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7):43-43
流火的7月,车市战争硝烟愈加浓烈。为了给新车型腾出市场空间,老车型疯狂跳水。北京奔驰和VOLVO分别有5万和7万元的降价幅度,可以用崩盘价来形容。昌河铃木为了今年的重头戏浪迪的推出,也将旗下产品进行不同幅度的调整,一时间仿佛昌河铃木“普天同庆”。S—MAX的降价行为比较意外,刚刚上市的车型价格高开低走,难以预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当代汽车》2007,(9):9-9
随着黄金销售季节的来临,汽车经销商又开始了一场真刀真枪的价格大战,各种车型价格纷纷跳水,很多都已降到了历史最低点,性价比突显,现在是很好的买车时机。我们从众多降价的车型中选出了几款降价最厉害,性价比最为突出的车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些车型现在都是非常好的购买时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6,(3):42-42
以往,汽车大幅度降价多出现在年底,厂家和商家都有完成任务、消化库存的压力,元旦之后就会回归理性。但是,今年的状况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很多车型在春节期间仍大幅降价,并且越来越多的厂家和商家加入到这一行列。显然汽车降价已成常态,不是哪个厂家愿意降而是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的。因此新一年的价格战才刚刚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43-45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降价仍是推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降价的车型只是相对的稳定。但是消费者却非常关注这些价格稳定时间较长的车型,对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来说,价格稳定的车型能够坚定他们购买的信心?使他们感到物有所值?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可谓一举两得,7.8月份以后?车市在酷暑中也进入了淡季?降价声此起彼伏?如果想不被同级别车型所掀起的降价潮淹没,稳中求胜的车型就要继续执行它的简单而有效的销售策略——以稳定的价格来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5.
最近有些媒体大炒“老三样降两样”,其实“老三样”没有降价。其理由如下: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推出的“新自由人”轿车,定价为97800元,定价低于10万元,但是其他车型价格并没有调整,也就是没有降低,“新自由人”轿车仅有现价,没有原价,就谈不上降价。神龙公司市场营销部也不承认他们的车降价了。但媒体炒作使其他车型的销量已经受到了影响。  相似文献   

6.
进入到第3季度以来,曾经有媒体和消费者预测将出现较大的降价风暴,但是直翻8月中旬,才由上海大众宣布全系列车型降价,然而很多车型的实际售价比厂家宣布降价后的指导价格还低,因此一直没有其他厂家跟进,此次降价的影响力很小。总的来说,主流车型仍然没有出现较大的降价潮,2005年车市响亮而有意义的降价声并不常出现。  相似文献   

7.
更正启示     
《汽车实用技术》2005,(8):B048-B048
今年车市这种车型供给紧张的局面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尽管每年七八月都是车市惯例的销售淡季,但目前车市还是一片风平浪静,各大厂家和经销商都没有刺激车市的意思,车市供求紧张的局面还在继续,紧俏车型提不到现车取代降价成为车市的话题。汽车厂家的利润已经被降价压缩到了合理范围的最低,上游成本的增加导致厂家已经没有什么降价的余力,今年下半年相信也不会再有价格战的重现。  相似文献   

8.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10):40-41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车型降价或者促销,国产车的降价已经成为车市的一种常态。2004年降价仍是主旋律。从1月1日开始,就已经有千里马、长安羚羊、赛欧、宝来等数款车型举起了降价大旗,动手之早、范围之广同样是历年来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9.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6):51-51
上海车展上又一批新车走上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老款车型的继续降价。从3月份上海通用开始的降价风潮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择降价。不过本月降价的车型多数在经销商处早就有较大幅度的优惠,官方降价活动不过是将原有的降幅正式化。经过3个多月的价格战,目前多数热门车型的价格水分已经基本榨干,正是适合消费者出手的好时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汽车导购》2005,(1):12
不久之前,北京现代宣布旗下的两款轿车索纳塔和伊兰特大范围降价,我们家对前者非常感兴趣。前几期的《汽车导购》中曾经介绍过2.0L排量的一款索纳塔感觉不错,而此次降价之后原本售价为24、98万元的索纳塔2.7GLs尊贵型降至了22.8万元,已经成为了可以考虑的车型之一,但是不知道该车到底怎么样,可以介绍一下吗?另外,2.7GLs尊贵型与豪华型相比有哪些差别呢?  相似文献   

11.
2004年一开始,车市就给消费者传递出这样的信息:2004年降价将是常态。目前,已经有赛欧、千里马、帕拉丁、嘉年华等十余款车型加入降价行列,并且夏利和吉利也“巧合”地同时降价数千元。  相似文献   

12.
文龙 《汽车导购》2005,(10):74-75
2005年上半年宣布降价的厂家并不多,经销商对主力车型的降幅也都不大,因此消费者都把“希望”寄托在下半年,“工夫不负有心人”.消费者终于在8月8日迎来了上海大众的“飓风行动”,这次降价活动几乎囊括了上海大众的全系车型,消费者和媒体普遍认为此次降价将引爆下半年车市降价的导火线,其他品牌会纷纷跟进,更有媒体将某某车型的优惠幅度加大和上海大众的这次降价联系起来.加以报道。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通过市场调查来分析一下此次降价到底引起车市出现哪些变化?其他主力车型的市场情况如何?  相似文献   

13.
大战不战,小战不断——这是2008年全年车市价格战的主要特征。促成价格战的源动力近于枯竭;参战各方生出厌战隋绪;一味地降价已经难以激发渐趋饱和的市场购买力量;新车大战也将失去对价格的挤压力量;毫无促销效果的降价对于拉动销量已经没有意义。大多车型的降价能量已经释放殆尽,靠技术提升和成本压缩创造的降价空间微乎其微,不会形成大的普遍的价格风浪。企业和经销商将变得更为理性,不会预留新车降价空间而使新车低价上市、价格冲击力在新车上市时与新车冲击力同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看谁先眨眼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汽车价格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要求国产汽车尤其是轿车降价的呼声日渐高涨,但汽车降价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拿近来汽车业掀起的这股降价潮来说,看似风起云涌,来势汹汹,但是再看一看降价的车型,要么是在禁令下达后准备"逃命"的化油器轿车,要么是积压库存车型,其中也不乏厂家采取的换汤不换药的假降价,主流车型还是岿然不动.  相似文献   

15.
春节刚过,东南汽车、上海通用汽车、一汽大众汽车,便急急打响了车市降价枪声。一夜之间,出现了近20个品牌100余款车型集中跳水的热闹景象,让人大感意外。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车集中上市、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产品结构性大调整,是促成汽车集中降价的主要因素,尤其是新车集中上市,是促成车价一夜雪崩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6.
图解车市     
9月,中国轿车的销量环比增幅非常大,这一方面与“金九”市场需求上涨的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部分企业为催升销量而进行的铺货有关。这样一来销售的压力便转移到了4S店。虽然大部分厂家车型没有直接降价,但根据往年的销售曲线分析,10月的车市将弱于9月,因此,消费者今后还是能从商家那里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7.
伍珍 《汽车与安全》2007,(11):22-27
许多汽车厂家认为,"金九银十"是汽车销售的大好时机,消费者也在此时准备出手。在这个时间段里,厂家为了给新车型让路,或者完成全年的销量任务,对一些车型进行降价或优惠。专业人士则认为,一些车型不仅仅在这两个月里有降价的计划,在下半年里都有可能实行降价,因此消费者会有更多的机会选购自己喜欢的车型。价格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仍然是买车的首要因素。市场上降价频繁,买一款降价降到底的车型就不用过多担心车型贬值的问题了。在近期的汽车市场里,有许多车型进行了降价销售,我们为读者提供了性价比很高的10款车型供大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如今竞争日趋激烈的车坛,新车型不断的闪亮登场,老车型的新款也层出不穷,现在已经没有哪个车型可以长期吸引人们的目光了。但是随着目光的分散,人们有时也会忽略一些东西,比如说MPV市场。  相似文献   

19.
年初降价车型较多、较集中。但相对于目前轿车企业投放市场的品牌、车型而言,降价的企业,粗略估计不足轿车企业的四分之一。降价的车型,粗略估计不足入市车型的四分之一。有的宽系列轿车厂家,其降价的车型也不过仅仅一二个。春节过后没看到有几家跟风  相似文献   

20.
文龙 《汽车导购》2006,(5):80-83
价格是车市最敏感的“神经”,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最主要因素。降价则成为车型竞争的有力武器,时刻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主导车型则是“价格神经”的中枢,无论新车型上市,车型降价、加价,主导车型都起着价格风向标的作用。和前两年的频繁降价不同的是.2006年的车市在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大规模降价的情况却大大减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