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早期的航海者把船舶看成是一种“生物”,他们赋于船舶一个和他们躯体内有着同样生命力的“灵魂”。为了使人们相信船舶“灵魂”的存在,航海者在船头画上“眼睛”。有时“眼睛”也作为代表主宰海洋诸神的一种符号,它指引船舶和船员安全驰越大海,顺利返航。船头上的“眼睛”具有保护船舶安全的神奇视力,它能够“看见”和警戒前方将要出现的所有危险和灾难。  相似文献   

2.
我厂批量生产的2640马力推轮布置在一条多船位的纵移船台上建造,船舶下水受长江一年一次枯水位的影响,船台面积的布置出现了“满”和“空”的矛盾,直接影响造船生产的进度。为了克服枯水期的影响,除了A区船台上布置若干个船位外,在距A区船台轴线外17米处,又增加了B区船台,在A区和B区船台的每个船位上都可进行船体合拢,舾装。A区船台上建造的2640马力推轮,是用船台小车把船纵移到回转架纵倾滑道上,完成下水工作。B区船台上建造的推轮,采用横移造船法的原理,设计了一套可拆的横移装置,把推轮横移到A区船台上,再纵移到回转架上,完成下水过程。  相似文献   

3.
《航海》1987,(6)
总类南黄海上的一颗明珠黄金水道上的文明船1一9我国玻璃钢灯塔研制成劝国际海洋组织与航海一1一41航标花絮南海油田发生井喷的严重时刻2一2喂,我是罗得艾兰波兰船舶圣母俱乐部2一21上海市轮渡雾天导航系统嘉陵江上仿古船3一9新型的船用电视接收天线船舶公司旗小常识3一8重建蚊尾洲灯塔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3一30俯瞰大海的千里眼美舰首次访华秩闻4一4漫谈海上灯桩的结构船舶命名方法种种4一11英国的太阳能灯塔海员生活习惯趣谈4一20“鸡骨礁”亮起来了巨轮的输血站,海员的生命水—记中潜水、潜水艇 国船舶燃料供应上海分公司4一27警惕潜…  相似文献   

4.
南京海运学校的前身是1951年1月由当时交通部和中国海员总工会创办的“中国海员干部训练班”。1953年1月改名为“中国海员干部学校”,当时主要培养海员工会干部和基层政工干部。1956年9月正式改名为“南京初级航海技术学校”,设船舶驾驶和轮机管理两个专业,开始对外公开招生。学校宗旨是:主要培养热爱航运事业、勤俭好学的船舶初、中级人才,即既能当驾驶员、轮机员,又能当水手、机匠。以后增加了船舶电工专业。1960年1月交通部决定南京海运学校改中等专业学校,学制三  相似文献   

5.
李汶 《航海》2006,(3):5-7
辽阔的海洋,赋予人类丰富的自然资源,水上交通几千年来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生命线。随着航海而诞生的助航标志,就是茫茫大海上的指路明灯。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为了造福人类,将火种传到了人间;航标把希望和光明赐予海上航行的船舶,是海员安全的保护神!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迎来了诞生在上海浦东的“新生儿”。10月9日上午,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上海市副市长杨雄、波兰驻中国大使克·布尔斯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聂成根等中外嘉宾举目见证了这一刻:11时46分,当特邀嘉宾、船母朱晴晴将手执的银白色短斧落在船台系缆上,随着缆断,一艘3万载重吨的新生代货轮“明月”号顿时从船台上徐徐滑向  相似文献   

7.
马纬度     
北纬30度线上,经常出现无风期。在帆船时代,每当海员驶入这一海域,经常在此几个星期地等侯顺风的来临。他们给这一区域称作“马纬度”。这个名称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当哥伦布发现  相似文献   

8.
《船艇》2007,(4B):32-33
位于温州瓯江口的黄华镇岐头白马咀,七年前还是荒芜一片的滩涂,如今崛起了一座占地面积四万平方米的造船厂,这便是由朱寿丰创办的乐清长虹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记者所到之处,是一片焊花飞舞、锤声叮当的火热场面。只见船台上摆满了正在建造的各种船舶,高耸的龙门吊在船头船尾之间来往穿梭吊物,交织成一幅壮丽的画卷,同时也记录着朱寿丰创业的艰辛…….  相似文献   

9.
说来你真不信,每个海员都有一张“护身符”。切莫误会海员们都是些疑神疑鬼的人,他们的名字从来和勇敢连在一起。如果你有机会走进海员的房间,你会发现在他们的床上有张巴掌大的纸片,那就是我说的海员们的“护身符”。船所处的环境是极其复杂的。“行船跑马三分险”,喜怒无常的大海,变幻莫测的风云,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天灾人祸,都可能威胁到船员生命的安全,然而,人类在征服海洋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船舶应变部署就是这种  相似文献   

10.
女子扫雷艇     
迷信传说,妇女登上战舰,会给战舰带来灾难。战争年代中就曾发生过英国人拒绝苏维埃代表团登上他们的“克思特”号巡洋舰,原因就是因为在代表团成员中有一位女国务活动家。然而,苏联的妇女却不信这个邪,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曾有位姑娘主动组织起一支扫雷艇女子乘员组,她们与男同志一样,驾驶着军舰,圆满完成了各项战斗任务,用实际行动打破了女子不能登上军舰的迷信,在舰船航行史和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船艇》1994,(6)
上海沪东造船厂近年来积极开展技术改造,把原来只能建造30000吨级船舶的一号船台,扩建成能够满足70000吨级船舶建造需要的大型船台,形成了两个万吨级船台同时建造两搜大船的生产格局,为工厂今年规划造船总量35万吨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吴明华 《航海》2014,(1):12-13
被称为“航运业第四大公约”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以下简称《劳工公约》)自2013年8月20日正式生效以来,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批准并加入了这一公约,其船舶总吨位占全球船舶的75%以上。由于多种原因,我国至今尚未批准加入。“这一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立法转化是不彻底、不完整的,与我国船队规模居世界第四位,拥有海员近65万人的现状,乃至建设海运强国的目标是不相一致的。”近日,来自海事院校、海员工会、船员外派和海事仲裁机构的专家学者、律师和企业高管在“香港旗海员劳动法规研讨会”上大声疾呼,海员权益保护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主管部门力图实现的目标,我国应尽快批准并加入公约,完整、善意地承担国际责任,确立国际公约在我国国内适用的宪法性依据,在海事审判中依法优先适用国际公约。  相似文献   

13.
对于船舶管理业来说,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人—海员,这是业内人土的共识。船舶管理人关心、照顾海员,海员则会悉心管理船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否则,将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如何将关心、照顾海员具体体现在船舶上,在船舶上营造一方海员的乐园,是船舶管理业者的要务。 由ITF(国际运输工人联合会)发起、英国卡迪福国际海员研究中心(SIRC)承办的  相似文献   

14.
色彩在船舶上的应用与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海涛 《船舶》2009,20(5):10-13
船舶上的色彩应用会直接影响海员的情绪、情感,进而影响到海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分析和研究色彩的特性,将有利于揭示色彩与环境以及色彩与情绪、行为的关系,为色彩设计提供依据,给海员一个温馨的生活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以消除色彩搭配不当对海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海上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我是原招商局“海厦”轮的船长,1950年1月15日,在香港参加了震惊全球的海员起义。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起义与反起义的激烈斗争。先后有6位起义海员,在这场斗争中壮烈牺牲。就在“海厦”轮上,破坏起义的敌人千方百计偷偷放置了定时炸弹。当“海厦”轮驶回到祖国的南大门口时,炸弹猛烈爆炸。两位起义海员为了保护起义轮船,献出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但爆炸声吓不倒我们,更阻挡不了“海厦”轮的回归。  相似文献   

16.
船锚     
一、锚锚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用具。人们不仅可以在巨轮的船头、帆船的艄头看到,甚至在舢板、赛艇和木筏上都可找到。锚还被广泛地用来作为标记、微号或饰物,是海员们引以为荣的一种特殊图案。在海员们的帽徽、衣袖、飘带上,都可看到锚的形象。我国古代航海事业一度很发达,船上使用锚也有  相似文献   

17.
《航海》1986,(6)
总类三光汽船公司破产后的一次采访三光汽船公司倒闭始末礁石杂说世界上每周失踪一艘船威震全球的“暴君”—1883年喀 拉托火山夫爆发船舶的船级船员应有的职业道德.上海市航海学会召开第三次会员 代表大会“海卜安全”邮票遵章守纪是中国海员的美德东北商船学校南京洞运学校简介这里是海员之家美国海运部队 船舶驾驶船舶的可控性靠什么?我海军军舰首次出访见闻寻找金羊毛的仿古探险航行蓝色交响曲—记潍河轮船员接 我国援助民主也门专家海_L移“一1一”记安全万里行难忿的一次航行未来的海员和航运业“你们是真正的航海者”仿爱斯基摩人的…  相似文献   

18.
由上海船舶工业公司技术部主持的“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技术鉴定会”于今年六月下旬在昆山县召开。船舶上层建筑整体吊装工艺是,主船体在船台上建造的同时,上层建筑作为总段在专用  相似文献   

19.
劳黎 《航海》1993,(5):40-40
现在,我们在轮船上工作的人,不论是当船长、轮机长的,还是干水手、机匠、服务员的,社会上或企业里大家都通称他们为海员。是不是一有海上运输业就这样称呼呢?不是的。“海员”这个名称,是有历史渊源的。  相似文献   

20.
刘萧 《中国船检》2014,(2):80-83
以前,每逢新船下水都会有一项必不可少的隆重仪式——“掷瓶礼”,船主夫人会在船下滑前将一瓶香槟酒掷在船首击碎。船厂的老前辈告诉记者,这个习俗起源于古代西方,目的是祈福海上不再有遇难海员的漂流瓶,并使酒的醇香布满船头,驱邪消灾。如今我们再难看到掷瓶礼这种古老的祈愿仪式,取而代之的是交船前科学的试航与交船时隆重的典礼。试航,它能否能够帮助航运完成祈求平安的心愿?它又将提前体味哪些掷瓶礼中不愿看到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