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根据连云港近岸海域夏冬季多站同步连续实测潮流资料,分析了不同季节、不同潮周期潮流变化特征,并对实测潮流进行了准调和分析,进一步计算潮流椭圆要素,据此分析了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最大流速和流向。结果表明:该海区涨落潮流速、历时具有一定的差异,潮流性质属于规则半日浅海潮流,近岸表现为往复流运动,随水深增加,旋转流明显,以逆时针方向为主,最大流速流向随季节不同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2.
在滨州港海域水沙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模型对滨州港规划方案水动力变化、泥沙淤积等进行研究,分析滨州港规划方案对黄骅港海洋动力和泥沙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方案的实施未改变大范围海域潮流运动规律,外海涨落潮潮流主向仍为东西向,至近岸转为与等深线基本垂直;滨州港规划方案使得黄骅港外航道内和以北、以及黄骅港和滨州港两港之间区域,涨、落潮时段潮流矢量普遍发生逆时针偏转,潮流向与黄骅港航道轴线方向夹角减小,涨、落急时刻黄骅港航道流速变化很小,对航道基本没有影响;工程后,该海域的波浪场仅在滨州港港岛周围发生了变化,对黄骅港航道及其周围的波浪场没有影响;滨州港规划方案引起滨州港港岛周围含沙量场发生变化,对黄骅港航道含沙量场没有产生影响;黄骅港、滨州港海区泥沙的净输移方向应该是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输移方向,滨州港的规划方案遏制了部分泥沙来源,对减少黄骅港外航道泥沙淤积有利。综合分析认为:滨州港规划方案对黄骅港海洋动力和泥沙环境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水道港口》2017,(2):137-142
建立基于三角形网格的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秦皇岛市旅游休闲人工岛工程开展了潮流数值模拟研究。所建模型反映了该海域往复流形式的运动特征,流向主轴与等深线基本平行。模型结果表明:(1)人工岛建设影响范围仅限于人工岛周围局部海域。山海关港区及航道、秦皇岛港区及航道分别处于人工岛东西两侧流速减小区域内,山海关港区与秦皇岛港区间近岸水域处于流速增大区域内。(2)人工岛位置对流场影响较小,流速变化基本控制在0.10 m/s以内。最大涨、落潮流速变化分别为0.09 m/s和0.06 m/s。(3)双鱼造型轮廓光滑,水道内平均流速控制在0.36 m/s以内,最大流速为0.68 m/s。  相似文献   

4.
姜宁林 《水运工程》2013,(8):131-135
利用长江口澄通河段多年实测水深、流量等资料,建立反映澄通河段典型断面面积随含沙量和落潮流量变化的河相关系。依据所建立的各典型断面的河相关系式,分别探讨在含沙量变化和落潮流量变化下,典型断面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含沙量从0.312 kg/m3减少到0.043 kg/m3时,各典型断面的面积普遍增加超过55%,而当落潮流量从10000 m3/s增加到100000 m3/s时,典型断面面积增加了约7.7倍。这表明在落潮流量不变的前提下,含沙量的减少会导致澄通河段各典型断面面积较大幅度地增大,而在含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落潮流量的增加,断面面积的增加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李文丹  李孟国  张云 《水道港口》2009,30(5):331-335
使用TK-2D软件建立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整体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和赤湾附近局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在验证的基础上,对赤湾突堤延长工程实施后造成的流场变化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赤湾突堤延长工程实施后,流场变化仅限于工程附近;9#~13#泊位的涨落潮流速和流向基本不变;延长段堤头东南侧涨落潮流速呈减小趋势,延长段堤头西南侧涨落潮流速呈增加趋势;赤湾内涨落潮潮量不会变化;从对周围潮流场的影响角度考虑,赤湾突堤延长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近岸滩涂区建设海堤过程中需进行海堤口门设置,建立近岸滩涂区数学模型作为研究手段,应用水动力和水质模型模拟海堤所在滩涂区的水动力条件和海堤所围水体与外海交换情况,研究海堤口门尺寸大小与口门处水流流速、所围水体的交换时间、交换率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近岸滩涂区受地形高程的影响,在落潮阶段大部分滩涂区均有露滩现象,在该区域建设海堤时,当口门设计尺寸超过100 m时,可保证通过口门处的水流最大流速控制在1 m·s以下,也可实现在1个潮周期海堤内部的水体全部下泄至外海,与外海的水体实现100%交换率,为后期海堤口门设置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CJK3D-WEM模型,建立长江口横沙港区数学模型,研究横沙港区形成后周边水域的水动力变化。结果表明:横沙港区方案实施后,各汊道断面分流比变化较小;南港河段、北槽中上段涨落急流速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北槽下段涨、落急流速略有减小,南港—北槽航道的落潮优势流略有变化,仍表现为明显的落潮优势;北港沿程落急流速变化较小,涨急流速北港口外段增加,其余区段减小。方案的实施对长江口拦门沙地区的总体河势格局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1∶60的整体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泊位长度对17. 2万m~3LNG船系泊的影响,分析了船舶在风浪流联合作用下的运动量和缆绳张力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横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缩短,艏、艉缆力分担了部分横缆力,对均衡艏、艉缆和横缆力有利,最大缆力变小;顺浪、顺风、落潮流条件下,泊位长度变化对系缆力影响不大;斜浪、横风、落潮流条件下,船舶受斜波作用,其纵横向均分配波浪力,倒缆与横缆或艏艉缆的受力基本相当;顺风时,倒缆力会大于横缆力和艏、艉缆力。该研究为天津LNG项目推荐了合适的泊位长度,可为码头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道港口》2016,(2):147-153
老海坝位于浏海沙水道主流顶冲岸段,河岸稳定备受关注。文章在分析老海坝河段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利用一、二维耦合潮流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及人类活动下老海坝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分析对河岸冲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历史上老海坝是人工形成的节点,具有可冲性;(2)老海坝沿岸的水动力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自然条件下沿岸最大流速出现在大流量落潮条件下;(3)双涧沙工程实施后,近岸流速有减小的趋势,减小幅度在0.01~0.03 m/s;(4)老海坝近岸流速沿程增加,进口流速小,出口流速大,输沙不平衡,河床处于冲刷状态。随着河床的冲深,水沙条件将重新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从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目前,渤海近岸海域已有近半海域面积划定生态红线,2015年年底前将完成黄海近岸海域的红线划定工作。据悉,去年辽宁省建立并实施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制度,确立了34个生态红线区,面积占近岸海域面积的45.2%,新建6个海洋特别保护区,近岸海域水质监测站位增加到8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