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车厢密封性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车厢密封的含义及密封原理,详细介绍了两种实用的接触型密封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排气歧管密封垫的密封原理,影响密封的因素。并通过某机型排气歧管密封垫的开发过程,介绍密封失效的原因及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主要对密封技术的发展过程、密封的分类和典型密封种类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不同密封形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对密封工业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4.
针对分体式车身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分体式车身风窗玻璃安装密封结构、车门总成密封结构、车门门口密封结构、前风窗与前围和顶盖连接密封结构及顶盖与后侧围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淋雨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缸体干式密封检测机工作流程与检测原理,对密封检测仪泄漏报警原因进行分析,并设计制作各种密封堵头以及制定泄漏判定标准流程,指导维修人员快速、准确判断密封检测机的泄漏排查工作。  相似文献   

6.
介绍密封型插接器的结构,阐述不同等级密封型插接器的试验方法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客车制动系统密封性及检测工艺。重点介绍气压制动系统密封工艺选择及其注意事项,分析传统密封检测工艺的不足,提出一种快速密封检测工艺。  相似文献   

8.
李玉林  王诚 《交通科技》2002,(5):44-44,45
介绍新型水润滑密封装置的结构原理,并与其他接触式密封型式进行比较,对该装置的优越性作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介绍了一种管件快速密封接头采用机械封堵方式对非标准的特殊管件进行密封。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7)
新型拉索密封体系密封技术的主要核心技术是引入了全新的高强度铝合金气囊密封装置,将拉索与预埋钢管结合处传统的静态黏结密封改为压力密封,解决了该连接部位进水导致的腐蚀问题,大幅提高了拉索使用寿命。通过对新型拉索密封体系工作原理、特点、工艺流程及试验验证介绍,阐述了密封体系的组成、施工和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11.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目前同类软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业务相结合,开发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辅助公路工程质检业务;采用Office二次开发、组件等开发技术,合理地规划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充分考虑了其在公路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架构与地位。研究与开发的系统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将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增加教书育人效果.《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是高职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挖掘本门课程思政元素,实施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各种汽车里程表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不同传感器的优缺点对比。  相似文献   

14.
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因可在其设计运行条件内承担全部动态驾驶任务,面临安全验证与评估挑战。基于场景的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试评估方法已成为广泛的行业共识,模拟仿真测试是其重要手段之一。从第三方视角,针对自动驾驶安全性、高场景覆盖度、逻辑完备性等测试验证目标,搭建基于软件在环的模拟仿真测试环境框架,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设计运行条件覆盖的测试场景集构建方法,探索形成一套高可信智能网联汽车模拟仿真测试评估方法,并在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初步实践。研究成果为模拟仿真测试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测试与评估中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边坡破坏的类型及其加固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全  肖文 《公路》2005,(4):113-116
针对我国西部公路建设复杂的地形、地质等不利环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对典型路段的实地考察,并在依托工程实例的基础上对常见边坡的破坏类型和加固处治措施进行了分类,探究了其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加固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仿真技术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精确高效的车流到达模型是成功实现交通仿真的关键。在分析车流到达模型和车头时距概率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采用反函数法求解模型的概率分布函数产生随机数,并根据求解和仿真的需要用C#编程语言构建车流产生器、车辆等数据结构并实现算法,最后利用GDI+图形接口实现模型的仿真、检验计算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推进路面主动除冰雪技术的发展,综述了国内外路面主动融雪化冰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路面主动除冰雪技术的融雪化冰机理,并基于此将主动除冰雪路面划分为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低冰点路面和能量转化型路面3类;然后,分别对3类主动除冰雪路面的路用性能及融雪化冰特性进行了梳理,在路用性能方面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水稳定性、黏附性能和耐久性等,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拉、压性能等,而在融雪化冰特性方面主要包括路面抗摩擦性能、冰-路界面黏结性能、破冰性能、融雪速率、适用温度范围及长期稳定性等;进而归纳了材料组成、结构类型、外界环境及系统运行条件等对主动除冰雪路面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此外,为了便于主动融雪化冰路面技术选型,从融雪化冰效果、经济成本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路面主动除冰雪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建议路面主动除冰雪系统应与冰雪灾害评估系统及冰雪预警系统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机械化的压扁机已应用得十分普遍了,但基本上都是体积庞大、笨重,费用高昂,是专业处理废弃物的设备。文章研究与设计一种专门针对汽车行业的塑料罐和铁皮罐的压扁打包机,体型小巧简单,对废弃品进行压扁和打包,减少存储空间,节约存放和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9.
较为详细地介绍汽车操纵稳定性及其评价的两种方法、发展过程以及指标分析,并介绍某客车道路试验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Traction and braking systems deeply affect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especially when an extensive blending phase among different pneumatic, electric and magnetic devices is required. The energy and wear optimisation of longitudinal vehicle dynamics has a crucial economic impact and involves several engineering problems such as wear of braking friction components, energy efficiency, thermal load on components, level of safety under degraded or adhesion conditions (often constrained by the current regulation in force on signalling or other safety-related subsystem). In fact,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an lead to an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at least 10% while, as regards the wear reduction, the improvement due to distributed traction systems and to optimised traction devices can be quantified in about 50%. In this work, an innovative integrated procedure is proposed by the authors to optimise longitudinal train dynamics and traction and braking manoeuvres in terms of both energy and wear. The new approach has been applied to existing test cases and validate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provided by Breda and, for some components and their homologation process,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al activities derive from cooperation performed with relevant industrial partners such as Trenitalia and Italcertifer. In particular, simulation results are referred to the simulation tests performed on a high-speed train (Ansaldo Breda Emu V250) and on a tram (Ansaldo Breda Sirio Tram).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based on a modular simulation platform in which the sub-model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ubsystems can be easily customised, depending on the considered application,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echnical data and on the homologation proces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