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刑后民"原则的实践困境及其理论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刑后民"原则在我国现实司法中遭遇实践困境,进而在学理上遭到普遍的合理性质疑.为此,需要澄清几个观念上的误区一则"先刑后民"原则在内涵上包括位阶上和位序上的优先性,二则并非我国所独有,而是一项具有普适性的司法原则;三则"先刑后民"原则的价值基础并非旨在彰显"公权优先"的价值理念,而是重在刑、民程序冲突的理性解决.同时,还应当在制度层面上加强对刑事被害人民事权利的保障一是以程序选择权为基础改造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是加强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程序之间的衔接适用;三是积极构建滥用程序的制裁机制,防止当事人恶意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理论、立法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程度的背离,这种背离既影响着民事诉讼目的的实现,也在民事诉讼实务中产生了一些认识上的混乱,因此民事诉讼的目的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必须从背离走向统一。修改民事诉讼法、司法体制改革等,应当关注如何实现民事诉讼目的在理论、立法和实践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新的刑诉法的颁布为刑事和解提供了法律依据,检察与调解对接作为刑事和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和特点以及所带来的实践意义都很值得探究;同时,检察与调解对接的刑事和解在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反腐倡廉等方面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刑事推定是一种证明方法,即在刑事诉讼之中,裁判者以法律的规定为依据,在反驳不成立的情况下,由基础事实认定推定事实的一种事实认定方式.目前我国解决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时,在使用刑事推定的过程中往往存在标准不一,容易出现错误认定,造成错案,不利于准确打击犯罪和保护社会法益,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刑事推定的立法规范极其必要,并且应该尽快研究确立刑事推定所遵循的原则和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我国的刑事政策体系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基本刑事政策,‘‘严打”刑事政策和。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则为具体刑事政策。甘肃、青海和西藏都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刑事政策的适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既要廓清三种刑事政策的契合之处,更须认知其殊异之别,应参酌犯罪态势、社会情势、民族心理、民间习惯法等因素,创新刑事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战行理路。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检察机关针对所谓的公益案件提起民事诉讼已有若干尝试,改革试图以西方检察机关为参照系,将我国检察机关的民事审判监督延伸至提起或参与公益诉讼的体系和逻辑之中。然而,我国检察机关身兼法律监督与公益代表两种角色在民事诉讼这一特定领域呈现出矛盾状态,在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尝试中,其多重角色之间的矛盾、模糊和结构失衡是其自身难以修复的缺陷,因此,由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试验应当缓行。  相似文献   

7.
民事再审程序作为具体民事诉讼程序制度,体现和承载着民事诉讼程序自由、公正、安定和效益四种基本价值,因此,民事再审程序制度须以维护人的尊严为最高理念,融程序主体性原则于其具体程序规则之中,取消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发动再审,尊重当事人民事再审程序主导权,以体载民事诉讼制度现代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滑坡是山区公路的主要灾害之一,抗滑桩以其灵活的桩位、较少的破坏以及抗滑作用的即时体现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现以G108线雅安至荥经界段在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为例对抗滑桩在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中的应用作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9.
对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反映了民事诉讼对程序权利和宪法权利问题的关注正日益上升。而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具体内容,则与一国的诉讼体制和诉讼传统密切相关。文章从民事诉讼程序中如何实现程序公正、保证民事诉讼目的的全面实现以及避免审理法官受非法证据的不当影响等方面对民事非法证据排除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刑事损害补偿是由国家对无法取得刑事损害赔偿或赔偿极度不足的被害人给予一定资助的法律制度。其理论依据是国家责任说、社会福利说、命运说、法制完善说。我国应当吸取国外的立法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损害补偿制度。我国的“刑事损害补偿法”应当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补偿程序、资金来源等方面作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刑法中的资格刑已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亟需在资格刑体系中增加设立“禁止从事特定职业”的内容,即在对经济犯罪进行有罪宣告时,同时宣告其不得从事一定的职业,具有相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资格刑的内容、适用主体、期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在经济犯罪中增设资格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着现代法理学的部门法理论原则,以《唐律疏议》和《大清律例》为例,对中国古代律典的性质和编纂体例进行了详细论证分析。指出问题的关键是古今对“刑法”、“犯罪”、“刑罚”三概念的理解截然不同,所谓“古代律典只是刑法典,其编纂体例是诸法分立、民刑有分”的观点是错误的。传统看法把“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作为律典的编纂体例是有其客观依据的,简单抛弃这一说法只会导致认识上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通过基于投入量假说理论的实验研究,验证了不同语篇的学习任务下,词汇附带对于词汇习得的不同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词汇附带学习环境下,任务投入量的多寡对词汇知识的习得与产出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种关联只体现在即时测试中,对延后测试无效。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刑事政策自身功能和结构的考量,刑事政策的政策性与法律性的内在紧张始终存在。刑事政策游走于政策和法律之间,对其法治边界的扩张或紧缩,应关注对犯罪反应的有效性和正当性。以和谐法治为统领,架构权力(权利)的法治化博弈机制,在冲突中寻求平衡,于平衡处保持和谐。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通过法治要素的不断提升,根据宪法和"良法之刑法",在立法和司法两个场域实现刑事法治和善治。  相似文献   

15.
就高校短跑、跨栏、跳跃类田径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从训练和恢复角度浅析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旨在为高校教练员在训练中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为视角,在关注国外理论与立法、司法新动态的基础上,以刑事司法公正实现保障人权的功能为理念,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刑事证明的正当程序。  相似文献   

17.
由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和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 ,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刑事辩护对策国际研讨会”于 2 0 0 3年 1 0月 2 7日至 2 8日在上海市衡山宾馆举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诉讼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陈光中教授 ,《中国法学》主编、刑事诉讼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周国均教授等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刑事辩护对策”,旨在针对刑事辩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研讨会分为五个单元进行。分别为 :刑事辩护总体问题和对策 ;侦查阶段问题与对策 ;审查起诉阶段问题与对策 ;审判阶段问题与对策 ;其他法域刑事辩护制度的借鉴。现将会议的讨论和论文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法,以152名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四组,要求其阅读相同的文章之后分别完成多项选择题、判断题、选词填空和造句这四项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旨在探讨不同投入量的阅读任务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投入量的阅读任务比低投入量的阅读任务更能促进词汇的附带习得,但延时测试的结果表明高投入量和低投入量的接受型任务对词汇延时记忆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罚金刑作为刑罚轻缓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但罚金刑执行难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一个难题.在我国,大量罚金刑得不到有效执行,空判现象严重.本文试从罚金刑数额设置的角度分析空判现象的成因,提出完善罚金刑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深受传统文化和司法理念的影响,在价值理念和基本制度架构上,均存在着背离现代刑事诉讼理念之处,如价值理念错位、人权保障理念缺位、程序结构异化,等等。与我国现行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同步,刑事审判监督程序也面临着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艰巨使命。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在即,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改革成败与否的关节点就在于能否通过现代型刑事诉讼理念的引入,实现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