对于用纳滤膜进行的水处理是有帮助的。由于纳滤膜中的微孔尺寸是可测量的,内含微孔的迁移模型尤其重要。膜系统设计章节讨论了大量的海水脱盐系统,在这些系统中膜的处理单元是合为一体的。现在降低脱盐费用的大趋势是把膜处理单元与许多常规处理单元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前言人们分析了从盐溶液中分离淡水的技术可行性后,不得不采纳相变分离法,即蒸发和晶化。非相变分离可通过薄膜实现。在当前和今后的二十年,海水脱盐主要地还是采刷多级蒸发,反渗透法也是可供选用的一种方法,但是晶化法将不可能被选用。晶化法的单位能耗和腐蚀特性确实是吸引人的,但研究表明,任何一种方式的晶化法,其造价并不比薄膜分离法的低,只比蒸发法的稍低些。然而晶化法在晶化、晶体洗涤以及从淡水和排放盐水中回收冷却介质等工艺过程的各个阶段中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海洋中有数量惊人的盐。假如世界各大洋的海水都干涸的话,留下的盐足足可以筑成一道高100多公里,厚1公里左右的墙,这道墙可以环绕着地球赤道一周! 人们日常所使用的食盐是从海水或盐湖水中制取的,有的是从盐泉或岩盐沉积层中制取的。海水中盐的浓度约在3%到3.5%之间。但地中海和红海等内海比其它大海的含盐量更高。其面积约为300多平方公里的死海大约含有116亿吨盐。  相似文献   

8.
舷外海水和舱内货物对舷侧和船底结构的动压力是船体承受的非常重要的疲劳载荷。在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校核中,为合理选择校核点并准确计算疲劳损伤,必须掌握其变动范围及其分布形式。由于液体压力和货物压力的单向性质,舷外海水动压力和货物舱内压力的变动是非对称的。文中讨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和舱内货物压力的非对称特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范围和舱内货物压力的定义,指出了舷外海水动压力范围最大值出现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态呼吸图法,以导电玻璃为衬底,以三氯甲烷(CHCl_3)为溶剂,制备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PS-b-P4VP)蜂窝状多孔结构薄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溶液的浓度、嵌段比,以及不同溶剂对多孔薄膜形貌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于PS(122k)-b-P4VP(22k),以CHCl_3为溶剂时,获得规整多孔结构薄膜的最佳浓度为30 mg/m L,3种嵌段共聚物中嵌段比为5∶1时,获得的多孔结构薄膜的有序性最佳.而以二硫化碳(CS2)为溶剂时,在较低浓度(10 mg/m L)会获得孔径更大的多孔结构薄膜.对多孔薄膜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后发现,随着温度升高,薄膜孔径有所增大,当被加热至120℃并保持1 h后,多孔结构仍能保留;而当温度上升至160℃后,多孔结构消失.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港工程氯盐腐蚀导致的腐蚀问题,在室内电化学脱盐研究的基础上,在湛江港进行了实体工程试验.主要研究了室内电化学脱盐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选取,以及实体工程试验中电化学脱盐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运行,进行了电脱盐后混凝土氯离子含量的降低程度及钢筋腐蚀电位的变化情况的测量,最终探讨了电化学脱盐的通电量与排除氯离子量之间的关系,供电脱盐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船体在波浪中运动的频率与液舱内液体振动的固有频率相近时,舱内液体将会发生剧烈的运动,即晃荡产生了.在船舶结构设计中,必须要考虑这种晃荡载荷及结构的响应.该文针对一超大型油轮(VLCC)液舱晃荡问题进行了三维仿真模拟.在DNV基于压力的晃荡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有限元方法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耦合技术进行该船全生命期内液舱晃荡仿真及强度评估的工程实用的步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有海水或咸水而因缺少淡水造成饮用水供应不足的地区,使用淡化装置来供应淡水具有重大的意义.由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的成本随之下降,这将使淡化方法对淡水的供应和世界上缺水国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本文概述了海水和咸水淡化方法,并就各种方法逐一进行介绍,还将对它们之间的优缺点作出对比.  相似文献   

13.
正0引言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蒸馏技术和膜技术2种。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的水面船舶基本采用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60年代末,另1种全新的方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崭露头角。随着反渗透膜技术的发展,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日趋完善。[1]反渗透法利用反渗透膜的半渗透特性,当进入反渗透元件的海水压力高于其渗透压时,水经过半  相似文献   

14.
反渗透是一种几乎不需要什么操作看管的连续而可靠的脱矿质和浓缩过程。主要部分是一种半渗透性膜,这种膜只有水能通过,而在水中的所有的悬浮物和大多数溶解盐以及有机物都不能通过。目前高纯度水的生产,废水浓缩以控制污染,水的回收以及食品和药物的加工都应用反渗透。这种装置与其他一些脱盐技术比较具有更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容法/膜电容法(CDI/MCDI)2种海水淡化过程,耦合求解质量、动量、电荷守恒方程多孔达西渗流,并结合吸附动力学方程,建立CDI和MCDI法海水淡化过程的三维瞬态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模型。在验证所建分析模型可靠性基础后,开展CDI和MCDI单元内完整“吸附-脱附”过程的模拟,分析CDI和MCDI脱盐过程中内部多物理场耦合作用机制,揭示CDI与MCDI两种海水淡化过程的规律及差异。最终结果表明:离子交换膜的存在,使得MCDI单元内流速及浓度分布规律与CDI单元存在一定差异;离子交换膜可有效防止共离子排斥效应并抑制“二次吸附”,使得MCDI单元的吸附及脱附效率优于CDI单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海工装备的薄膜型液货舱晃荡问题,按照挪威船级社(Det Norske Veritas,DNV)的规范,以4#液货舱为研究对象进行规范计算,由此得到各装载深度下的船体自身固有周期、舱内液体运动固有周期和液货舱晃荡载荷。比较船体自身固有周期与舱内液体运动固有周期,检验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比较规范计算和模型试验所得液货舱晃荡载荷,检验模型试验是否可靠。经过这些比较发现:在某些装载深度下,船体自身固有周期与舱内液体运动固有周期比较接近,有引起液货舱内液体共振和砰击的风险;模型试验所得结果与砰击压力规范值较接近,是比较可靠的;考虑到共振和砰击的风险,后续的校核工作应重点关注砰击压力,并对液货舱结构作相应的加强。为今后改进建造LNG海工装备,建议针对液货舱内液体的共振和砰击进行更多、更细致的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17.
刘锐  沈妍  周聪聪  姚寿广 《船舶工程》2020,42(12):113-118
针对电容去离子(CDI)海水淡化单元,建立了单元内吸、脱附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通过模拟分析了吸附及两种脱附方式(电压断开和电压反接)下,操作参数(工作电压、入口流速)和几何参数(电极厚度、流道间距)对CDI单元吸附脱盐及脱附再生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吸附效率随入口流速及流道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多孔电极厚度及极板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吸附过程中,最小出口浓度随入口速度和流道间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工作电压增加而减小,与电极厚度无关;与脱附方式为电压断开相比,脱附方式为电压反接时,脱附完成所需时间较小。  相似文献   

18.
《船艇》1988,(4)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最近研制成功一种用于气体分离和反向渗透的耐热陶瓷薄膜。与在300℃温度下就要破坏的聚合物薄膜不同,这种耐热陶瓷薄膜能够承受1000℃以上的高温,而且对于高压和腐蚀性介质的作  相似文献   

19.
某轮,柴油发电机组三台,冷却海水由二台发电柴油机(副机)冷却海水泵(并联,每台排量110m3/hr)供给,从海底阀(Sea chest valve)经过滤器吸入海水,依次经过滑油冷却器、空气冷却器和淡水冷却器后,排出船外。每台副机的冷却海水进口处,设有一个由该机润滑油压力控制的进口阀,以保证该机运转时有冷却海水供应,而停机时停冷却海水。1事故发生某日港内卸货,No.2发电柴油机(1200ps,720r/min,Yanmar T240L-ET):(1)冷却淡水温度95~100℃(正常75~85℃),高温警报;(2)数分钟后,润滑油低压警报;(3)自动停机装置未动作,机器继续运转。2紧急处理(1)供电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一种基于中部流入式的膜电容法脱盐装置组件,建立了脱盐单元的三维瞬态分析模型。在对模拟结果线性回归拟合验证了该模型适用性基础上,对脱盐单元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孔径的增大,MCDI脱盐单元的出口最低浓度升高,而出口最高浓度降低;且入口孔径越大,其达到吸附饱和的时间越长,但吸附效率越小,脱附时间也相应增加,脱附效率能够达到的峰值也越大;同一入口孔径条件下,反接脱附方式下能够达到的最高出口浓度均高于短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