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韩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造船强国,它的建造量对国际船市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被称作后起之秀的中国造船,在发展过程中与韩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韩国造船的发展历史及其相关数据对该国造船迅速崛起的主要因素作了概括分析与总结。这对于正在努力发展中国造船工业的我们来说,或许有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造船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14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造船业是中国机电行业中较早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行业。市场竞争对发展造船技术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造船技术的发展是中国造船业迅速发展并能在国际造船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重要因素。90年代和21世纪的市场竞争将更体现科技实力的竞争,造船技术将更迅猛地发展。中国造船技术发展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3.
江南造船(集团)公司前身为清政府1865年6月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军事工业企业。以1949年为界碑,“江南”在旧中国经历的八十四年,始终代表着中国工业的最高水平,曾产生了许多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一”,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几经沧桑,几度波折。  相似文献   

4.
席龙飞 《武汉造船》1999,3(5):37-40
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的舟船化,中国以船尾舵,水密度壁,车轮舟和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造船技术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要成为造船大国,必须坚持造船技术的创新,不断转变造船模式。本文介绍了区域模块化的背景、概要、设计、建造、总装造船及发展前景。对区域模块化的高效总装造船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北京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信息中心、中国船舶工业技术经济综合院、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修船技术学委会、计算机学委会、电子技术学委会、中国船舶科技信息公司、船舶干部管理学院、交通部规划院等于6月30日至7月4日在山东泰安联合召开船舶信息化建设研讨会,来自  相似文献   

7.
日本、韩国将造船能力向中国转移,国内造船业有准备但不充分 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正在不断地深化。各种产业向最具资源禀赋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对集中,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也是促使世界经济能够保持平稳持续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研究世界造船业近百年的历史,就可以发现一条明显的演变规律,即世界造船中心由西方国家逐步向东方国家转移。当前世界造船产业的转移,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韩国同欧洲争夺霸主地位一样,产业转移的方向已经开始转向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从国际船舶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当前的日本和韩国造船企业虽掌握了先进的造船技术,但迫于日益高昂的劳动力价格和日益紧张的造船用地,促使他们一方面在技术研发上下功夫,提高造船效率,保持在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加大在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力度,以期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资源和土地优势,转移部分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数字化造船和数字化造船企业的概念,绿色造船与数字化造船之间的关系,发展数字化造船对中国造船工业的意义等问题,并对我国发展数字化造船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被它侵占八年之久的江南造船所,又重新落入国民党的统治。在此时期中,江南造船所全面依附于美国,生产营业主要为美国修配向中国倾销的剩余船只,造船业陷入半停顿状态。这时,新从美国重任江南造船所所长马德骥,凭着美国的“物资贷款”和曾经对该所拟定过的一个局部扩建计划,踌躇满志,着手对江南造船所大兴土木,以便对原有陈旧设备作彻底改善,增强为美国和国民党海军服务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黄河、长江与海洋共同孕育了中国的舟船文化,中国以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针等发明对世界造船技术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第12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在此胜利召开,我谨代表国防科工委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以“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新阶段新发展”为题,就中国船舶工业新世纪发展的良好基础、历史性机遇和对策措施等方面,与到会的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上海新一轮发展给海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年前,由上海市造船工程学会与CMP/Seatrade公司在上海成功举办了规模宏大的第11届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今天,来自世界各国的国际海事界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再一次会集上海,参加第12届中国国际海事会展。在此,我谨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向与会的各位代表和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T模型的船体曲面零件成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ART模型)的原理,探讨了船体曲面零件成组分类的方法。算例表明,自组织神经网络在造船成组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造船业是把人力、能源、物资和信息转换为船舶产品的工业系统。其转换的方法就是技术,转换的活动被称为工程,转换的实现依靠管理。技术、工程和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造船业。工程和管理行为都依赖于技术,因此造船业发展的根本是船舶制造技术的升级和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国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适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造船企业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模式,由现代造船模式和造船CIMS软件组成。并提出了中国造船企业建立CIMS的关键是在应用造船仿真系统的同时实现现代造船模式的转换。通过沪东造船集团按中国造船CIMS模式开发和应用造船CIMS的成功实例,阐述和证明中国造船企业建立造船CIMS的途径和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海事新规则高质量要求背景下,分析船厂技术工人现状及现代化生产对技术工作的要求,提出技术工人培养及管理要点,认为要打造好“中国造”船舶品牌,致力于打造好造船技术工人队伍是船舶建造质量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魏巍 《中国水运》2005,(9):54-55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人挑战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所展示的不仅是中华泱泱大国的气魄,更多的是中国古代那骄人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正是中国古代无数的工匠和航海家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郑和下西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06,28(3):I0004-I0005
提到荷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郁金香,然而漫长的海岸线、优良的港口及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荷兰的造船业高度发展,先进的造船技术也闻名于世。随着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兴起,荷兰海事界越来越重视中国造船行业。2006年5月29日~6月2日,荷兰海事贸易代表团一行16家公司(包括荷兰驻中国海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海运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新船需求的增长.尽管日本、韩国和中国等造船大国纷纷采取措施提高造船能力,但造船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造船成本急剧上升,美元持续贬值.多重因素导致2004年新船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20.
简单回顾了模块造船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模块造船的内涵,特点及支撑技术,分析了模块造船技术与生产设计、成组技术及壳舾涂一体化之间的关系,指出模块造船是必由之路。同时,提出了我国实施模块造船技术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