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ZQL32/64型造桥机总体结构及其计算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介绍ZQL32/64型中跨连续梁造桥机主要结构计算模型的建立,即主梁和导梁内力的计算方法.主要结构计算模型包括主梁在施工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模型,主梁在导梁大悬臂工况下的内力计算模型,导梁各杆件内力计算模型,导梁挠度计算模型,导梁在大悬臂工况下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模型.该结构计算保证了ZQL32/64型中跨连续梁造桥机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铁路钢板梁的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统计资料,推导了计算铁路钢板梁可靠度的公式,编制了程序,计算了12根现行铁路钢板梁,(包括板梁桥主梁,单线、双线桥的纵、横梁)在实际荷载以及按新、老规范满载等工况下的可靠度,由可靠度确定了新规范钢板梁的抗力分项系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具有不同直腹板厚度(25、30、35、40、45 cm)的5个箱形主梁有限元模型,分析其空间应力分布特点,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单室倒梯形截面的薄弱环节及斜拉桥箱梁在不同直腹板厚度下的应力变化.考虑到梁段以外附近区域的作用,在其两端截面上施加由平面杆系结构分析所得的端面内力,另外,索力和预加力(梁纵向、横隔梁横向、斜腹板竖向)也施加在相应的位置,分析不同工况下箱形主梁在施工荷载、自重、索力和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应力效应.通过对以上工况计算结果的静力分析,归纳出斜拉桥中此类双箱式截面的应力分布特点,并给出直腹板厚度的合理化建议.分析表明,直腹板厚度为40 cm左右时,主梁的应力分布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双导梁架梁机架设预应力板梁的施工步骤,分析计算梁板架设不同工况对梁板承载能力的要求,利用结构分析的方法计算板梁允许使用的最大荷载以及梁板混凝土的边缘应力,介绍架梁机"过孔"形成的荷载超过梁板允许使用荷载的解决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曲线槽形梁是一种梁、板组合的开口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体会产生弯扭耦合效应,道床板会发生双向弯曲和扭转,其受力较为复杂。结合一跨双线铁路曲线简支槽形梁的受力分析,研究曲线槽型梁的力学特性并指导设计和施工。研究结论:曲线槽形梁的受力呈现明显的空间特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曲线外侧主梁下缘承受的拉力较大,曲线内侧相对较小,道床板的剪力滞现象比较显著,支座不均匀沉降10 mm对梁体的受力影响不大。在上部竖向荷载逐渐增加的过程中,主梁上翼缘产生的内向侧移越来越大,槽口逐渐缩小。弯扭耦合效应使槽形梁曲线内、外侧的支反力大小不一,曲线外侧梁端支座反力比曲线内侧大,梁体有向曲线内侧整体平移变形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无砟轨道的结构和受力特点,采用弹性点支承梁模拟钢轨、板壳单元模拟无砟轨道各结构层,建立无砟轨道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进行无砟轨道各结构层的荷载弯矩计算,并与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及弹性地基梁体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地基梁板模型更符合无砟轨道结构的受力特点,能够有效地反映承载层的空间弯曲变形;在该模型的钢轨上施加轮载可直接得到无砟轨道各承载层的纵、横向弯矩,既克服了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忽略无砟轨道纵、横向变形协调条件,将纵、横向弯矩分开计算而造成的较大计算误差的缺点,也克服了弹性地基梁体模型层间约束强且计算繁琐的缺点.弹性地基梁板模型计算的结果与遂渝线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的潜在失效模式,依据混凝土材料的疲劳性能,建立列车荷载与温度荷载共同作用下CRTSⅡ型轨道板混凝土疲劳功能函数,利用该功能函数开展基于时变可靠度理论的CRTSⅡ型轨道板疲劳时变可靠性研究。时变可靠度、时点可靠度及蒙特卡洛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时点可靠度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结果有较大误差,而本文采用的时变可靠度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蒙特卡洛方法的输出结果几乎一致,说明本文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算例结果表明,在轨道板服役后期,轨道板纵向轨下截面处受拉边缘纤维混凝土容易发生弯拉疲劳开裂,这说明作为主要承受疲劳荷载(循环次数较多、荷载较大)的构件,轨道板的抗疲劳性能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对下承式64 m双线钢桁结合梁,考虑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采用空间梁、板壳单元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钢梁与混凝土板间的连接根据剪力钉刚度,采用弹性连接模拟,通过二期恒载、混凝土桥面板收缩徐变工况的计算分析,研究下承式钢桁结合梁受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下承式钢桁结合梁中由于混凝土板与主桁下弦杆共同作用承受纵向拉力,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滑移对桥梁结构内力影响较大,设计计算时不适合采用钢梁与混凝土板刚接或换算截面法,建议根据剪力钉刚度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采用弹性连接模拟,不同荷载工况可按结构受力对剪力钉刚度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9.
广湛高铁采用(109+2×200+109) m混合梁连续刚构跨越西江主航道,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钢混结合梁的混合梁形式,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相比,减轻了结构自重,降低了主梁弯矩和剪力,提高了桥梁跨越能力;跨中采用钢混结合梁,减小了因混凝土收缩徐变对结构后期变形的影响,改善了结构受力和高速行车条件。钢混结合段为钢主梁与预应力混凝土主梁的连接构造,是混合梁桥关键传力部位,根据刚构桥的钢混结合部受力模式,设置于主梁受力较小位置,采用有格室后承压板式结合部构造。通过对钢梁截面分析比选,采用符合结构受力特点、经济性较好的槽形钢箱混凝土结合梁,并对槽形钢梁超高腹板稳定性、空腹桁架式横隔板构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造方案推荐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混凝土梁,钢梁采用整体吊装安装,混凝土桥面板采用分块预制,可有效保证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U形梁的力学性能,对一座跨度为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U形简支梁桥进行了静载破坏试验。试验中测试了主梁关键截面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变以及竖向位移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详细分析了梁体破坏过程与破坏特征。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主梁的消压弯矩为1.31倍设计荷载,在加载至2.0倍设计荷载时主梁开始进入塑性阶段,破坏荷载为2.7倍设计荷载;加载过程中底板出现较为明显的横向应变,表明底板具有典型的空间板受力效应;梁体破坏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延性,表明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强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1.
介绍采用六四式铁路军用梁组拼双导梁简易架桥机架设45 m T梁的施工技术,包括简易架桥机的设计、组拼和架设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六四式军用梁和万能杆件拼装的架桥设备和提升设备 ,在墩顶盖梁端部拼装托架的配合下进行架梁施工的设计思路、工艺方法和结构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3.
1工程概况华南路三期工程位于广州市北部,介于北环路高速公路与北二环高速公路之间,是广州市北部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朝阳立交工程为华南路三期工程的主要工点及控制工程之一,位于朝阳村,立交主线长为2.4km,其工程主要技术标准如下:(1)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2)设计车速:主线80  相似文献   

14.
根据青藏铁路高原特殊气候特点,并结合青藏铁路16 m及以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施工实践和理论分析,讨论了在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T梁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困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采用双晶直探头对GDT宽轨转向架制动梁端头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测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缺陷波形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塑性阶段有效宽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钢-混凝土组合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翼级板中存在剪力滞后现象,设计中普遍采用翼缘有效宽度的概念。针对有端横梁的单向简支组合梁板体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全过程中翼缘有效宽度的变化,并对塑性极限阶段有效宽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宽跨比、荷载类型、剪力连接程度、钢梁和混凝土强度等进行参数分析,提出计算塑性极限阶段有效宽度的简化公式。  相似文献   

17.
大跨度开口钢箱-混凝土组合箱梁有限元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钢-混凝土组合箱梁的试验研究,利用有限梁段法对考虑滑移剪切的组合箱梁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组合箱梁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即剪力连接度、腹板高厚比、力比和初始不平整度等进行有限元参数分析。得到不同设计参数对组合箱梁承载力、刚度、滑移、剪力滞后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介绍采用D型施工便梁进行箱涵顶进施工作业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中、小跨径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梁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新型桥板结构——展翅空心板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其设计方法、施工要点,以及与普通空心板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折线布束先张法预应力梁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分析传统直线先张法梁的受力情况 ,阐述使用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技术的优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对策 ,介绍我国铁路折线先张梁的发展情况 ,指出我国中小跨度梁使用折线先张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