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曙斌 《路基工程》2018,(1):157-161
基于室内试验研究,分析了V-260盐化物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盐化物沥青混合料对金属无腐蚀性(盐化物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可用于桥梁结构表面铺装;试验段路面,在降雪天积雪能够很快融化且不产生冰冻,具有良好的抑冰雪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公路陡坡路段和桥面铺装上面层,采用抗凝冰SMA-13沥青路面结构提高其安全与行驶质量。进行室内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并通过路用性能试验、抗凝冰性能试验、冰层界面拉拔试验、破冰能力试验、抗滑性能试验及抗凝冰持续时间试验等对其抗凝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与常规SMA-13沥青混合料相比,抗凝冰SMA-13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略有衰减但满足规范要求,且能有效降低路表冰点和冰雪与路面材料之间的黏结力,改善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轮的破冰效果进而提高低温条件下路表摩擦系数,有利于提高农村公路特殊路段的行驶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0,(1)
针对钢桥环氧铺装局部坑槽维修的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冷拌快固树脂混合料,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最佳油石比,并评估了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水损性能和抗滑性能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TB树脂的黏度在20℃、30℃、40℃条件下,达到3 000cP的时间分别为39min、33min和21min,固化速度较快。PTB型树脂的拉伸强度接近原铺装采用的环氧沥青,断裂延伸率也超过100%。PTB型树脂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在70℃时动稳定度达到13 358次/mm;在-10℃时的小梁弯曲强度为32.93MPa,极限弯曲应变达到2 891με;残留稳定度为95.4%,冻融劈裂强度比为92.9%;干燥状态下路面摩擦系数(BPN)为68,潮湿状态下为57。其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抗水损性能和抗滑性能均满足要求。PTB型树脂混合料的强度、刚度与原环氧沥青铺装较为匹配,有利于修复区域与原周围铺装的协调变形,并减少因铺装刚度突变带来的车辆冲击。  相似文献   

4.
依托彩色自行车道铺装工程,对彩色沥青AC-13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试验,简要介绍其施工及现场检测情况.试验表明:设计的彩色沥青AC-13最佳油石比为5.0%,残留稳定度91.0%,冻融劈裂强度比89.2%,动稳定度2132次/mm;施工完成的彩色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压实度98.0%,渗水系数88ml/min,构造深度0.77mm,平整度2.0mm.彩色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高于行业规范对等级公路路面的指标要求,其施工工艺和设备与常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我国北方(尤其是新疆地区)冬季路面凝冰问题,采用Mafilon材料置换沥青混合料中矿粉形成的混合料是一种长效型主动融雪沥青混合料,为评价Mafilon抗凝冰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抗凝冰材料以粉体形式置换混合料中的矿粉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除冰试验和工程试验,分析了相关试验参数等对...  相似文献   

6.
冰雪天气对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安全有较大影响,研究融冰雪材料对于解决冬季路面结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相变材料具备储能放热的特性,将相变材料掺入沥青混合料,可提高沥青路面融冰雪性能,抑制路面冻结,从而提高路面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文章依托河北省某重点高速公路项目,选定适用的相变材料后,针对相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检测了相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综合考虑路用性能各项指标后,确定相变材料的最佳掺量为3.5‰。在冬季雪后试验段现场实测融冰雪效果,采用红外热像仪对试验段路面温度状况进行数据采集,发现相变沥青混合料路面温度明显高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路面,进一步证明了相变材料的添加提高了路面的保温能力,融冰雪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相变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废旧轮胎橡胶粉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天津地区高速公路首次采用双层废旧轮胎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橡胶沥青混合料ARC-20和ARD-13的配合比设计,并检验了混合料的性能,其车辙动稳定度分别达到了4 997次/mm和4 687次/mm,冻融劈裂残留强度比达到85%以上,面层ARC-13的-10℃低温弯曲应变达到了4 263με,表现出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低温变形能力和抗水损害性能.开展了试验路的试铺,对碾压工艺进行了调整和设计,路面压实度均能达到98%以上,合格率为99%,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制作了AC-5,AC-10,AC-13型聚氨酯混合料并与同级配沥青混合料进行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剥落性能等路用性能的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混合料的力学强度与聚氨酯含量呈正相关,级配对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聚氨酯混合料的力学强度在压实后0~10 h内增长最快,10 h时达到最终劈裂强度的80%以上。在相同级配下,聚氨酯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马歇尔稳定度均超过沥青混合料的3倍,高温稳定性优于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比沥青混合料高一个数量级。此外,聚氨酯混合料与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和飞散损失没有显著差异,具有优异的水稳定性和抗剥落性能。综上,AC型聚氨酯混合料具有优异的路用性能,为聚氨酯混合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体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是半柔性路面材料设计的重要指标,它关系到半柔性路面的各项使用性能.通过体积法设计了不同空隙率以及相同空隙率、不同孔结构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并且对不同龄期半柔性路面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的试验,然后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孔结构对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增加,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路用性能有所改善;对相同空隙率、不同孔结构的基体沥青混合料,均匀级配设计的力学性能和路用性能优于连续级配设计.采用30%空隙率均匀孔结构基体沥青混合料制备的半柔性路面材料,7 d马歇尔稳定度高达17.69 kN,7 d劈裂强度达到6.32 kN,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均超过100%,动稳定度达到30 000次/mm以上,低温抗弯拉劲度模量达到6 486 MPa,抗压回弹模量模量达到2 812 MPa.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更好地服务湖州南浔大道路面修复工程,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了掺加AP-8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室内试验研究表明:掺加0.3%AP-8改性剂的普通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有较大提高,动稳定度达到8000次/mm,抗水损害性能、低温抗裂性能略有改善,...  相似文献   

11.
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约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而掺加0.3%聚丙烯腈纤维可以使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公路》2021,(5)
为了系统评价低冰点抗凝冰技术,对颗粒型和填料型低冰点材料性能、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抗凝冰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颗粒型材料有效成分含量更多,但更容易溶于水,易在混合料中留下大量孔隙,导致缓释性及抗水损害性能不如填料型材料;两种材料对油石比略有影响;填料型材料融冰率高于颗粒型材料。在四川省某国道上铺筑试验路的应用表明,填料型材料有助于积雪快速融化,提高了行车安全性,为雅西高速公路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采用TP-101聚烯烃外掺型改性剂改性沥青混合料,以车辙试验、弯曲蠕变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半圆弯曲试验等评价TP-101改性沥青混合料(TP-101 modified asphalt concrete, TPAC)的路用性能,并采用道路工程有限元软件BISAR分析TPAC的性能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随TP-101改性剂掺量增加,TPAC的动稳定度、低温破坏应变显著增大,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比先增大后减小;TP-101掺量在0.3%~0.4%时,其动稳定度达到6 000次/mm以上,远超规范要求值,低温破坏应变达3 000με,冻融劈裂强度比为84%,柔韧性指数为30~34,TPAC的路用性能满足重载交通的使用需求。BISAR分析结果表明,使用TPAC可优化路面结构,提高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孟勇军  时建刚  白雪  唐磊 《中外公路》2012,32(4):255-259
针对道路凝冰所带来的严重危害,通过对抗凝冰填料掺量及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进行了性能分析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合适的级配,在适宜的抗凝冰填料掺量下,抗凝冰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抗凝冰性能,并在铺筑的抗凝冰沥青路面实体工程上验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5.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的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以及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约提高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6.
纤维增强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混凝土中掺加纤维能显著地提高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提高路面的抗水侵害能力,提高路面的高温稳定性以及减少路面的反射裂缝。试验讨论了聚酯纤维与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加0.25%聚酯纤维及0.3%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稳定度提高约20%~30%,残留稳定度达到90%以上,动稳定度提高3倍左右。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7,(11)
采用A、B、C等3种组分配置了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材料,分别采用冷冻试验、敲击和落球冲击试验对该除冰涂层的抗凝冰效果进行了评价,采用负荷轮碾压试验评价了除冰涂层耐久性;分别将涂有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工业除冰盐和未做处理的马歇尔、小梁及湿轮磨耗试件置于室外凝冻天气条件下,对比3种试件表面凝冰情况,对该涂层材料的除冰雪效果进行了分析;铺筑了除冰涂层试验路,并对试验路进行了渗水性能和抗滑性能检测,对低表面能缓释型除冰涂层对路面表面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配置的凝冰涂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凝冰和除雪效果,基本不影响原路面的表面性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性能试验与模拟燃烧试验对水泥混凝土、AC、SMA和OGFC几种路面材料的路用性能、沥青含量和防火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13动稳定度达到7000次/mm以上,飞散损失仅为4.25%,构造深度在1.7mm以上,结构稳定,抗滑性能好;同时OGFC面层沥青用量少,其大空隙率结构可有效控制汽油燃烧的火势,防火性能甚至优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用高粘度改性沥青配制的OGFC更适于作为大型公路隧道沥青面层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轻冰雪给道路交通带来的损失和危害,采用抗凝冰填料设计具有融冰雪功能的沥青路面,结合抗凝冰填料使用要求,运用体积等效置换法进行级配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确定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运用相关试验检验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采用STP离子仪检测抗凝冰成分释放量评价抗凝冰填料沥青混合料的抗凝冰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传统热拌沥青混合料隧道路面铺装施工环境,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噪音,提高隧道路面的抗滑性能,采用沥青复合改性技术和级配优化,研发了环保安全型TSEM-13沥青混合料,并在惠清高速公路TJ5标长山埔1号隧道(右洞)铺筑了试验段。通过综合检测手段对该新型隧道路面进行施工环境监测和路用性能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相比,该新型沥青路面可降低沥青烟浓度85mg/m3,平均提高能见度265m,行车噪音降低1~3dB,改善了施工和车辆运行环境。此外,该新型隧道路面横向力系数整体平均值为74.4,具有优良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