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方某独斜塔斜拉桥,拉索呈单索面稀索体系布置。该桥为混合梁斜拉桥,主跨采用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边跨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布置为(51+120)m。主塔采用钢混组合式桥塔,索塔锚固区采用钢锚箱结构。钢箱梁主梁为单箱多室结构,宽度大,梁高小,索梁锚固区域采用梁式钢锚箱连接。该文介绍了该桥的结构设计及关键技术创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三跨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跨跨径400 m,为市政桥梁。主梁采用中跨叠合梁,边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主塔为A型钢筋混凝土与钢塔组合结构,上塔柱高100 m,下塔柱高22 m。为研究该桥的结构受力,建立该桥的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进行合理成桥状态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力及变形。通过对比单梁模型和梁格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确定该桥在应力、稳定、和刚度方面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3.
阅江大桥主塔结构为"帆"形的高耸构筑物,采用钢混组合结构,钢混结合段的施工及精确定位是塔柱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工程实际,阐述该桥的施工难点、解决方案和最终效果。  相似文献   

4.
闫兴非  张涛  汪罗英  彭俊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3):50-52,M0008,M0009
平申线航道(上海段)整治工程中泖港大桥主桥为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与钢箱梁混合而成的桥梁,桥梁的总体跨径布置为65 m+135 m+65 m,其中主跨跨中55 m范围布置了钢箱梁其他部分布置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该桥的主梁在中间桥墩处梁高为7.2 m,高跨比为1/18.75,跨中梁高3.2 m,高跨比1/42.18,混凝土部分箱梁梁底按2次抛物线变化,钢箱梁采用等截面形式。对该桥采用ANSYS软件建立板壳实体模型进行主桥整体分析表明,该桥各个结构部位的受力满足规范要求。该桥的施工方法采用了悬臂对称浇筑混凝土梁段、支架上浇筑边跨混凝土合龙段、施工钢混结合段以及整体吊装钢箱梁节段等。运营情况表明该混合梁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福鼎市八尺门大桥主桥为(33+67+200)m独塔单索面混合梁斜拉桥,采用塔墩梁固结体系;塔柱高103.6m,桥塔呈"风帆"造型,采用混凝土结构,装饰塔采用混凝土和钢结构。为提高抗风性能,主梁采用流线型箱梁断面,主跨侧主梁采用钢梁,边跨侧主梁采用混凝土梁,混凝土箱梁和钢箱梁之间通过2m钢混结合段连接,边跨混凝土箱梁设置配重。斜拉索布置为扇形,采用s15.2mm环氧涂层钢绞线。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及ANSYS对该桥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静力、动力特性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达州市中心城区罗江大桥全长387m,主桥采用120+140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西岸引桥采用3×40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斜拉桥采用单索面形式,墩塔梁固结体系。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单箱五室箱梁,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空心柱+钢结构风帆装饰,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矩形柱。重点介绍了此桥的结构设计及静、动力分析结果,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沈阳市新立堡桥主桥采用47+80+116+80+47=37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引桥采用跨径35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现介绍该桥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8.
金马大桥主塔直束预应力筋设计技术与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斜拉桥塔柱是主要的受力构件之一,因为塔柱拉索区有斜拉索巨大的拉力存在,所以要用预应力筋加强锚固区。广东金马大桥的主塔设计中采用有别于传统环型预应力束的加强锚固区的锚固方式,即采用精轧螺纹钢筋直束加强塔柱拉索锚固区的技术,这在国内特大跨径斜拉桥中是首次。本文分别就传统的U型环束加强方式和金马大桥采用的直束加强方式对该桥桥塔进行详尽的有限元模拟计算,从塔柱内力和预应力钢束的损失两个方面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此外为了优化预应力筋的布束方式,进行了阶段塔柱光弹试验,对这种直束加强技术进行了验证,为同类型的大跨度斜拉桥的主塔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顾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69-72,M0009,M0010
佛山市海五路西延线工程主桥跨越佛山水道,是一座跨径135 m+135 m的单塔双索面斜拉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与钢混组合梁组成的混合梁体系。该桥有64.1 m的长度位于缓和曲线上,结构构造以及受力复杂,对曲线梁斜拉桥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印度苏丹甘吉大桥(Sultanganj Bridge,见图1)全长3 160m,主桥为长576m的单索面矮塔斜拉桥,跨径布置为(125+163+163+125)m,主梁采用单箱单室箱梁。引桥为双幅混凝土简支箱梁,标准跨长64m。该桥打破了印度桥梁工程的多项纪录。跨长达到163m,是目前印度跨径最长的矮塔斜拉桥。桥塔采用倒Y形塔,基础以上桥塔高度达到54m,桥面以上塔高24m,是目前印度最高的矮塔斜拉桥。  相似文献   

11.
本溪市跨线跨河独塔异性斜拉大桥主桥采用拱式独塔空间异型斜拉桥结构,跨径为(152+48+42)m,主梁由钢箱梁、钢混梁、预应力混凝土箱梁3部分组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双箱双室截面,钢箱梁采用双室结构,内部设有"U"型加劲肋板;主塔采用矩形钢箱梁结构,外形为拱形,矢跨比3.12,与水平主梁呈75°夹角,共设22对双排斜拉索,由88根低松弛平行钢索按扇面布置。采用Midas Civil仿真计算了该桥运营时的应力、变形,计算表明该桥主梁、主塔和斜拉索等主要构件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均满足规范要求,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该桥成功设计施工,为今后同类桥梁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富民桥主桥采用(89+242+89)m的折线形双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南北引桥采用跨径30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介绍该桥的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3.
以一座独塔柱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大桥具有结构不对称度高、钢混结合段受力复杂、斜拉索锚固方式多样、抗震烈度高等设计特点和难点,通过采用UHPC混凝土、PSB930高强螺纹钢筋、低回缩锚具新型材料,采用综合调索方法、有限元分析方法、抗震措施等技术手段,采用预应力二次张拉施工工艺,科学地解决了独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达到结构受力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为同类型桥梁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斜拉桥,其主塔钢混结合段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棒剪力键群"作为传力连接器,本文主要介绍南京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5.
石湾特大桥是佛山市禅西大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桥结构形式为双塔单索面、塔梁固结、墩塔分离的三跨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结构,跨径布置为90.5 m+150 m+90.5 m。介绍该桥塔梁结合体系的构造,主梁、主塔的设计,斜拉索的布置以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6.
新沙哈·阿曼纳特大桥主桥为(115+3×200+115)m连续预应力箱梁矮塔斜拉桥.主梁采用带箱内斜撑的单箱单室薄壁箱梁;斜拉索采用单索面布置,在桥塔处从上塔柱转向鞍管穿过桥塔,两端锚固在主梁顶板与斜撑交汇处;桥塔由底座、下塔柱和上塔柱构成.上部结构箱梁0号块及1号块均在支架上现浇施工,墩顶临时固结形成T构,其它节段采用三角挂篮对称悬臂浇筑施工,合龙段采用合龙吊架施工,箱梁边跨现浇段采用支架现浇施工;桥塔采用定型钢模分次浇注施工;为便于箱梁现浇挂篮的安装,斜拉索施工滞后箱梁施工1个节段.该桥的结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矮塔斜拉桥的工程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都香高速金沙江大桥主桥采用跨径布置为(340+72+48+32)m的独塔斜拉桥。主梁采用钢-混混合梁,主跨为分离式双边箱的PK钢箱梁,边跨为整体式混凝土箱梁,钢-混结合面位于主跨距桥塔中心线12.4m处。桥塔采用钻石形混凝土结构,总高197.6m,其下布置整体式承台,钻孔灌注桩群桩基础。斜拉索按空间扇形双索面布置,每个空间索面设20对斜拉索,斜拉索采用1 770MPa高强度低松弛平行钢丝束。塔上索距为2.0~4.0m;梁上索距在钢箱梁段为16m,在混凝土箱梁段为8m、4.5m两种。塔端采用预应力锚固,梁端采用钢锚箱锚固。该桥桥塔采用爬模法施工,钢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混凝土箱梁采用支架现浇施工。  相似文献   

18.
泸州市沱江四桥是一座主跨200m的单塔斜拉桥,采用市政道路与远期规划轨道交通平层布置形式。桥塔为钢-混凝土组合塔,顺桥向呈觚(古代饮酒器具)形。主跨和城西新城侧边跨采用左右分离式钢箱梁,为减小结构内部约束作用,在斜拉索、塔、墩处双箱之间设置横隔梁,通过螺栓将横隔梁与钢箱梁连接。城北新城侧边跨与南、北引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混凝土箱梁和钢箱梁之间通过2m长钢-混结合段连接。该桥桥面宽49m,为减小混凝土收缩应力,在桥梁中线处桥面板和横梁上设置宽100cm混凝土后浇段,纵向分4个浇筑节段逐段施工混凝土箱梁。由于引桥梁端支反力比主桥梁端支反力大,为减小支反力差值产生的桥墩附加弯矩,将交接墩中心线朝远离桥塔方向偏移,同时将桥墩的顺桥向壁厚设置成不等厚。  相似文献   

19.
浙江余姚兰墅大桥主桥为跨径75m+45m的独弯塔斜拉桥,主梁与主塔均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介绍了该桥的总体设计,包括结构形式、桥跨布置、断面形式、下部结构及引桥的设计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以金汇港斜拉桥为例,针对其异型主塔钢混结合段定位、吊装和混凝土浇筑的重难点施工技术,从定位支撑设计、精准吊装就位、钢筋和预应力钢束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对应的措施,为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