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离合器膜片弹簧为例,对膜片弹簧加工成本模型进行了研究,对不同部位的加工,采用不同的加工成本与公差之间关系的模型;进而基于这些模型,结合零件的尺寸段及其加工精度,建立了膜片弹簧尺寸离散范围的概率优化模型,以膜片弹簧预期的合格率为约束,制造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概率优化,最终得到在一个满足约束条件的合格率下,使相对加工成本最低的尺寸公差.  相似文献   

2.
陈勇 《辽宁汽车》1995,(1):11-14
随着膜片弹簧离合器在汽车上的广泛使用,为保证其实现功能,对膜片弹簧结构参数的选择变得成为重重。本文采用混合离散变量优化方法(MDOD法),以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为例,选择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可为设计膜片弹簧离合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文中讨论了在设计膜片弹簧离合器过程中着重考虑的几个问题,如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应满足汽车离合器的要求;膜片各结构参数对弹性特性和应力的影响,给出了计算公式和参数的选定范围;提高抗疲劳能力的措施;如何加强零件的刚度;膜片弹簧安装的尺寸链等。  相似文献   

4.
拉式膜片弹簧优化设计方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离合器拉式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方法,并根据优化结果与具有相同尺寸的推式膜片弹簧作了分析比较。在相同的约束条件下,优化后的拉式膜片弹簧,无论是在后备系数β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σdI方面,还是在分离力P2c的大小方面,均优于推式膜片弹簧。故拉式膜片弹簧离合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汽车离合器。  相似文献   

5.
针对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与结构特点,对国内已有膜片弹簧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离合器膜片弹簧理想的综合性能要求作为目标函数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数学模型.通过理论性能和试验验证的对比分析,证实了在新模型下得到的膜片弹簧综合性能较以往的设计方案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卢玉祥 《汽车科技》2005,(3):54-54,15
1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特点 由于膜片弹簧具有压紧弹簧和分离杠杆的双重作用,从而使整个离合器的结构简化,同时也缩小了离合器的轴向尺寸。此外,制造及装配工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膜片弹簧离合器在从动盘磨损后能保持压紧力几乎不变.或者说具有自动保持压紧力的特点。从结构上看它不象螺旋弹簧那样,会在高转速下因离心力而产生弯曲变形,导致压紧力下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膜片杠杆弹簧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膜片杠杆弹簧力学模型,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膜片杠杆弹簧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载荷一变形特性曲线与经验公式法计算曲线对比可知,有限元法计算精度更高.分析了分离指及其形状对膜片杠杆弹簧载荷一变形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中的关键零件之一。其制造过程中普遍采用喷丸强化工艺。本文通过残余应力测试、疲劳试验、弹力衰减试验和断口微观分析,研究了喷丸强化对膜片弹簧疲劳性能和弹力衰减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从提高膜片弹簧的使用性能和简化工艺上考虑,应以膜片弹簧凹面单面喷丸工艺取代现行的双面喷丸工艺  相似文献   

9.
膜片弹簧是膜片弹簧离合器的关键零件。本文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载荷一变形特性和多种约束条件,在参考成熟离合器结构参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模型:在摩擦片磨损极限范围内,把弹簧压紧力变化的平均值最小作为优化目标。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某轻型货车离合器膜片弹簧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应用此模型优化后的膜片弹簧各决策变量的值明显优于利用传统经验公式设计所得的结果。无论是在后备系数的稳定性、膜片的最大当量应力方面,还是在分离力的大小方面,均明显优于原设计。  相似文献   

10.
膜片弹簧是汽车离合器的重要部件,是由弹簧钢板冲压而成,形状呈碟形。膜片弹簧结构紧凑且具有非线性特性,高速性能好,工作稳定,踏板操作轻便,因此得到广泛使用。本文通过对膜片弹簧建立数学模型,特别通过引入加权系数同时对两个目标函数进行比例调节,并用matlab编程来优化设计参数。通过举例,结果证明在压紧力稳定性,分离力及结构尺寸上优化结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