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喷水推进船舶的新型操纵装置。它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分别适用于单泵和双泵喷水推进船。这种操纵装置既可作为控制面来控制船舶的航向,又可作为倒航机构使船倒航,还可在不改变主机运转工况下无级调节船的航速。最后介绍了此种操纵装置的模型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该装置能有效地控制船舶正倒航的航向和调节船舶的航速。  相似文献   

2.
渤海环保船主推进系统为每船四台主机双调距桨模式。设三个控制站对推进系统进行控制,在每个控制站均能有效地操纵主推进装置。还设组合操纵系统(Joystick),当采用组合操纵形式时,在驾驶室后台用单手柄对左右主推进装置、艏艉侧推及舵进行联合控制。  相似文献   

3.
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新研制的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模型试验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用途,阐述了进行水池试验的合理程序,并以PS-30喷水推进自控水翼客艇的尾水翼—喷水推进组合系统为对象进行了试验,获得了进口流动对水翼组合体水动力影响的规律以及可用于航速预报的净推力特性。多次试验证实,所开发的试验装置和试验技术是成功的,确是研究水翼组合体与喷水推进相互影响的有效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4.
张凯  叶金铭 《船舶工程》2019,41(4):36-41,144
传统水下航行器采用鳍舵装置控制航向和航速,舵的存在会降低推进器的进流品质,增强推进器的直发声,引起艇体产生结构振动。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一种全新的泵喷推进方式,在泵喷推进器的导管尾缘加装一段能调整和控制方向的尾喷管。基于STAR-CCM+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矢量泵喷推进器可产生较大的横向操纵力,可实现舵的操纵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凯  叶金铭 《船舶工程》2019,41(4):36-41
传统水下航行器采用鳍舵装置控制航向和航速,舵的存在降低了推进器的进流品质,增强了推进器直发声,引起艇体结构振动。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全新的泵喷推进方式,在泵喷推进器的导管尾缘处加装一段能够调整和控制方向的尾喷管。基于STAR-CCM+软件进行数值计算,结果显示:此种矢量泵喷推进器可以产生较大的横向操纵力,可以实现舵的操纵效果。  相似文献   

6.
浸没式喷水推进方式是传统船舶喷水推进技术的新发展。文中针对该类喷水推进型式,从概念出发,系统分析了推进效率、装置与船体的相互影响、推进泵的比转速,首次建立了以船体与推进装置主要参数描述的比转速及喷水推进船进速系数的数学模型,论证其应用的航速与推进泵比转速范围,揭示其高效机理,并通过案例进行验证。该文掌握了装置主要参数随喷速比与转速的变化规律,为浸没式喷水推进装置的发展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艘“胜利221号”大功率喷水推进的二千马力多用途拖轮,经试航,验收证明,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计要求。于1987年4月11日由青岛造船广正式交付使用。该船是由七○八所和青岛造船厂共同研制的。它由二台柴油机驱动二台1000千瓦功率的轴流泵喷水推进。每个喷管各设有一个组合舵,以满足低速转向和倒车操纵。该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工况下喷水推进泵的内流性能,以轴流式喷水推进泵为研究对象,运用Ansys18.2流体计算软件模拟了不同转速和不同航速下喷水推进泵内的内流场,分析了喷水推进泵的转速和航速变化对其能量特性和内部流动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喷水推进泵的推力与航速呈负相关,与转速呈正相关;随着船舶航速的增大,喷水推进泵进水流道内的流速逐渐增大,叶轮进口速度的高速区面积有所增大,导叶出口速度分布的周期性逐渐减弱;随着转速的增加,叶轮进口处更容易发生空化,导叶出口压力上升,速度增大;喷水推进泵进水流道的唇部区域存在小范围的高压区,且航速越高,转速越低,该区域面积越大.  相似文献   

9.
导叶整流效果不佳是某喷水推进船未达到设计航速的一个重要原因。介绍基于三维理论的喷水推进泵导叶设计方法,叶片形状通过给定轴面轮廓和环量分布规律后经迭代计算得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工具建立描述喷水推进泵内流场的数值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域,选用SST湍流模型封闭雷诺时均方程。通过周向动能与轴向动能的比值来评估导叶的整流效果,分析喷口直径和导叶轴面形状对喷水推进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反设计方法和CFD可在喷水推进泵导叶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导叶经优化设计后可使喷水推进泵推力提高约5%。  相似文献   

10.
通讯     
我国首台全方位喷水推进装置样机试制成功第七○四研究所“七·五”预研项目——全方位喷水推进装置原理样机,已于今年三月通过专家评审。这种由弯曲的蜗壳、喷水推力叶轮及传动机构等组成的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方式,结构紧凑,占据空间小,单位功率静推力达10.6~11.3 kg,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这种装置可用作船舶的主推进,也可用于船舶的辅助推进,同时,它能取代操舵机构,兼有桨舵的双重功能。装置的回转喷管能在全方位对船舶产生可调推力,使船舶按不同的速度执行前进、后退、横移、斜向推进以及原位回转等多种动作。灵敏度和操纵性能极佳。  相似文献   

11.
导叶整流效果不佳是某喷水推进船未达到设计航速的一个重要原因.介绍基于三维理论的喷水推进泵导叶设计方法,叶片形状通过给定轴面轮廓和环量分布规律后经迭代计算得出.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工具建立描述喷水推进泵内流场的数值模型,采用六面体网格划分计算域,选用SST湍流模型封闭雷诺时均方程.通过周向动能与轴向动能的比值来评估导叶的整流效果,分析喷口直径和导叶轴面形状对喷水推进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三维反设计方法和CFD可在喷水推进泵导叶设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导叶经优化设计后可使喷水推进泵推力提高约5%.  相似文献   

12.
谢笑颖 《上海造船》2017,33(2):46-52
目前国内基于喷水推进器的单手柄操纵系统应用较少,通过人工控制2套推进装置的6个参数来实现船体的平移运动操纵复杂、难度大,由此,对基于喷水推进器的单手柄操纵系统推力分配策略进行研究。推力分配是单手柄操纵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任务是将手柄输出的合力指令分配给各推进器。根据喷水推进器的特性,提出级联广义逆结合组合偏置的控制策略。该推力分配策略基于能量最优、艏向优先的方法,能自适应地调整偏置量,并兼顾喷水推进器的操纵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适应喷水推进器优异的操纵性。  相似文献   

13.
喷水推进组合体自1987年首先在胜利油田超浅吃水多用途供应船"胜利221"号装用成功以来,又在多艘船舶上装用,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充分验证了其推进效率高、操纵性能佳、浅水效应影响小、工作平稳、噪音低,适应变工况能力强等技术特点.最近装用于中油海浅吃水多用途工作船上的1 000 kW喷水推进组合体也取得了成功.在详细介绍其具体研制过程的基础上展望了喷水推进组合体进一步推广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混流式喷水推进泵为研究对象,应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和Spalart-Allmaras单方程模型,以NUMECA数值平台进行了喷泵内部流动的数值模拟。文章介绍了喷泵的全工况特性和其内部流动状况随流量的变化情况,而后调整动、静叶片数的匹配状况,了解动、静叶叶栅稠度的改变对喷泵性能和内部流场的影响,最终得出最优的动静叶片数组合。  相似文献   

15.
喷水推进组合体作为我国独创的一种节能型推进装置,其推进效率、操作性能和变工况适应能力的优势显著,在研制到应用的过程中已得到充分体现。通过调整舵壳及舵板的转动角度实现航态控制,对不同转动角度下的推进组合体各部件及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对不同航态下组合舵的内部流动及尾流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舵壳和中舵板的同步转动改变了组合舵内部流道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以及喷口后流体的流动方向,以此控制船舶正航转向;小角度转动时相对转动与同步转动效果相似;通过对中舵板转动角度的调节可控制前后出流方向的流量,中舵板在较大相对转动角度时将使得舵内有效流道面积减小,喷口尾流从舵内偏折并从间隙反向喷出,可控制船舶减速或倒航。  相似文献   

16.
喷水推进是一种特殊的船舶推进方式,它与螺旋桨推进的历史一样长久,不同之处是,喷水推进是利用推进泵喷出水流的反作用力来推动船舶前进,并通过操舵倒航设备分配和改变喷流方向来实现船舶操纵.  相似文献   

17.
沈其柱 《船海工程》2011,40(1):57-59
Z桨装置组成船舶的推进系统,柴油机输出轴线与螺旋桨输入轴线成Z型布置。该装置舵、桨功能合二为一,操纵灵活,在港作等船广泛使用。其结构特性和传动原理与传统舵桨各不相同,就如何维护保养Z型桨的相关事项作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8.
船舶喷水推进系统数学建模及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船舶喷水推进系统中,喷水推进装置控制系统参数设定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喷水推进泵的工作安全性.文章依据喷水推进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适用于系统动态工况仿真的船舶喷水推进系统数学模型;从避免喷水推进泵在工作过程中进入使用限制区域的角度出发,重点对推进系统中主机与喷水推进泵的工作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研究对喷水推进系统某些关键控制参数的正确设定方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速船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的局部振动问题,建立了船体尾部包含喷水推进泵的有限元模型。考虑附连水质量的影响,将船体尾部离散成甲板,底板,喷水推进泵,尾板等局部结构,采用规范经验公式估算以及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分别对各局部结构的板、板格、板架进行固有频率计算,将其结果与轴频和叶频激励频率进行储备频率校核,判断尾部采用喷水推进装置在振动问题上是否满足规范标准,并为下一步的船体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郝宗睿  李超  任万龙  王越  华志励  刘刚 《船舶工程》2020,42(S1):190-193
本文采用RNG k-ε模型对不同后置定子叶数的喷水推进泵性能进行数值模拟,首先采用4119桨进行数值验证,计算结果误差均在3%以内,可有效预报水动力学性能。基于现有模型喷水推进泵,分析其水动力学性能,对比不同叶数定子的喷水推进泵性能,分析其推力性能,发现随着定子叶数增加到11叶,推力增大了5.7%,随着叶数继续增加,推力降低,最终只提高了2.1%;对转子推力进行傅里叶分析,发现转子的频域特性并未发生变化;同时分析尾流场压力脉动和湍动能分布,增加定子叶数可改善尾部流场的压力脉动,降低脉动值,随着叶数继续增大,脉动值又增加,其变化趋势与湍动能分布相同。通过掌握定子对喷水推进泵尾流场的影响特性,奠定喷水推进泵设计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