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旅客空调列车空气质量卫生状况。方法对某站始发的旅客空调列车随机抽样8个车底,在列车始发前与运行后1h对其车厢进行空气质量现场快速检测,检测项目为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噪声、CO、CO2、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结果列车始发前可吸入颗粒、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列车运行后1h CO2、空气细菌总数合格率均为84.38%,可吸入颗粒合格率为96.88%,其余检测项目合格率均为100.00%。结论旅客上车列车运行后车厢内的CO2浓度、空气细菌总数增高,应加强新风量的补充并定期清洗空调送风口以提高车厢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暑运期间全路不同类型旅客列车空气质量状况。方法参照相关卫生标准和规定,采取统一的动态监测方案。结果各监测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空调旅客列车以CO2超标最严重,且车厢内CO2的监测值与超员人数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389,F=125.59,P<0.01)。结论暑运高峰期空调列车的空气质量值得关注,应进行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新型双层空调客车内卫生学状况,对行驶中的硬座和软座车厢的上、下层进行了卫生学调查。每层设前、中、后3点,司机室设1点。结果显示:两类车厢及司机室内微小气候指标中湿度、硬座车厢空气中CO2平均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软座车厢空气中CO2平均浓度叶未超标,但样品达标率人氏于硬座车厢,上层车厢的噪声强度高于下层车厢,并超标,硬座车厢噪声高于座车厢。  相似文献   

4.
于冬、夏季对吸烟、不吸烟铁路旅客列车车厢空气质量分别连续调查了三个往返。结果表明车厢空气质量欠佳,除多数B(a)P外,IP、CO、CO_2大部或全部超标。不吸烟列车空气质量冬、夏均优于吸烟列车和“混合列”的两种车厢。吸烟是车厢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开展不吸烟列车势在必行。BaP、IP、CO是评价吸烟污染的有效指标。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来越成为环境与健康的重要课题。吸烟排出的烟雾是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旅客列车车厢是一种特殊的室内环境。为掌握我国定型旅客车厢空气污染与吸烟的关系,以便为开展不吸烟列车和制订车厢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5~1986年在吉林一大连的301/2次、吉林一长春的95/6次旅客快车上进行了有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旅客列车空调通风系统不同程度地存在管道积尘量和积尘细菌总数、真菌总数严重超标的问题.针对铁路客车空调通风管道构造复杂、工作断面比较小等特点,研发智能型客车空调管道清洁设备,满足现场对客车空调通风管道定期进行清洁的需要,为旅客提供更舒适健康的旅行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铁路公共场所设施建设、使用、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TV系统数字直读监测仪 ,选择京广铁路中段由北向南温带向亚热带过度区域 2 0 0km以内依次连续 3个一等车站软席室、售票厅、硬席厅 ,在监测室内各对角线上梅花和中点设点、噪声在监测室中点 ,1 5m高度测定温度、湿度、风速、CO2 、CO、空气细菌和噪声 ,室 厅外设置对照组。依GB96 72— 1996《公共交通等侯室卫生标准》评价。结果 软席室、售票厅、硬席厅的温度 (夏季 )、风速、CO2 、CO、照度符合国标 ;湿度分别超标软席 3 6 %售票厅 6 3%、硬席厅 11 4 %;噪声超标软…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方法 对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按现行有效标准方法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 2013年监测高铁列车配餐食品182份,合格率为67.0%.不合格食品均是由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引起.不同种类高铁列车配餐食品中,以剁椒鱼套餐的监测合格率最低,为33.3%(P<0.001).第四季度的监测合格率最低,为36.4% (P <0.001).结论 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监测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铁路空调车厢CO2浓度与所测新风量数值呈相关性,推导出的新风量数值可估算车厢新风供给状况,使新风量分析仪对旅客车厢新风量进行监测成为可能。该方法简便、快速,易于操作,能够即时了解旅客运输高峰期车厢中旅客实际获得的新风量,为相关部门监测评价旅客列车空气质量、调整通风量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枢纽城市,提出综合考虑"外围发车,中心停靠"的客运铁路列车开行模式,构建以提高旅客出行便捷为优化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转换为经典线性规划模型利用算法求解器求解,以深圳为例研究列车开行计划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外围发车,中心停靠"模式下的列车开行计划能够更好地发挥网络车站的能力利用率,并明显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度.  相似文献   

10.
地铁列车客室空气质量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分析了列车客室内空气污染因子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与防治污染因子的措施。其中,挥发性有机物、苯系物、CO、SO2的浓度较低,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不大;氨、细菌总数、可吸入颗粒物、CO2等指标部分超标,需加强管理;CO2和氨在人员密集的车厢内浓度超标,可采用加强通风或增加空气净化设备的措施以改进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以地铁车站能耗和CO2排放量最多的车站通风空调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其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并探究其CO2排放特征.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系统CO2排放量计算模型.以计算模型和工程实例参数为依据,计算分析了典型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生命周期CO2排放量.结果 表明,案例车站的CO2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普通建筑,每年单位制冷量所产生的CO2排放量达917.39 kg/(kW·年);CO2排放量在运行阶段生命周期中占比最大,达97.87%;冷源水系统在各子系统中排放量占比最大,为39.42%.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旅店业不同空调客房的空气卫生质量,对26家使用不同类型空调旅店业客房进行了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表明:中央空调客房CO2范围0.045%~0.081%,平均(0.06±0.01)%;普通空调客房CO2范围0.037%~0.55%,平均(0.079±0.099)%,二者无显著性差别(P>0.05);中央空调客房CO范围0.125~4.50mg/m3,平均(1.92±0.87)mg/m3,普通空调客房CO范围0.049~10.13 mg/m3,平均(1.59±1.24)mg/m3,二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中央空调客房空气细菌总数范围0.00~50.0 cfu/皿,平均(11.26±11.23)cfu/皿,普通空调客房空气细菌总数范围2~82.00 cfu/皿,平均(23.59±15.24)cfu/皿,二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1)。由此可知,无论旅店业使用何种空调,空气细菌总数的合格率均较低,因此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增加新风量,使客房内空气卫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之后,我国铁路空调列车的生产量逐渐增多,广大旅客亲身体会到铁路科技进步带来了旅行的舒适和快意,但也碰到过新型空调列车的空调不制冷、电开水器失灵等情况,给本来愉快的旅行生活带来不快。人们往往埋怨列车上的列车长和列车员,孰不知,大多数情况下真正的元凶还是硬件的质量。除去空调和电开水器等列车上的用电器本身的质量问题之外,专门为空调列车供电的发车上的发电机组的质量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湘西铁路中学生视力减退的现状,对具有代表性的怀铁一中1 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为期3年的视力监测.结果表明,1996~1998年间,学生视力不良率一直持续在42.95%~52.0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差异显著(x2=64.25,P<0.05);女生视力不良率均明显地高于男生,差异非常显著(x2=31.24,P<0.01);高中生的视力不良率非常明显地高于初中生,差异非常显著(x2=53.01,P<0.01),说明视力不良率随学生学习阶段的增加而逐年升高.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新建的8个特大型高铁车站的高架候车厅为研究对象,采用旅客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候车厅声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并对其中2个典型候车厅采取现场测量的方法进行声场参数的客观评价,并深入分析主观评价结果和客观声场参数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旅客对声环境满意度、声环境舒适度与旅客所处环境的安静程度、公共广播系统的播音清晰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人群噪声是造成候车厅环境噪声的主要噪声源,而且随着公共广播系统播音声级的提高,人群噪声有提高的倾向;单纯增加公共广播系统播音声级与环境噪声级之差(S/N)对提高播音清晰度的效果不明显;提高候车厅内公共广播系统的播音清晰度,需要综合考虑公共广播的选型和布置方式、候车厅的建筑声学特性、S/N等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路空调旅客列车的车厢空气质量。方法参照相关卫生标准,采取统一的监测方法。结果空调旅客列车车厢内CO2、可吸入颗粒物、细菌等指标均存在超标的问题。且这些指标随上座率的增加,合格率降低。结论旅客列车车厢空气质量应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旅客乘车的舒适度,近几年车辆段开行的空调车,特别是全列空调车的对数逐年增加,做为空调车的供电电源,空调发电车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空调发电车的运行安全,铁路车辆段检修人员在客技站内对停留的空调发电车进行必要的检查、检修.在检修作业中产生一些污染物,对客技站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笔者就降低污染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叶庆文 《铁道车辆》2002,40(7):30-31
近十多年来,我国的铁路空调客车发展很快,截至2000年底,全路配属各铁路局(或集团公司)的空调客车已由1979年的120余辆增至1.3万辆左右.与普通客车相比,空调客车给旅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旅途环境.但长途旅客感染"空调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约有30%的旅客乘坐空调客车超过48 h后会有不适感,主要表现为疲劳、头昏、鼻塞、口干、胸闷、眼痒、精神不佳等,在情绪上还会出现烦躁、爱发火、注意力不集中等."空调病"不仅影响旅客和乘务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也是铁路运输的一大隐患.旅客易患"空调病"的主要原因是空调客车内空气品质较差的缘故.因此,对空调客车车内空气品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找出预防"空调病"的对策,对铁路运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锰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职业性锰暴露对工人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和尿香草扁桃酸(VMA)水平的影响,对55名锰粉加工工人、55名冶炼工人和55名对照工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锰粉加工作业环境空气锰尘中MnO2几何均数为1.96 mg/m3(0.17~22.24mg/m3),样品超标率为88.9%;冶炼作业环境空气锰烟尘中MnO2几何均值为0.65 mg/m3(0.06~6.67mg/m3),样品超标率为93.3%.锰粉加工和冶炼组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的主诉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锰粉加工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高(P<0.05),提示这可能是锰的早期神经毒性所致.  相似文献   

20.
空调列车硬座车厢内污染物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检测手段很难从整体上了解列车车厢内污染物分布情况。本文以空调列车硬座车厢为研究对象,采用κ-ε湍流模型和组分输运模型,对车厢内污染物CO2的扩散情况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的条缝通风模式下,车厢内在地板上方110 cm到170 cm的高度范围内,CO2质量分数基本上都超标,除了座椅间通道,整体上处于客车空调设计规范TB1951-87的上限1.7倍左右;靠近座椅间通道的两列乘客区受送风气流旋涡的影响,在110 cm的高度上,CO2浓度沿车厢长度方向呈脉动状分布;在靠近车窗的乘客区,由于上升气流的带动,乘客头部高度上的CO2浓度低于车厢中上部的浓度;在同一高度上,车厢中部CO2浓度高于端部的浓度;双人座位乘客区的CO2浓度低于同排相同高度上三人座位乘客区的浓度。研究结果可为空调列车硬座车厢内污染物的检测测点设置和气流组织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