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用轿车发动机变工况的需要,必须使发动机的某些参数随发动机的工况变化而相应变化,这样才能使轿车发动机发挥出最大潜能。而传统的发动机设计和参数选择都是采用折中办法设计固定结构参数的发动机,不免使某些性能方面付出牺牲。由于微机技术、电子技术、结构设计等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发动机的可变技术可使其在各个工况下都能优化运行,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外轿车发动机的可变技术。  相似文献   

2.
发动机的气门弹簧是内燃机配气机构的重要组成零件,也是内燃机的主要易损基础零件之一。由于气门弹簧的工作条件颇为繁重和苛刻,例如 CA10解放气门弹簧要在80℃~100℃温度下,以1400次/分的频率承受较高的交变负载,不允许变形,更不允许断裂,否则会给发动机工况带来严重的影响。CA10气门弹簧的外形为圆柱状螺旋压缩弹簧,采用优质高强度弹簧钢丝卷制而成。通常,内燃机对于气门弹簧的技术要求,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静态性能,另一是动态性能。前者主要包括几何尺寸等形位公差以及负荷—变形特性;后者主要是疲劳寿命以及抗松驰蠕变性能。GA10气门弹簧是我厂每年生产近100个品种约500万件气门簧中历史较长,数  相似文献   

3.
日产汽车公司目前将研发、推广电动汽车作为其首要经营策略,同时利用直喷、可变气门机构、增压等技术,致力于提升内燃机效率,并改善环境情况。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KR20DDET”,将其独创的可变压缩比机构(VCR)与小型化增压技术完美结合,有效改善了动力性能与环保性能。详细分析了VCR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与性能,以及为提高发动机性能所采用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4.
林建生 《汽车技术》2002,(12):32-34
为降低内燃机活塞环与气缸套表面的摩擦因数,提高发动机的机械效率,进而提高内燃机的性能,在内燃机活塞环上应用了金属陶瓷镀膜技术。在剖析了金属镀膜技术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在内燃机活塞环上应用金属陶瓷镀膜技术前后所进行的发动机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项技术后,发动机成本仅增加3%~5%,而整机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实用价值很高。  相似文献   

5.
氢发动机由于氢气空气混合气的点火能量低,经常发生回火和其它不正常燃烧现象,影响了氢发动机的性能。为了研究进气道喷射式氢发动机在不同负荷工况下的回火发生情况,对一台4缸2.0L的氢发动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氢发动机工作在小负荷工况时,氢气空气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缓慢,致使剩余大量氢气未燃,引发回火;当氢发动机工作在大负荷工况时,由于缸内高温残余废气或者缸内未完全冷却的热点引燃氢气空气混合气,引发回火。  相似文献   

6.
本文详细介绍了南京依维柯汽车低排放发动机的喷油泵,喷油器,油管,废气涡轮增压器,活塞,中冷器等的技术应用和改进,经过大量试验和发动机十三工况试验表明,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直喷增压和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排放性能达到欧洲I号法规的要求,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对我国的低排放内燃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作为时下各大汽车厂商争先恐后力推的汽车技术,在科技、环保、时尚、实用、性能及安全等方面都展示了其不俗的实力。在混合动力汽车上使用电机,使得动力系统可以按照整车的实际运行工况要求灵活调控,而发动机保持在综合性能最佳的区域内工作,从而降低油耗与排放。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的小型化趋势以及直喷、增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汽油机的运行工况越来越恶劣,发动机需要长时间运行于高效率、高负荷工况。随着当今汽车起停技术的快速应用,发动机也需要在高温高压以及非常小的许用油膜厚度运行条件下高效地运行。更具挑战性的是,在城市工况运行时发动机的频繁起动,使发动  相似文献   

9.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46):36-37
奥地利李斯特内燃机及测试设备公司(AVL)是世界上最大的从事内燃机研究开发、内燃机测试设备和汽车测试设备及销售的私营企业。目前,AVL的技术和产品在中国发动机行业的使用占有率占第一。我国不少汽车和内燃机制造商都曾请AVL公司对该公司内燃机进行了改进设计,以提高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排放等性能。在2003年全国柴油车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研讨会上,AVL公司作了《欧洲商用车排放法规实施经验》报告,下面介绍其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0.
汽车散热器发展现状及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散热器是水冷式内燃机冷却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动机在工作时机内的温度很高,所以为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冷却。相对与发动机其它技术发展,散热  相似文献   

11.
内燃机油低温性能测试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内燃机油在低温下保持良好的润滑性能,国内外制定了倾点、低温起动性能、低温泵送性能、扫描布氏黏度等多种试验方法来对其低温性能进行测试。对各测试方法的试验原理进行了介绍和对比,指出了不同测试方法所对应的是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动性能,最后对各试验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汽车的动力来自将热能转变成机械能的发动机,因此发动机也被称为热机。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其特点是液体或者气体燃料与空气在机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又称内燃机油(简称机油),包括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正确使用内燃机油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前提。内燃机油使用合理,不仅可以减少发动机故障,延长发动机寿命,还能降低油耗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如何为自己的汽车选用合适的润滑油越来越成为有车族关心的问题。下面就内燃机油的相关知识,笔者为大家作一个全面的介绍。一、内燃机油的性能内燃机油的主要作用是润滑发动机的各个运动部位,从而减小摩擦和磨损,达到节约燃料和延长发动机寿命的目的。发动机需要润滑的部位包括活塞与汽缸壁、轴承(主轴承、…  相似文献   

14.
韩波 《摩托车信息》2006,(10):25-25
提高摩托车发动机的节能水平有多种技术手段,从汽车发动机发展经验看,挖掘内燃机综合性能潜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电控技术,它可以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最优化状态,经济性、动力性、排放指标可以综合提高,这是传统的机械控制方式无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的小型化趋势以及直喷、增压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汽油机的运行工况越来越恶劣。发动机需要长时间运行于高效率、高负荷工况。随着当今汽车“起停”技术的快速应用,发动机也需要在高温高压以及非常小的许用油膜厚度运行条件下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喷氢正时和喷氢量对氢发动机工作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实时调节和修正喷氢参数的优化控制策略,并基于Pareto秩与决策偏好相结合的全自动标定算法,进行了喷氢提前角和喷氢脉宽电控系统的设计。结果表明,随工况变化动态寻优的优化算法,能实现氢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放性等综合性能达到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燃机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运转条件越加强化及对轴承认识的不断加深,使人们对发动机轴承的设计制造和材料选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井成为内燃机研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课题。本文编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高速内燃机曲轴的滑动轴承材料的选择做了较详尽和全面的介绍。文中还讲述了发动机轴承的工作环境和轴承材料性能的评定方法,以及当前采用的各种轴承材料和轴承性能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稀薄燃烧是能够大幅度提高内燃机热效率和降低内燃机排放的最有潜力的技术之一。针对稀薄燃烧面临的点火困难、燃烧不稳定等问题,综述了一种新型内燃机点火方式———微波协助点火技术,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微波协助点火技术的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定容弹试验研究和点火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并指出微波协助点火这一技术能在无需改变内燃机现有结构的前提下大幅提高内燃机的燃烧稀限,对于改善汽油机或天然气发动机的稀薄燃烧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内燃机已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1项非常成熟的技术成果。通过设计、工艺和材料性能的改进,内燃机的功率密度和制动热效率显著提高。随着计算机仿真能力的巨大进步,针对这2个领域的探索和开发得以大幅提升。目前,材料技术已成为内燃机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总结了为活塞、活塞环、连杆和衬套应用开发的一系列替代材料的设计优势。选择福特Ecoboost2.3LRS发动机作为基准发动机,利用这些材料的改进特性,对往复运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活塞、活塞销、活塞环、连杆和衬套在往复质量、机械效率和狭缝容积方面都有了改善。基于一系列稳态基准点,设计了1个测功机试验测试程序,对经过一系列改进后的发动机运行的净效率进行评估。通过将基准发动机和改装后的发动机进行比较,用于进行将来的发动机测试。  相似文献   

20.
车辆行驶条件下,发动机运行参数复杂多变,以瞬态工况为主,其瞬态动力输出一般通过CAN线读取,无法精确测量。文章通过对发动机燃烧原理和摩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通过缸压传感器检测瞬时缸压及建立发动机摩擦扭矩模型来计算发动机瞬态输出扭矩的方法,并使用发动机台架稳态和瞬态两种试验对本计算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高,最高相对误差仅为1.65%,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为实现整车路试工况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校正CAN读取的瞬态动力输出值、竞品车整车状态下瞬态动力性能测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