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构建快捷、高效、安全、舒适、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战略目标指引下,对长兴中心城区城市客运枢纽规划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首先对客运枢纽规划布局选址原则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长兴中心城区对外客运交通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结合客运需求量的预测,提出合理的长兴中心城区综合交通枢纽及客运枢纽规划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大目标背景下,汽车产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主要部门之一,面临着严峻考验。发展高质量和低碳足迹的纯电动乘用车成为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处于整车产品定义阶段的纯电动乘用车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快速评估有助于提前布局低碳技术,推动产业链合作伙伴加速使用清洁能源、低碳材料和再生材料等低碳技术路径。本文通过基础参数如车辆类型、白车身材料倾向,车身三维尺寸等集成化产品定义的输入,借助白车身体密度、车辆轴距和简化体积等中间参数,与纯电动乘用车车辆的白车身、底盘系统、座椅系统、动力电池、电驱系统以及其他组件六个模块的碳排放建立核算逻辑,从而构建起完善的纯电动乘用车碳足迹快速评估通用模型,做到在研车型的碳足迹预估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是关系城市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从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的线性规划模型,其中决策变量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的周转量。该模型的目标为最大化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该交通效率不是简单的各种交通方式客运周转量的函数,而是由各种交通方式的客运周转量和各种交通方式对城市客运交通效率贡献率共同决定。同时考虑客运交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满足的出行需求总量约束、可达性约束、占地约束、能耗约束、环境容量约束和各种交通方式发展规模约束等。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效用特性包含客运交通方式的设施发展规模、运输特性和经济特性,体现了1个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综合评估城市各种客运交通方式的效用特性,有助于优化客运系统交通结构,提高运输效率。文中通过交通方式的规模、运输服务和经济特性等3方面构建了效用特性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客运交通方式效用特性层次分析量化模型,以大连市2011年各种客运交通方式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了各自的效用指数。  相似文献   

5.
在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结合客运交通总体情况构建低碳客运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赋予权重并进行优化处理,再运用数据包络法(DEA)对2016年湖北省低碳客运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湖北省大力发展低碳客运的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12座重点城市中,武汉、十堰、荆门等5座城市发展良好;其他7座非DEA有效的城市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上差距不大,可在适当调整规模的同时做好优化管理技术工作,结合松弛变量分布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人们愈发关注由交通运输引发的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新时期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逐渐向资源节约、绿色循环方向发展,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发展低废气污染的交通运输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在深入研究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相互作用演化过程的基础上,从政府决策、人口、车辆、经济等因素出发,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与GDP、机动车保有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保有量、管理水平和交通政策对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受政策影响的城市低碳交通系统模型。以哈尔滨市为例,结合城市发展具体情况,利用Vensim PLE软件仿真分析了不同交通管理政策对交通碳排放和城市拥堵现象的抑制效果。以降低城市交通碳排量和保障城市交通效率最优为目标,给出了优化建议,探索了哈尔滨市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式。结果表明:限行限号政策、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尾气排放;交通供给侧改革政策可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管理水平对尾气排放和道路拥挤具有缓解作用;采取灵活有效的交通管理政策,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将有助于减小交通拥堵现象,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实现交通、人口、经济和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王晋  张建光  陈富泽  杨圣文 《公路》2023,(6):434-440
为科学衡量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研判发展形势,通过分析交通运输行业碳排放领域分布,并基于促发展、重要性、潜力度和可考核的原则从低碳运输系统、低碳交通设施和低碳能力建设三大方面构建了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的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测度模型,重点对区域低碳交通水平测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碳运输系统的贡献度最高,对促进区域低碳交通发展水平具有明显作用;二级指标中的关键因素为城市低碳出行、低碳公路网和低碳铁路网三项指标。最后以云南省2020年各指标数据为例验证了该测度模型的科学性及合理性,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测度模型能够较好表征云南省低碳交通发展水平。该测度模型可为省级行政区域或城市低碳交通发展水平的监测和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采用传统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导致的环境严重污染和交通运输能源消耗不断增长问题,从生态约束的角度提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生态型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生态型交通需求预测采用logit模型进行交通方式划分;计算交通生态承载力,从大气污染、能源消耗的角度来限制机动车发展规模;根据博弈论原理进行交通总量2阶段交通分配:第1阶段根据各交通小区权重预测交通小区交通总量,第2阶段根据道路条件预测各交通小区内部的路段交通量.选择大庆市西城区交通规划作为生态型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的算例,根据大庆市西城区的方式划分比例及交通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得出该地区的交通出行总量应控制在164 793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协调城市群区域运输通道客运结构,避免通道内各出行方式间的恶性竞争,以运输通道内供给与需求相适应和效益最大为目标,基于出行者对交通运输方式选择遵守效用极大化原理,构建了城市群客运通道不同交通方式合理分工非线性多目标模型,并对其进行求解。以算例验证建立的协调模型,在总效益和需求与供给相适应方面优于传统的Logit模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道路客运低碳运输水平对江苏省实现低碳交通发展、建设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道路客运低碳运输过程的影响因素,在数据可获性与可比性、兼顾完备性与简明性、动态性3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道路客运能力、道路客运生产率、道路客运碳排量为一级指标,载客位及其增长率、单位载客位的周转量及其增长率、单位周转量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及其减少率为二级指标的道路客运低碳运输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灰关联分析法和分辨系数计算法,改进了灰关联分析模型,构建了道路客运低碳运输评价模型。运用该评价模型分析了2000—2014年间江苏省道路客运低碳运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1)低碳运输水平在研究时段变化幅度较大,在2000—2004年间呈现波动下降态势,下降率为23. 45%; 2004—2014年间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增长率为33. 85%。江苏省低碳道路客运系统处于转型期,低碳运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2)通过分析道路客运碳排量与道路客运生产率、道路客运能力等指标的关联度,得出道路客运碳排放水平与这些指标关联度较大。在此基础上,从碳减排、运输效率与运输能力3个层面,提出以节能降耗技术研发、运输组织优化和道路客运经营结构调整等为核心内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