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桥主传动器圆锥齿轮副工作中要传递数百千克力·米的扭矩,因此工作应力很大。为使齿轮具有足够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工作噪声,就应使齿轮副保持正确的啮合状态。这种啮合状态要求主要包括齿面接触痕迹分布与啮合间隙的大小,这两者是互相关联的。当变化接触痕迹时,啮合间隙将随之变化;而变化啮合间隙时,其接触痕迹也随之变化。齿轮工作时,应保持一定的齿隙,从而使齿面间形成适当厚度的油膜,以保证轮齿工作面的润滑效果。若啮隙过小,则不能在齿面间形成适当厚度的油膜,从而影响工作面的润  相似文献   

2.
变速器跳挡故障产生的原因:①变速齿轮、齿圈上的齿在先进入啮合的一端磨损较为严重,沿齿长方向磨损不均形成锥形,在传动过程中产生轴向推力,使之脱离啮合,造成跳挡.②啮合齿啮合深度不足,同步器严重磨损或损坏.③滑移齿轮键槽与花键毂花键齿磨损松旷.  相似文献   

3.
外啮合直齿轮机油泵容积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影响外啮合直齿轮机油泵容积效率的主要因素 ,对油泵齿谷产生空穴和间隙漏损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采用端面补充进油、取消卸荷槽及选择合适的进出油管通径等方面论述了提高齿轮泵容积效率的有效措施 ,并运用实例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转向器必须有合适的啮合间隙。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稳定性,中间位置间隙应为零;为了使传动副磨损后能进行调整而不发卡,转向器转至两边时应有一定间隙。循环球式转向器可以通过摇臂轴扇齿切齿中心和扇齿轴回转中心的偏心,来实现扇齿在中间位置时与齿条啮合间隙为零,转至两边时逐渐地增大间隙。故而其偏心距是摇臂轴切齿工艺中的重要参数。本文拟用回归正交设计法来确定包括偏心距在内的摇臂轴切齿工艺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5.
着重介绍利用先进装配工艺方法,有效保证输入轴承预紧力、主被齿啮合间隙、主被齿啮合印迹、差速器齿侧间隙等影响主减速器总成工作性能的参数.  相似文献   

6.
准双曲面齿轮有摩擦承载接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宗德  田行斌 《汽车工程》1999,21(3):184-187,F003
本文推导了准双曲面齿轮有摩擦承载接触问题的数学规划解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工作齿面网格结点的柔度张量,并通过插值和叠加获得一对啮合齿在各接触位置上接触椭圆长轴离散点的综合柔度,然后结合齿面几何因素(包括齿面间隙,滑动系数,法矢和切矢对于转轴的矢径等)建立了接触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采用载荷增量法求解了摩擦的接触变形过程,本文还以一对准双曲面齿轮为例,进行了整个啮合过程的承载接触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凸轮轴轴向间隙和凸轮轴齿轮啮合间隙的检测,一般应在凸轮轴装复后进行。  相似文献   

8.
驱动桥异响的原因①轴承响。主要是由轴承磨损、损坏(疲劳剥落、刻痕、散架、烧蚀等)使轴向间隙加大,特别是润滑不良或驱动桥桥壳变形,以及装配调整不当(过旷或过紧)等原因产生。②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副响。此响声往往由于调整不当,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不符合要求,特别是更换时未成  相似文献   

9.
从齿轮原理,相对运动和滞后现象等机理出发,阐述了非线性变速比转向器偏心齿扇副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主要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从影响速比和啮合间隙变化的因素入手,通过对几种传动方案的分析,给出了合理可行的齿扇副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中小型汽车的转向机多为定速比、不可调齿侧间隙的机构。这样的转向机构在转大弯时比较费力,齿轮齿条磨损后,因无法调整,将造成间隙过大,使操纵稳定性降低。本文介绍一种可变速比、可调齿侧间隙的转向机构,重点说明该机构的结构特点、速比变化曲线,齿形形成原理、齿条和齿轮的啮合特点、齿轮齿廓加工机床结构原理等。  相似文献   

11.
孙海波 《隧道建设》2020,40(6):890-897
为保证再制造TBM主驱动装配质量与精度,提高再制造装配效率,以大瑞铁路高黎贡山平导TBM再制造项目为依托,对再制造TBM主驱动装配关键工艺流程与标准、齿轮副啮合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实践表明: 1)在再制造装配前,首先保证装配件再制造质量,然后装配时严格执行再制造装配工艺流程与标准,采用齿轮副啮合质量检测方法测定最终装配精度,这对保证再制造TBM主驱动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2)综合考虑检测精度、作业空间、操作便捷性和效率,工厂内再制造TBM主驱动齿轮副采取“压铅法”测量齿侧间隙、“红丹粉涂色法”测量接触精度; 3)设定再制造TBM主驱动齿轮副啮合质量检验标准,渐开线直齿轮齿侧法向间隙值为1.5~2 mm且啮合接触精度近似为齿宽的80%和有效齿面高度的70%时可认定合格。截至目前,再制造后TBM累计掘进里程4.4 km,期间主驱动未发生异常情况,证明主驱动装配关键工艺及齿轮副啮合质量检验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内啮合普通摆线齿轮泵如图1,多用于汽车、拖拉机发动机的供油系统。其特点是齿数少、体积小、排油量大、结构紧凑,红旗轿车大马力V型发动机就采用了这种油泵。其主、从动轮的齿廓均由普通内外摆线组成,参数见表1。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变速器齿轮其重要的性能是强度,耐久性及噪声,而蚊蝇管一性能的原因是齿轮剃齿加工和齿轮热处理,已开发的各种齿轮硬光制加工方法,可控制热处理变形赞成的精度偏差,其中硬剃齿光制是在原“软剃齿刀具”上镀CBN的刀具进行加工;硬滚齿光制是使用涂覆CBN的连续螺旋状滚齿刀进行加工的方法;硬铣齿光制是用电沉积CBN的成形刀具一个齿一个齿地铣削;旋刮加工是在高刚度,高业度的滚齿机上加工,弧面磨削采用加入式磨削的滚齿加工方法,齿轮珩磨采用内齿啮合方式,啮合率高,齿面修整能力较强,分别对硬滚齿光制及硬剃齿光制加工齿轮进行了试验,对经不同硬光制工艺加工的齿轮组合成的齿轮副进行了噪声评价,其噪声性能不好。  相似文献   

14.
漏机油的主要原因涡轮转轴密封环与环槽因进入涡轮增压器里的机油和空气不清洁。以及涡轮转轴径向间隙超差,使浮动轴承早期磨损严重.引起密封环与环槽严重磨损,失去密封作用;涡轮转轴轴向间隙超差和密封套松动,造成密封环折断;增压器回油管堵塞;  相似文献   

15.
BJ130和212转向机生产多年,其啮合特性一直达不到部标 JB2957-81的规定,即“中间位置无间隙,两边不等间隙”的啮合要求。为了继续利用现有专机和工装,以及装车的通用性,在转向器壳体中心距保持不变和不降低效率指标的条件下,考虑采用”修正扇齿法”即扇齿偏心法以达到部标要求,参看图1。首先计算确定其偏心量 e 为0.4mm。由于壳体中心距不变而扇齿中心又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从齿轮啮合理论和齿轮齿廓的实际磨损规律出发,推导出了齿轮最大磨损量和间隙的定量计算公式,对于修理企业选择汽车传动系齿轮最大磨损量和间隙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7.
某轻卡车型在开发过程中,发现在高速行驶时车内有明显的嗡嗡声,尤其在4、5挡车速60?90 km/h时感受最明显,严重影响主观感受。经过一系列振动噪声测试,通过滤波、回放、阶次分析等试验方法,最终明确该异音是由于主减速器与传动轴的啮合所产生的。通过对齿轮修型调整主减速器与传动轴啮合齿的间隙,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贾巨民  吴宏基等 《汽车工程》1994,16(6):365-369,374
本文从啮合原理的角度,以循环球式转向器变速比齿扇的加工问题进行了研究,系统分析了变速比传动时的啮合线,啮合面,齿扇齿形与齿廓面等,并对普遍存在的啮合及加工中的干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变速比齿扇的展成加工原理,开发了展成加工装置。  相似文献   

19.
第三部分齿轮啮合接触分析 (一)前言在传动齿轮的齿曲面设计及其加工时,通常是以理论共轭齿曲面为基础的。以理论共轭曲面为齿曲面的齿轮,其啮合传动是线接触啮合传动。一对线接触啮合传动的齿轮,在其啮合传动的任意时刻都是线接触,齿曲面上都有接触线存在。这样的齿轮,从其进入啮合到退出啮合所有各个瞬时接触线描出共轭齿曲面的整体。因此,共轭齿曲面的接触是全齿面接触。共轭齿曲面全齿面接触是齿轮齿曲面加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YSN5120高速插齿机是我厂齿轮加工的主要设备,由南京第二机床厂制造。设备以两个渐开线齿轮作无间隙啮合的原理为基础,按展成法加工齿轮。在工作时,插齿刀平行于被切齿轮的轴线作往复的切削运动,并与工件按渐开线齿轮的啮合关系旋转;插齿刀在作往复和旋转运动的同时,还向齿坯作径向切入运动;在插齿刀往复运动的返回行程时,刀具还作径向的让刀运动,避免刀具和被加工齿面之间的摩擦。传动系统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