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骨骼肌中CD1a+ 细胞的形态、分布及功能.方法 4例人骨骼肌样本采用CD1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结果骨骼肌纤维之间、肌束膜和肌外膜的血管壁、神经纤维、脂肪组织中的CD1a+ 细胞呈带状、灶状或散在分布.CD1a+ 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常有突起.突起粗细、长短、多少不等,其突起可与周围或远处的CD1a+ 细胞或突起相连;骨骼肌纤维之间的CD1a+ 细胞也可与肌膜紧密相连.结论骨骼肌纤维之间的CD1a+ 细胞可能是肌卫星细胞的某一分化阶段;骨骼肌中各种组织内的CD1a+ 细胞也可能是相应组织成熟细胞的前体状态,并参与相应组织结构的形成和维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观察犬心房室隔内细胞形态学特征 ,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意义。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和Masson染色对犬心房室隔标本的细胞形态、排列方式、直径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 ①心房扩展部可见到四条过渡细胞束与房室结相连 :Ⅰ径自冠状窦壁沿锥形间隙或室间隔肌与右房肌之间向前至房室结后端 ;Ⅱ径自冠状窦口周围沿右房心内膜下至房室结浅层 ;Ⅲ径经三尖瓣隔侧瓣与冠状窦口之间向前经心内膜下至房室结右后端并至房室结的浅层 ;Ⅳ径自左侧心房肌向右下沿室间隔肌上缘至房室结左后端。低倍镜下纤维排列较疏松 ,纤细 ,直径约 9.5 μm ,染色浅淡。高倍镜下细胞呈长形 ,核长圆形与细胞长轴方向一致 ,细胞质染色淡。电镜下细胞特征符合过渡细胞特点。②冠状窦周围见到大量T细胞和少量P细胞及浦肯野细胞。结论 犬心房室隔内有过渡细胞构成的新传导径路 ;冠状窦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潜在起搏点  相似文献   

3.
成人界嵴形态与组织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和测量人右心房界嵴和梳状肌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以探讨其可能的功能。方法 肉眼观察、测量界嵴与梳状肌的有关形态学数据。利用光学显微镜 ,通过HE、Masson和磷钨酸 苏木素染色 ,对界嵴的细胞形态和纤维方向等进行细致观察。结果 ①根据界嵴的隆起状况 ,界嵴可分为 4类 :A .全程隆起 (18.6 % ) ;B .上 2 / 3隆起 ,下1/ 3平坦 (2 7.9% ) ;C .上 1/ 3隆起 ,下 2 / 3平坦 (34.88% ) ;D .全程平坦 (18.6 % )。②界嵴的肌纤维可分深、浅两层 ,深层肌纤维纵行 ,与界嵴长轴平行 ;浅层纤维横行 ,仅见于界嵴的中、下部 ,深 浅层纤维之间互相联系。在界嵴各处可见P样细胞。③根据梳状肌的起止和走行 ,梳状肌可分为 3型 :汇聚型、网状型和混合型。结论 窦房结上、下及其深面借过渡纤维与界嵴的普通肌纤维相互联系 ,界嵴纤维可能与结间冲动传导有关。梳状肌走行方向的多样性 ,可能与临床上心脏电流传导的多向异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下丘脑神经细胞衰老发展的规律,采用分散细胞培养法,以新生大鼠下丘脑细胞的胞体平均直径、突起长度、数目及电镜下所见的结构变化作为观察指标.把细胞培养期分为静止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个阶段。其中第1周至第6周是培养细胞的主要生长阶段。这期间,细胞形态丰满,突起生长活跃,网络分枝丰富。电镜观察表明培养细胞在3周左右,各种细胞器发育渐趋成熟,并有突触样结构出现。第6周后,突起出现萎缩僵硬,常有串珠样变性,同时胞体进行性增大,线粒体肿胀变性,常有颗粒空泡及电子致密斑块出现,这时细胞进入衰老期。这种分期也同样适于培养的皮层及海马细胞的发育和衰老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观察乳牙牙本质小管内膜样结构,探讨其结构形态与周转组织的关系及相应功能。方法,运用扫描及透射电镜对16颗乳牙本质小管及其管壁纤维进行观察。结论管状膜样结构可能参与调节牙本质小管管壁的矿化,继而阻止牙本质小管因过度钙化而引起的闭锁。  相似文献   

6.
对14只SD大鼠心脏窦房结进行了光镜和电镜观察。窦房结位于界嵴静脉窦侧的心外膜下。窦房结内的主要细胞是P细胞和T细胞,P细胞位于结中心,圆形或多边形,核大胞浆淡染。电镜下P细胞肌微丝量少,核大,有电子致密颗粒。T细胞位于结的周边部位,形态和大小界于P细胞与心房肌细胞之间。  相似文献   

7.
<正> 圆窗膜是迷路壁的唯一非骨性部分,是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屏障,它在中耳疾病及中耳局部用药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超微结构水平来观察圆窗膜的结构,对于探讨其屏障作用是很有益的。本实验对乙醚麻醉后的豚鼠,运用活体固定与离体固定相结合的方法制取圆窗膜电镜观察标本。在透射电镜下,豚鼠的圆窗膜由3层构成:外层为单层扁平鳞状上皮,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间有丰富的桥粒连接,其下有连续的基膜。中层为富含纤维的纤维层。内层由单层细小细施组成,长而薄的胞浆突起与邻近的细胞重叠,细胞突起间借裂隙及桥粒连接,细胞无微绒毛,但其表面的有无数吞饮小泡。本实验观察表明,在圆窗膜的内、外两层上皮结构中,以桥粒连接为主的紧密连接方式以上皮下连续的基膜成为其屏障作用的形态学基础之一,因而使其具有抵抗对耳蜗入侵的能力。上皮细胞中细胞器的稀少及基底膜很少伸入上皮,使其主动转运功能受即制.有人推测,药物及炎症所产生的毒素,可通过改变上皮细胞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从正常肌上皮细胞的分布、功能、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的特点,肌上皮细胞增生的几种类型,肌上皮瘤的历史、组织发生、光镜下的组织分型及其与正常肌上皮细胞的免疫组化及电镜的不同之处等方面加以综述。1正常肌上皮细胞肌上皮细胞存在于人和哨齿动物的许多腺体的分泌部和导管。如大、小诞腺,汗腺分泌部,乳腺导管周和前庭大腺,也存在于产生粘液的气管、食管腺以及前列腺、泪腺和胰腺[1,2]。从组织学的观点,肌上皮细胞起源于外胚层,具有上皮特性[1~5]。通常位于分泌上皮或导管上皮细胞与基底膜之间,常被称为“篮状细胞”。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抗线粒体抗体(AMA)的表达情况及凋亡因子Bcl-2、Bax、P53的作用。方法收集经临床、肌肉病理活检确诊的MELAS患者10例,正常健康者3例及非线粒体相关肌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肌肉组织活检标本均行AMA、Bcl-2、Bax、P5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光镜下AMA免疫组化染色可见,MELAS综合征患者骨骼肌中有大量棕褐色肌纤维,与Gomori染色下的不整红边纤维(ragged red fibers,RRF)形态类似。Bcl-2在3组患者的小血管中均有表达,在MELAS组的RRF下表达明显。Bax和P53在3组患者中均未见表达。结论 AMA在MELAS患者骨骼肌中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诊断MELAS综合征的一个病理指标,且其表达可能与患者的病情轻重有关系;MELAS中存在凋亡相关因素的调节,Bcl-2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窦口(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射频消融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方面的功能意义。方法正常成人心脏15例,其中7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7例用于光镜观察,1例用于电镜观察。组织连续切片用HE和Mallory染色。光镜对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排列方式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CSO及窦的大部分均有房肌包绕,CSO处肌纤维向后与界嵴下延伸和右房瓣上肌环的心肌有联系,向前也与房室结(AVN)有联系。CSO上前壁和下前壁均可见P细胞,T细胞以下壁多见,浦肯野细胞以上壁多见。在CSO至AVN的路径中可见主要由T细胞构成的纤维束,该部位可被分为两部分:靠近CSO的一段肌纤维称为右房结束(RANB);靠近AVN的一段肌纤维称结后延伸(PNE)。另外,还在CSO周围心肌中尤其是后壁的脂肪组织中见到大量神经纤维、神经元或神经节。结论①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慢径的组成;②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AVNRT环路的形成;③CSO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结外起搏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分别补充VE(100ppm)的低硒(0.011ppm)和加硒(0.084ppm)饲料饲养并繁殖大鼠。血硒测定表明,母代和子代的低硒组均明显地低于母代和子代的加硒组(p<0.01);新生子代低硒鼠的骨骼肌硒含量亦显著地低于新生子代加硒鼠。但是,组织学上未检见实验大鼠骨骼肌的病变。组织化学上,新生子代鼠的骨骼肌纤维对Nitro BT染色不呈现A、Ⅰ和An型骨骼肌纤维的分型。母代和子代低硒大鼠骨骼肌的A型和Ⅰ型肌纤维的数量及A/A+Ⅰ比值同母代和子代的加硒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补充VE的低硒情况下,大鼠骨骼肌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不受硒缺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studiesreportedthatskeletalmusclemightdevelopobviousatrophywhenshortenedim mobilizationwasapplied ,themainmanifestationswerethereductioninmuscleweight,shrinkingofthefiberCSAandthetransformationofmusclefi bertypes[1-3] ,themechanismofwhichisstillun …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role of dendritic cells (DCs) in cellular immunity pathogenesis of glomerulonephritls (GN). Methods 114 patients with GN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primary GN (pGN) and secondry GN (sGN). CDIa^ , CD3^ and CD8^ cells in bioptic renal tissues were examine dy immunohistochemically. The distribution of CDla cells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CD3^ and CD8^ cells in renal tissu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DIa^ , CD3^ , and CD8^ cells between pGN and sGN group (P>0. 05). CDIa^ cell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nfiltrative CD3^ and CD8 cells,respectively (P<0.01). The infiltrative CD3^ cell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D8 cells in the same area, respectively (P<0.01). CD1a^ cells, CD3^ cells infiltrating in both glomeruli and renal interstitial tissues, and CD8^ cells only infiltrating in renal interstitial tissues, all of them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glomerular proliferation, respectively (P<0.05). The infiltrative CD3^ and CD8^ cells in renal interstitial tissues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degree of glomerular sclerosis and the lesion degree of renal tubule and interstitial, respectively (P~ 0. 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Dla cells and the lesion degree of renal interstitial (P<0.05). Collusion DCs could activate T lymphocyte by presenting antigen, then the activated T lymphocyte participate in the pathogenesls of GN through releasing cytokine and/or directly damaging the renal tubule and interstitial, which produce more serious glomeralar lesion.  相似文献   

14.
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m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尾部悬吊对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的mATP酶活性的影响 ,旨在探讨失重条件下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 ,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模拟失重不同时期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性。结果 尾部悬吊可使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减少 ,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增加 ,梭内肌纤维mATP酶活性增强 ,核袋 1纤维mATP酶染色不变或由阴性转变为弱阳性 ,核袋 2纤维和核链纤维由阳性转变为强阳性。结论 模拟失重导致梭内、外肌代谢发生改变 ,梭外肌纤维类型发生转化。  相似文献   

15.
Musclesizeisdeterminedbythebalancebe tweentheratesofproteinsynthesisanddegradation .Acceleratedproteindegradationisanimportantfac torcontributingtothelossofmuscleweightinvari ousphysiologicalandpathologicalconditions .Antigravityslow twitchmusclessuchastheso leusarepreferentiallyatrophiedduringmicrogravityexperiments.Studiesbothinvivoandinvitrohaveprovidedstrongevidencethatincreased proteinbreakdownismainlyresponsibleforthesoleusmus clewastingofnon weighting bearinganimals[1] ,al thoughtherei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功能矫形前伸下颌对青春期大鼠咬肌酪氨酸激酶受体-C(tyrosine kinase receptor-C,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设立实验组与同步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功能矫治器,根据佩带周期分为实验3、7、14、21d组与正常同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咬肌TrkC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3、7d组,咬肌纤维TrkC免疫阳性染色与mRNA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而实验14、21d组TrkC免疫阳性染色明显强于同步对照组,TrkC基因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功能矫形下颌前伸可致大鼠咬肌TrkC的表达发生改变,提示其参与了下颌前伸过程中咬肌适应性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患者中CD4~+CD25~+T细胞与CCR4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全身及肿瘤局部的免疫状态及其与CC类趋化因子受体-4(CCR4)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鼻咽癌患者组织(25例)及外周血(35例)中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及CCR4阳性细胞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种细胞在鼻咽癌组织中的比例高于外周血(P<0.05),而对照组外周血与组织中却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Ⅲ+Ⅳ期组织中的 CD4~+CD25~+T细胞比例高于Ⅰ+Ⅱ期(P<0.05),外周血中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鼻咽癌组织及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与CCR4阳性细胞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 鼻咽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肿瘤局部免疫抑制更为严重;CD4~+CD25~+T细胞的比例与鼻咽癌分期相关,分期越晚,该细胞比例越高;CCR4在介导CD4~+CD25~+T 细胞趋化到肿瘤局部的过程中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38例单纯先天性肾积水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组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其主要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是平滑肌细胞间有大量胶原料堆组织堆积,平滑肌细胞相互分离,肌细胞本身发育不良,胞膜皱折、锯齿状、指状突起,线粒体肿胀破坏。提示积水的原因是UPJ部位功能性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