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9 毫秒
1.
(1)车辆行驶时主动式驾驶辅助和车道导航都激活着. 如果发现驾驶员的手已经有10s不在方向盘上了,那么主动式驾驶辅助就会在组合仪表上生成一个驾驶员提示.如果驾驶员在15s内没有对此做出反应,那么就会响起警报音,且会显示红色的警告来提示驾驶员接管车辆.如果在接下来的8s仍未发现驾驶员将手放在方向盘上,那么就会激活紧急情况...  相似文献   

2.
机动车驾驶员在行车中,最怕的莫过于发生交通事故了。而一旦发生事故,那些在事故中幸存的肇事者,无不悔泪涟涟:有的后悔自己疲劳开车,有的后悔自己酒后驾驶,有的后悔自己超速超载,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但后悔归后悔,却已是悔之晚矣,于事无补了!即便是哭干了眼泪,悔青了肠子,天底下也没有卖后悔药的。 那么,作为"手握生死盘,脚踏鬼门关"的驾驶员,如何才能够远离事故,永不后悔呢?笔者以为,必须做到"四慎": --慎始。世间万物源于始。要求驾驶员"慎始"有两层意思:一是新驾驶员须"慎始"。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特性.根据实际交通状况下驾驶员的视觉注意行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交通环境驾驶仿真装置.通过实验,研究交通环境照度、驾驶速度和视觉注意转移方向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驾驶速度对视觉注意反应时间没有明显影响;年轻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比年长驾驶员短,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明显;对于年长驾驶员,黄昏时的视觉反应时间比白昼时长;视觉注意从近处转移到远处的反应时间比从远处转移到近处要长;但通过提示,预先告知在视觉深度转移方向时,反应时间可以缩短.  相似文献   

4.
张正光 《驾驶园》2005,(12):16-18
面对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驾驶员的首要责任是救人.可驾驶员周仕云却没有这么做,其行为从肇事逃逸转化为故意杀人.弟弟周仕勇在发现哥哥周仕云犯罪时,不是劝说哥哥投案自首,反而包庇,结果自己也陷入了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5.
瞿均 《驾驶园》2006,(3):48-49
1、车辆追尾事故现场处理 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一旦发生事故,驾驶员首先要开启紧急信号灯,夜间还要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要立即抢救伤员,保护好现场.如遇死者须做好标记后抬到路边,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并在车后150米处放置警示标志,向后续车辆的驾驶员发出信号,以免再次发生追尾事故确保安全.很多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就是驾驶员没有来得及或没有想到设置警示标志,而造成了更多的车辆追尾.  相似文献   

6.
一位平凡的驾驶员,26年来如一日地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在这26年里,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没有留下任何违章违规的记录,没有一次有责质量投诉,有的只是安全行车203万km无事故的记录!何铁华,一位杭州长运集团公司普通的驾驶员,在他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记录.2010年度被评为“浙江省道路客运安全驾驶标兵”,是对他26年来安全行车的肯定.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信号倒计时对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的影响,首先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的自动检测.然后分别采用描述统计法和核密度估计法对有、无倒计时的驾驶员启动反应时间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核密度估计法核函数采用高斯核,最优窗宽采用递归法进行求取.结果表明:信号倒计时对驾驶员的启动反应时间产生了显著影响,有倒计时的启动反应时间的均值比没有倒计时的要快0.5251 s,并且在有倒计时情况下驾驶员的启动反应时间更快、更集中,说明倒计时装置可以减少绿灯初期的启动损失时间,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8.
军车驾驶员安全带的使用情况如何?近日,笔者作为部队的车管干部在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处观察了过往的47辆军车,其中除9辆运输车没有安全带外,其余38辆装有安全带的车辆中,仅有6辆车的驾驶员使用了安全带,占16%.  相似文献   

9.
从警数年,一直干着交通管理工作,可我并不想上路罚款. 从事道路交通管理,上路纠正违章.在对违章驾驶员处理时,也常常碰到不愉快的事.有些驾驶员被处罚后,免不了要发几句牢骚:"你们就知道罚款,是不是等钱回去发工资,拿奖金."听到这些话,我心里挺难受的,当交警不也要负起管理的责任吗?  相似文献   

10.
故障现象:一辆高尔夫6,行驶1743km。驾驶员发现前升降器有时不工作,到店来维修。故障诊断:该车到店时故障并没有出现,升降器工作正常,反复试验也没有试出故障。为了方便维修诊断故障,询问了此车的驾驶员当时发生此故障的时间、有无其他症状等。据驾驶员描述,故障共发生了3次,在发生故障时,驾驶员  相似文献   

11.
驾驶员实际上是在一个受自身掌控的动态选择空间中行车.驾驶员对该空间构成要素认知不恰当,就不能正确甄别行车信息,就会产生驾驶差错.选择驾驶员的行为与心理(意识)作为变量,可将驾驶差错分为疏忽性、执行性、多余性、次序性与时间性差错5种类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得出驾驶员差错的具体分布数据,明确了规避驾驶差错的重点与方向.认为驾驶差错本质原因是驾驶员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认知、态度与理念存在缺陷,行车中没有建立确保动态选择空间安全的理念,导致驾驶违规与过失.根据这个结论,提出规避驾驶差错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 驾驶员反映,这辆车不定时的熄火,有时一天几次,有时一个星期都没有事。不分冷车、热车,熄火时非常突然。接着打车,有时能顺利起动,但有时需等几分钟。由于驾驶员每天都要接送单位的重要客人,而这辆车又不知什么时候会坏在路上,因此驾驶员非常苦恼,去了好几家修理厂,故障一直没有排除。 故障诊断: 询问驾驶员都检修了什么,驾驶员的回答令我大吃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基于驾驶员人因的山区高速公路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线形组合设计方法,通过大型货车自然驾驶试验,研究了驾驶员动态视觉参数在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的分布特性及线形组合对驾驶员视觉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线形组合设计控制指标和标准.首先通过长大连续下坡路段自然驾驶行为试验,获取了驾驶员眼动参数;其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长大连续下坡路段驾驶员视觉负荷强度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驾驶员视觉负荷强度的长大连续下坡路段纵坡组合及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陡-缓-陡纵坡组合模式设置的缓坡并没有减轻驾驶员行车过程中的视觉负荷,长大连续下坡路段应尽可能采用单一纵坡模式进行展线;相邻坡段坡度差宜控制在1.5%以内,条件受限时也不应超过2.3%;直坡段宜将直坡组合度控制在0.02 m-1以内,弯坡段宜将弯坡组合度控制在0.25m-1以内、条件受限时应控制在0.45 m-1以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雨天条件下驾驶员对行车间距判断试验得出,判断误差随着能见度的恶化而变大,特别是在中雨且没有车距确认标志牌的情况下,驾驶员的判断误差比晴天时高2倍.  相似文献   

15.
周夏 《驾驶园》2002,(8):29
近日,笔者遇见一位执勤交警在查扣一辆无牌摩托车时,摩托车驾驶员质问执勤交警:"你说我的摩托车没有号牌,你的警车怎么也没有号牌?"当执勤交警开好暂扣手续准备驾驶违章车辆送往停车场时,驾驶员又质问执勤交警:"请你出示你自己的驾驶证?如果没有,你也无权驾驶车辆!"弄得执勤民警面红耳赤,好不尴尬.最后只好租来一辆人力三轮车将摩托车送往停车场.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苏嘉杭高速公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公路比赛开始了.现场没有F1的风驰电骋,也没有越野赛的惊险刺激,只见参赛的驾驶员们一个个从容不迫地操纵着12 m的大型客车,在高速公路上娴熟自如地奔驰着……  相似文献   

17.
孟斌 《驾驶园》2001,(9):17
5月下旬以来,安徽省凤阳县机动车驾驶员协会全面启动了一项旨在关心和保护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手拉小手、共行平安路"社会公益活动,主动热心的为当地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办好事、干实事,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赢得了社会各界交口赞誉.  相似文献   

18.
自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降水日数突破极值,这给习惯了"暖冬"的南方地区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也给置身在公路运输一线的卡车及其驾驶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于南方驾驶员遭遇雨雪天气,加之地理环境复杂,所以突如其来的雪灾造成了不少人为的交通受阻和事故.笔者根据10多年的交通警察工作和实际驾驶工作经验,针对此类南方冰冻积雪突发路况,总结出在没有安装防滑链条件下的驾驶要领,供卡车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2月3日,91991部队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当在主席台就坐的领导为一位二级士官戴上二等功证章、披上大红绶带时,场下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士官名叫刘岩松,是一名普通的驾驶员,却干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他的设计方案--车内空气质量保护装置,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部队按照科技练兵奖励规定,为他荣记二等功.  相似文献   

20.
张立平 《驾驶园》2011,(11):68-69
有一位危险货运企业老总对笔者说:“面对有的企业招不驾到危险货运驾驶员局面,我们的驾驶员每天要完成300公里行程,每月收入可达到六千元以上,但是并不是任何驾驶员都能轻易达到。由于我们考核公开透明,许多驾驶员都愿意跟我好好干,对完成好的驾驶员我还请他吃饭,通过他的活广告来吸引更多更好的驾驶员到我这里来,目前有许多驾驶员都开着自己的小车,跟着我们共同富裕。”那么,这些驾驶员要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