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机车车轮是由轮箍和轮辋两部分过盈配合组成(现在已有部分车型安装整体车轮),轮箍和轮辋基本尺寸分为890mm(内燃机车车轮)和1060mm(电力机车车轮)两种,长度大尺寸的测量.本身就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而轮箍和轮辋直径的测量.更是使配箍的机务部门感到困扰。由于使用范围较小.国家没有制定轮箍内径千分尺和轮辋直径测量尺检定规程.只能比照JJG 21-9l《内径千分尺检定规程》和JJG 21-95《千分尺检定规程》校准。  相似文献   

2.
2011年各120阀制造厂生产的缓解阀均有缓解阀套松动、串出问题,压装不锈钢套的缓解阀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向上串出的问题,导致漏泄。图1是故障阀照片。1原因查找及分析1.1设计结构设计过盈量,阀套外径的公差为30x7(+0.085+0.064),阀体孔公差为30(+0.0330),过盈量为0.031~  相似文献   

3.
《机车电传动》2021,(3):73-79
弹性车轮螺栓用以紧固轮芯和安装环,在工作过程中承受预紧力和拉伸载荷,其应力状态对弹性车轮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建立弹性车轮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螺栓在螺栓载荷作用下的初始受拉状态,利用接触单元和目标单元模拟各部件之间的接触状态,设置过盈量模拟轮芯与安装环之间、橡胶与轮辋之间的初始过盈接触状态。参考国际铁路联盟标准UIC 510-5和欧洲标准EN 13979-1,计算分析螺栓失效对弹性车轮整体静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螺栓未发生失效时,车轮各部件的危险系数均不超过0.61;综合分析多种工况下轮芯、安装环、螺栓和橡胶块的最大Von-Mises应力,其应力均随螺栓失效个数的增加而增大;螺栓失效后,运行工况下轮辋的最大Von-Mises应力无明显变化;当5个螺栓发生失效后,轮辋、轮芯、安装环、螺栓和橡胶块的危险系数分别为0.27, 0.92, 1.01, 0.95, 0.40。所得结论可为轨道车辆弹性车轮静强度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轮轴压入记录仪为轮轴压装机附属设备,用于记录车轮与车轴的整个压装过程的配合状态,以便控制车轴和车轮加工后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及配合过盈量;记录结果(压装曲线)是对轮对组装质量检查、验收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型铁道车辆装用的3组(20个为1组)车轮(其中,1组车轮的轮辋出现疲劳裂纹,1组车轮的踏面存在剥离掉块,1组车轮运行30万km未出现伤损)为研究对象,采用ASPEX自动扫描电镜系统研究3组车轮轮辋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组成、性质及定量关系,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金相显微镜,研究轮辋疲劳裂纹、踏面剥离的伤损形貌和特征,分析导致轮辋疲劳裂纹和踏面剥离的微观伤损因素。结果表明:辋裂车轮中的非金属夹杂物以脆性夹杂物为主,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5%,并且断口中存在的毫米级脆性氧化物类夹杂物属于冶炼或浇注过程中混入的耐材或熔渣等外来物,这是轮辋疲劳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踏面剥离掉块车轮和未损伤车轮中,塑性非金属夹杂物占绝对多数,分别约占非金属夹杂物总数的84%和93%,踏面剥离掉块车轮的踏面塑性变形层平均厚度约为1mm,为未伤损车轮踏面塑性变形层的10倍,说明踏面塑性变形层的相对变形量较大是导致车轮踏面剥离掉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铁道技术监督》2003,(7):36-36
TB/T 2 91 3- 1 998《铁路客车车型车号代码》第 1号修改单本修改单经铁道部科学技术司于 2 0 0 3年 7月 10日科技技函〔2 0 0 3〕6 1号批准 ,自批准之日起实施。修 改 内 容将 3.2 .1条修改为 :3.2 .1 铁道部所属客车车号代码根据不同车种 ,按表 2编排。地方、合资铁路所属客车车号代码根据不同车种 ,按表3编排。表 2 铁道部客车车号代码顺号车种起止号码合计号码1合造车 10 0 0 0 0~ 10 999910 0 0 02行李车 2 0 0 0 0 0~ 2 9999910 0 0 0 03邮政车 70 0 0~ 999930 0 04软座车 110 0 0 0~ 19999990 0 0 05硬座车 30 0 0 0 0~ …  相似文献   

7.
在对机车进行部级标准化审查时 ,发现有些车型的设计任务书和设计文件对机车总重、轴重及温度的表示方法有些问题 ,现提出个人见解 (关于重量和质量 ,部内有文件规定 ,这里不讨论 ) ,与标准化同仁商榷。1 物理量表示原则GB/T 1.1— 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 2部分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第 6.10条规定 :“应以不易混淆的方式标注尺寸和公差。”GB 1.1— 2 0 0 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 6.6.10条规定 :“尺寸和公差应以无歧义的方式表示。”这说明 ,物理量的表示原则…  相似文献   

8.
统计CRH380A(L)和CRH380A型动车组的新/旧轴箱轴承后挡圈内径和新/旧车轴防尘板座外径尺寸,以分析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对统计数据进行概率分析,得到轴箱轴承每次检修退卸后的防尘板座外径尺寸的减少量;对现有检修标准和后挡圈与防尘板座配合过盈量进行分析,提出防尘板座尺寸公差标准的优化方案;根据车轴报废比例和报废原因,得出标准优化后每年检修成本的节约量。通过寿命和成本分析,验证对现有标准进行优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铁路用辗钢整体车轮径向全截面低倍组织缺陷的评定”制定工作得到了铁道部科教司、运输司、物资总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等部门的支持 ,由铁道科学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 (简称铁科院金化所 )具体组织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马钢公司 )和太原重型机械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太重公司 )、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承担。1 问题的提出《铁路用辗钢整体车轮》(GB 86 0 1- 1988)颁布以前 ,车轮按铁道部、冶金部两部协议进行生产 ,低倍检验参照《结构钢低倍组织缺陷评级图》 (GB1979- 80 )进行。当时低倍试样的取样部位为轮辋和轮毂 ,…  相似文献   

10.
车轮直径旋修量由单次旋修的车轮旋修量,轮辋旋修次数决定。单次旋修量由旋修方法,旋修时的目标外形决定,而旋修次数由车轮轮踏面的磨耗规律及旋修周期决定。通过理论分析和旋修验证,分析了CRH1型动车组系列LMD系列薄轮缘外形的单次直径旋修量偏大原因;统计分析了东南沿海26列CRH1型动车组轮缘踏面磨耗规律,以及旋修过程的轮径差、径跳、直径旋修量,轮径差等参数,在此基础之上预测了不同旋修方法的车轮使用寿命。研究结果显示:LMD系统薄轮缘外形是造成直径旋修量偏大的原因之一;依据既有车轮磨耗规律和旋修方法,CRH1型动车组车轮使用寿命均在3.3×106 km以上;通过计算,车轮寿命最大旋修方法为:高级修时车轮恢复为轮缘厚度为30mm的薄轮缘外形;其他服役过程旋修时,车轮外形恢复为与磨耗后轮缘厚度最近的薄轮缘外形,但最小轮缘厚不能小于为28mm。  相似文献   

11.
1 滚动轴承轴箱油脂填充量1.1 问题<铁路客车段修规程>规定,每个滚动轴承轴箱轴承油脂填充量为:C型轴箱0.5 kg~0 .7 kg;D型轴箱0.7 kg~0.9 kg(25型客车均为D型轴箱).运用实践证明,这个填充量过多.  相似文献   

12.
近来 ,我段在定检及运用中 ,敞车枕梁裂纹故障时有发生 ,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仅 2 0 0 0年 8月至2 0 0 1年 4月 ,在段修作业时 ,就发现枕梁裂纹故障18件。因此 ,分析并防止敞车枕梁裂纹惯性质量故障具有现实意义。1 发现故障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 ,我段段修作业发现敞车枕梁裂纹典型故障如下表 :敞车枕梁裂纹典型故障表序号发现日期车型车号故 障 内 容12 0 0 0 .8.30 C6 2A442 93382位枕梁在距侧梁 80~ 32 0mm范围内上盖板焊缝开焊 ,且在距侧梁2 80mm处 ,腹板横裂 75mml处。2 2 0 0 0 .8.31C6 2B46 8314 01位…  相似文献   

13.
FXD3-J型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是最新研发的动车组产品.为实现时速160 km,需减轻簧下重量及车轮对轨道的磨损,所以车轴采用空心车轴结构设计.该车轴要求内孔与外圆同轴度不大于φ0.5 mm、内孔粗糙度不大于1.6 μm、外圆尺寸精度高公差带0.04 mm.生产该车轴对设备、深孔刀具的选择、加工工艺、无损检测工艺要求极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海南环岛高速铁路东段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情况,分析了晃车严重区段的轨道几何尺寸、焊接接头平直度、钢轨光带及轨头廓形。研究结果表明:钢轨轨头廓形异常(内侧工作边R80和R13圆弧处明显凹陷)和等效锥度过小(仅为0. 075)将造成轮轨匹配关系不良,表现为钢轨光带不居中,偏向轨距角侧,直线地段出现左右股钢轨光带周期性交替侧磨;车轮与钢轨非正常接触是导致CRH1型动车组晃车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了钢轨打磨整治措施,并制定了详细的钢轨打磨方案以修正轨头廓形,使等效锥度由0. 075提高到0. 115,达到轮轨匹配等效锥度的合理范围0. 08~0. 35,改善了轮轨接触关系,解决了动车组晃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机务段用以测定机车轮对轮箍磨损的检测工具一般都为机械检测工具,例如量规和卡规等等.为了对轮对的滚动面(踏面)作有效而精确的检测,国立乌拉尔交通学院与传感器信息工艺学院的专家们研制出了1种新的仪表.  相似文献   

16.
现发布《铁路机车车辆车轮踏面样板》等4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规程的编号、名称如下 :1 JJG(铁道 ) 1 75 - 2 0 0 1 铁路机车车辆车轮踏面样板检定规程 ;2 JJG(铁道 ) 1 0 6- 2 0 0 1  1 3号车钩样板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0 6- 1 988;3 JJG(铁道 ) 1 0 7- 2 0 0 1  1 5号车钩样板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0 7- 1 988;4 JJG(铁道 ) 1 71 - 2 0 0 1 铁路机车车辆车轮检查器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71 -1 998。JJG(铁道 ) 1 71 - 2 0 0 1自 2 0 0 1年 4月 1 5日起实施 ,JJG(铁道 ) 1 75 - 2 0 …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针对执行UIC510-2标准的时速300 km动车组能否通过中国铁道线路这一难题,分析检算了我国铁道线路曲线轨距加宽和铁路道岔的相关尺寸及维修标准与时速300 km动车组转向架相关尺寸匹配关系,以提出最经济、可靠的解决方案。研究结果:提出了我国时速300 km动车组轮对轮背距采用1360 mm的建议。为保证轮对顺利通过查照间隔最小值1391 mm的中国固定辙叉,将其公差带由±3 mm改为±1 mm,而其它轮对尺寸及组装公差执行"车辆不同类型走行部分使用不同直径车轮的规定"标准(UIC510-2);道岔尺寸及维修公差保持中国既有线标准,以避免大规模改建轨道设备。小半径曲线轨距加宽执行新的标准,保证动车组以力等自由内接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18.
1 车轮传感器的安装及存在的问题 自80年代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在技术手册中对车轮传感器(以下简称磁头)的安装尺寸一直定为磁头的顶面距钢轨上平面的距离为37+2 0 mm(适用于50 kg钢轨及60 kg钢轨).  相似文献   

19.
在试验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与线路实车在160~300 km·h~(-1)速度范围内轮轨牵引黏着系数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全尺寸高速轮轨关系试验台,测试时速400 km速度级内水介质条件下车轮表面在低、中、高粗糙度水平时牵引黏着系数随速度的变化规律,并将车轮在中等粗糙度水平时的试验结果与日本新干线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提出我国高速轮轨间水介质条件下牵引黏着系数与速度的关系表达式。结果表明:在水介质条件下,轮轨接触表面状态相同时,牵引黏着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速度较低时(40~200 km·h~(-1))随速度的增加减小得较快,而速度较高时(200~440 km·h~(-1))随速度的增加减小得较慢;40~440 km·h~(-1)速度范围内各个速度级下,车轮高粗糙度水平(R_a为0.7~0.8μm)时牵引黏着系数较中等粗糙度水平(R_a为0.4~0.6μm)时增加0.036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掌握我国高速铁路轮轨型面变化及匹配特性,在京沪、武广、哈大、兰新、贵广、丹大等6条典型高速铁路上,选择172个钢轨型面测点和6列动车组的384个车轮,进行为期2 a的现场测试。基于实测数据,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钢轨和车轮的磨耗特性,并使用实测钢轨型面进行1个镟轮周期内的轮轨匹配等效锥度分析。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曲线半径大于2 495 m时,直线和曲线钢轨磨耗速率基本相当;对于年通过总重小于11 Mt的线路,钢轨垂直磨耗不足0.01 mm;曲线半径小于800 m的钢轨磨耗速率明显增大;哈大线、兰新线和丹大线的动车组车轮踏面磨耗较大,踏面平均磨耗速率约为0.05~0.06 mm·(万km)~(-1),而京沪线、武广线和贵广线约为0.03~0.035 mm·(万km)~(-1);车轮磨耗范围较小时,等效锥度随车轮踏面磨耗的增大而增大,车轮磨耗范围较宽时,轮轨接触点分布均匀,等效锥度随车轮踏面磨耗的增大没有明显的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