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内涝日趋严重。造成内涝的原因虽然有多种,但与有些排水设施设计不当有关,如雨水口的间距布置不合理,不能及时收集路面雨水而造成水浸。该文以中山市为例,说明了雨水口布置间距的计算方法和合理的布置间距。  相似文献   

2.
城市道路上的雨水口,虽然上面都设有篦子,可以防止较大的杂物落入雨水口内,但小于篦子孔径的杂物仍然会落入雨水口内,在雨水口和管道内沉积。不但会造成排水不畅,而且落入雨水口内的杂物在雨水浸泡下腐烂发酵,带有异味的气体外逸污染空气,腐烂发酵物体再经过雨水冲至管道后排入水体,对水体造成污染。该文介绍一种对雨水口的改进方法,它不改动雨水口的结构,只在雨水口内安放一个装置,可以防止雨水口异味外逸、杂物落入。该方法可供同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从雨水口的型式、泄水能力、布置间距、布置方式、施工及管养等方面阐述雨水口合理布设的重要性,确保雨水及时顺畅排入雨水口,改善路面积水严重的状况,增加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雨水口布置的不合理是造成市政道路积水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不同类型雨水口泄水能力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特点,提出雨水口布置在工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公路雨水口篦子泄水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雨水口篦子泄水量是雨水口泄水能力好坏的关键因素 ,本文通过水工模型试验对不同型式的篦子在不同上游来水流量以及不同纵坡条件下的泄水量做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最后对雨水口篦子型式的选择提出了推荐方案 ,并对篦子的安装和维护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雨水口是城镇雨水排放系统的收集装置,如数量不足、位置布置不当易造成路面积水。为进一步精细化设计,避免设计重现期标准状态下路面积水,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减少安全隐患,在参考相关规范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程设计需要,提出以横向水面宽度为控制指标,定量计算确定雨水口布置间距,以截流率为主要指标之一,定量计算确定雨水口布置数量(长度)的设计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减少凭经验取值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城市立交雨水排水系统的组成、形式与特点,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城市立交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厦门成功大道下穿立交排水设计中,通过设计优化,将调蓄池与泵站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系统的调蓄功能.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美国规范中对立算式和平算式雨水口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坡度、尺寸、流量等影响因素分别对2种雨水口进行计算,建立排水能力随影响因素变化的关系曲线,确定2种雨水口各自的适用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混接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雨水泵站放江造成河道黑臭的问题,研究并在部分区域试点安装了雨水口截污挂篮和球形垃圾拦截装置.介绍了两种垃圾拦截装置的构造、安装方式及技术要点.根据垃圾拦截装置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效益分析,指出了垃圾拦截装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增加产品的规格及种类,以便削减不同污染物,降低泵站放江造成的水体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迅速扩大,城市道路排水措施很大程度依赖于城市排涝泵站,特别是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给城市道路排水管道造成较大的压力。为解决由于城区积水问题给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等造成的诸多不便,应该对城市排水建设中的投资及维修管养费用是否合理及其经济可行性做出评估。对此,该文对排水措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道路雨水进水口的形式及布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目前城市道路的设计情况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观察 ,提出了城市道路雨水口的形式选择及布设方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也带来了城市硬化面积占比增大的问题,在雨季易发洪涝灾害。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可有效提升城市排洪能力,同时可实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现已逐渐得到推广。本文依托上海市城市道路设计方案,以横断面分幅形式及退让区域绿地情况作为控制指标,对四条道路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通过评价指标对道路设计成果进行评估;并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出优化思路。本文研究成果可为现有城市道路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解决城市径流雨水“质”和“量”的问题。芜湖市作为全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城市建设项目中均要求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芜湖市3条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为研究对象,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条件,从雨水径流污染及径流总量控制两方面着手,通过道路横断面坡向优化,并提出环保雨水口、透水铺装、盖板排水沟、生态树池(带)及生物滞留设施等渗透、滞蓄和净化雨水的技术优化措施,实现道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目标,能有效减少雨水径流污染问题以及缓解城市排水压力,可为相关城市道路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迅速排除路面径流、保证路基稳定、延长路面使用年限、维持车辆正常交通及行人安全,需要合理进行路面排水设计。结合设计暴雨重现期和允许路面最大排水宽度(允许扩展)的概念,可以分为汇水流域地表漫流、道路边沟流和雨水口进流的计算,进而可以确定雨水口的设置间距。该文首先阐述了地表漫流的流量、道路边沟流量和雨水口截流能力的计算方法,然后利用算例说明了连续坡面上雨水口间距设置的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排水系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广-靖高速的排水设计情况。有关的水文水力计算等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相似文献   

16.
17.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道路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文章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等特点,提出了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协调沟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对设计阶段认识的能力和工程总结能力的综合素质,最后总结了城市道路设计在总体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中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要求、特点、重点控制要素及道路设计各阶段的侧重点,提出了道路设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最后指出,道路设计是城市道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紧密衔接上位规划和下位科学管理,才能真正实现道路系统建设的可持续性,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性、复杂性和设计人员的主观性等特点,论述了城市道路设计的各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侧重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人员应该具备的素质。最后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在总体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及路面结构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针对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山地城市道路未明确设计速度概念、未明确立交交通量适应范围和立交分级以及平纵线形指标较高等实用性不足的问题,以重庆为例,总结了重庆市近年来城市道路建设经验,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最新规范和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更适用于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