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在深水坡岩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钢沉井施工 ,难度较大。结合渝怀线阿蓬江大桥主墩基础施工 ,介绍水下深孔爆破开挖、支撑桩式高低刃脚钢沉井的结构及其下沉定位、浮运龙门船的结构、斜岩面上钢沉井抗滑移等技术  相似文献   

2.
深水沉井基础碎石防护粒径起动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水沉井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墩基床面的冲刷、减少沉井下沉的风险,会对墩基附近河床进行预防护。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开展深水沉井基础碎石防护粒径起动特性试验研究,对预防护采用的级配碎石比例、级配碎石在不同水深下起动流速、沉井基础附近水域的碎石在不同位置处的起动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研究大型钢沉井在浮运、着床、吸泥下沉以及接高等施工过程中基于GNSS技术的实时三维姿态自动化监测方法,由于复杂施工环境下GNSS数据带有大量噪声,提出利用小波去噪方法减弱多路径效应等随机误差。结合GNSS技术,无线网络传输,C++编程语言和My SQL数据库系统,实现沉井三维姿态自动化监测。通过在建公铁两用桥沉井施工过程验证监测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着床前沉井姿态与潮水位的变化关系,分析GNSS数据精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沉井施工中遇到的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的沉井倾斜、位移及沉井下沉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浮运沉井施工期在水流中的受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泰州长江公路大桥中塔沉井基础下沉过程中在水流中的受力特性开展了模型试验研究,并对相应规范所取的水流阻力系数进行探讨。研究表明:沉井结构在水中所受的横向力时均值很小,但最大值可以达到按公式计算的纵向力的75%,随着沉井下沉深度的增加,最大横向力的增长率高于最大纵向力的增长率。沉井在流速较小时,波动较剧烈。沉井所受纵向水流力的时均值和流速的平方成正比,时均纵向力与最大纵向力比值的增长率与流速增长率的平方根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阐述了过河管施工采用钢管分段成型、水中浮运、河中对接、下沉就位、整体水压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沪通长江大桥主塔采用水中沉井作为基础结构,2个主塔沉井分为钢沉井和混凝土沉井上下2部分,钢沉井的定位和着床需要沉井的三维姿态数据来指导和控制。利用GPS-RTK信息化实时监控技术能顺利实现沉井在恶劣环境下快速、精确定位,极大地降低沉井深水定位着床的风险,同时也提高定位的精度。沉井在着床后灌注隔舱混凝土的过程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有限元模拟得出不同的施工阶段下刃脚土压力受力的变化,以及有限元的数据和实测的刃脚土压力数据的对比,并结合沉井姿态和施工阶段的下沉量进行分析,证实施工过程数值模拟结果的合理性,提出沉井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静 《铁道建筑》2001,(12):20-21
平(四平)齐(齐齐哈尔)线特大桥水中桥墩采用大断面双壁钢围堰施工,介绍其浮运、吊装、下沉等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沉井下沉过程中侧壁摩阻力的大小及分布是影响沉井能否顺利下沉的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研究其特性,以沪通长江大桥主墩沉井基础为研究对象,基于离心模型试验对4组不同埋深情况下沉井下沉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下沉深度范围内,沉井侧壁摩阻力随下沉深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入土深度为2/3倍沉井埋深时,沉井侧壁摩阻力达到极大值。在此基础上以分段函数的形式建立了沉井下沉侧壁摩阻力的计算模型,所得结论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唐小林 《铁道运营技术》2005,11(1):12-15,18
沉井基础具有施工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以胶新铁路五龙河大桥沉井基础施工为例,阐明施工方案设计结合工程特点,主要考虑了沉井采用排水开挖下沉、挖制土模,整体拆装式井孔模板、集中搅拌站现场浇灌等问题。简述了沉井制作、下沉、清基、封底的施工过程,重点介绍了施工定位测控,沉井制造监控,下沉过程(中心位置、接高、刃脚标高及偏斜)监控和沉井就位监控,保证了沉井基础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的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中,一般是采用单一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预报隧道工作面前方的地质信息。通过实践知道,仅仅依靠单一预报方法提供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很多隧道中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单一方法不能提供全面的预报信息,可能造成地质危害的漏报和误报。为了解决单一方法不全面的问题,根据预报对象的地质特点,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的预报手段进行预报,结论相互印证,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质预报信息,这就是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实例使用了几种超前地质预报方法进行探测,通过预报结论和实际开挖对比分析,通过预报结论和地质信息之间的对比,得到最佳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12.
梯形轨枕的减振特征及论证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轨道系统的减振理念,一般以改变质量-弹簧系统来实现,而梯形轨枕轨道,不但利用这一理念特征,还利用提高轨道刚度而减振的理念特征。通过车辆-轨道-构造物系统化减振的论证,分析新减振理念的特征和必要性,并通过对模拟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的分析,验证梯形减振轨枕开发理念的正确,说明其减少维修量降低综合运营成本,有利减振降噪的极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Indoor GPS技术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世伟  谷川 《铁道勘察》2008,34(3):31-34
Indoor GPS技术是在GPS技术原理启发下开发的用于室内精密定位的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Indoor GPS技术的测量原理和系统组成,从基础设施、测量阵列、简单测量、复杂测量、局域改正以及实时协作等方面对Indoor GPS及GPS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介绍了其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以及工业测量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根据误差理论和现场数据统计分析,可认为轨道几何参数误差呈正态分布,将无砟轨道各施工阶段的误差源组成进行了简单剖析,定量或定性地分析了制造产生的误差、测量仪器系统误差、施工操作误差、混凝土浇筑产生的影响误差,提出选择合理施工方案、重视扣件系统管理和保证轨道测量可靠等是使合成误差尽可能降低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竖井联系测量的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的联系三角形竖井联系测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竖井联系测量的新方法。介绍了新方法的测量过程和原理,推导了其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测量精度,并应用于施工实践。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竖井联系测量新方法具有定向精度高、成果可靠、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可以在地铁等竖井联系测量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上跨津山铁路门式框架墩施工及防护方案,本工程在上跨既有电气化铁路施工时,由于净空等限制,无法搭设独立防护棚时,采用模板、防护棚一体化的移动式防护设计,对于类似跨线桥门式框架墩、桥梁等净空困难条件下工程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进步,轨枕的生产工艺和制造工装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适应轨枕的发展,铁道部主管部门着手对技术条件修编。总结我国各种型号混凝土轨枕现用的技术标准,结合我国轨枕目前的制造水平和检验中发现的问题,从整合现有各种轨枕技术标准、放宽静载抗裂强度检验时段、优化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检验方法、优化主要尺寸检查频次和允许偏差、统一检具等方面,提出了对现有技术条件和检验细则的改进建议,对轨枕技术条件的修编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段俊彪 《铁道勘察》2009,35(5):80-82
以南广铁路深孔放射性测井结果为依据,系统介绍了放射性的评判单位及其换算关系,对比了不同行业部门对于放射性限制范围的标准,推导得出了按铁路规范要求对放射性测井结果进行放射性评价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梅熙 《铁道勘察》2009,35(6):1-4
主要介绍了GPSVRS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GPSVRS测得的ITRF框架坐标与铁路工程坐标的转换。通过实验测试了VRS的性能和精度,结论表明VRS系统能从根本上提高铁路勘测的效率和测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宜万铁路东起湖北省宜昌市,西至重庆市万州区,全线共分布有159座隧道,总长338.7 km,左线隧线比高达60%,全线不良地质众多,岩溶、岩溶水、软岩大变形、高地应力、煤层瓦斯等普遍分布,特别是70%隧道穿越岩溶发育地区,岩溶发育规模、多样性、突水突泥的风险程度及工程处理难度为国内外罕见,为此开展复杂隧道风险分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排水减压、注浆、特殊结构设计、可维护防排水系统、防灾报警系统及安全性监测等研究工作,有效控制了复杂隧道的高风险,实现了复杂艰险山区隧道修建技术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