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坚 《交通科技》2011,(6):78-81
介绍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利用不同入侵模式信号时域及频域特征信号的差异性,采用时域与频域与信号结合的分析方法,实现对各种入侵信号的模式识别及报警判断,并通过模拟实验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入侵行为的模式识别及对有害入侵模式实施报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识别网络化运营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出行特征,设计了可采集Wi-Fi信息的分布式交通行为识别系统,并建立出行特征识别算法.布设在各站点的检测设备可采集乘客所携带移动设备独一无二的M AC地址信息,并上传至信息中心.信息中心通过对比同一设备在各站点获取的时间戳和对应站点编号,可识别乘客的出行路径和行程时间,结合轨道交通车辆的走行时间信息可获取换乘站的换乘时间,并应用上述时间信息验证所识别出行路径信息的有效性.在西安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测试结果表明,同由客票信息获取的出行行为相比,该系统能采集所有网络形态下的乘客出行路径及行程时间,测试数据的平均采样率可达32.86%,误差为3.8%.该系统的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票清分、站点设计等环节.   相似文献   

3.
分布式光纤测振系统具有反应灵敏、监测距离长、测量空间连续、现场无需供电等优势,非常适用于狭长且封闭的隧道环境。文中利用分布式光纤测振技术,对公路隧道沿线在各时段的车流量数据进行采集和统计,同时,对隧道内每台车辆的行驶速度分别进行实时监测。以作为现有交通检测技术的有效补充,为公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方法的内燃机活塞—缸套—活塞环系统工作状态的识别方法。通过搭建试验台架,从实车试验中获取曲轴箱压力信号和机身振动加速度信号;提取试验特征值,组建模型样本和试验样本,并运用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对内燃机的工作状态进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融合曲轴箱压力信号和机身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而识别活塞—缸套—活塞环系统的工作状态这一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选定驾驶行为的组成主因子,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基于所采集的各主因子 的传感器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驾驶行为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多信息融合的驾驶行为识别方法能准确地识别出常见的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6.
数码录像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佛高速公路电视监控系统于 2 0 0 1年 6月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 ,该系统由 7台英国DM公司 16路视频数码录像机组成 (非基于PC机产品 ) ,负责对全路段上传约 10 0个图像信号进行录像和处理。每台机可同时对 16路采集图像进行录像、画面分割、视频监控、报警联动、远程网络登录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7.
陶杰  朱熙豪  郑于海 《隧道建设》2022,42(6):1091-1101
为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隧道巡检,基于AR技术设计隧道人工巡检辅助系统。通过AR终端使得真实场景叠加虚拟信息,对巡检作业进行分析、指导和决策,有效辅助隧道人工巡检工作。应用SURF的尺度不变和高效的识别性能对机电设备进行识别匹配,并采用Lowe’s算法保证匹配的最佳效果;通过隧道5G室内高精定位、物体的POI信息、AR智能终端中的方向角度传感器等数据信息,建立基于目标物体唯一属性的识别匹配;最后,选择PSO信息优化算法对SURF算法识别匹配的结果和唯一属性识别匹配的结果进行优化关联融合,极大地提升识别匹配的准确性。从匹配性能、AR渲染性能并结合实际运行效果对AR隧道虚拟巡检系统和传统人工巡检效果做出对比评估,验证了AR巡检辅助系统相对于人工巡检有明显优势。系统所展示的设备实时数据及辅助决策功能使巡检平均耗时缩减为传统人工巡检的54%,按AR辅助巡检系统规划的巡检路线可有效避免漏检的情况,且巡检总体准确率接近94%,有效提升了巡检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室内停车场等GPS信号较差的工况,行驶车辆无法实时获取准确定位的问题,文章结合RFID和IMU两种定位技术,使用卡尔曼滤波器耦合该两组定位系统信号,并将该方法应用在某款车型上,结果表明在室内停车场能够获得实时准确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1防盗报警功能概述别克凯越轿车采用的是防盗报警系统控制模块和中央集控门锁系统控制模块,各自独立但密切配合。它具有5个功能:①可以用手持高频发射器遥控锁门和开锁;②可以感测外来人员对车辆的侵入,在发生任何侵入时将触发报警;③可以在停车场帮助驾驶员找车,在用遥控器开锁后,转向信号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有效地管理停车场,提出了1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车位检测方法.与传统的视频检测方法不同,该方法在停车位上绘制了特定的辅助识别图案,图案具有各向同质性的特征,在大部分光照、阴影的影响下具备图案特征不变性,且与一般车辆上绘制的图案有显著差别,在此基础上采用图像检测算法对图案进行数学解析描述,作为检测目标,同时采用图像识别算法,逐行扫描各个像素,利用模式匹配判断停车位状态.通过选取停车场的2个车位进行实例验证,准确率为98.12%.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唐弘 《上海公路》2022,(4):92-94
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东海大桥的应用,实现了对交通异常事件的智慧巡检与监测。利用现有路侧监控视频和巡检视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对交通异常事件影响行车安全的问题及时识别,并通过智慧检测系统报警。系统结合二三维一体化模型,实现对病害及异常事件的快速定位,辅助后续处置流程,提高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GPS的公路视频影像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公路路况管理及路产管理的效率,开发了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公路视频影像信息系统.通过视频影像的实时采集压缩和GPS定位,系统可实现基于里程和道路设施的多种视频影像搜索和定位功能,同时可根据电子地图快速定位到相应的视频图像帧.在论述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后,推导了利用GPS坐标推算里程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录入关键帧对应的里程,内插出每帧的里程数,并对其进行修正.实践证明:该算法可有效地控制图像帧的里程误差,该系统可有效用于公路路况管理和公路路产管理.  相似文献   

13.
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综合电力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安  吴宝财 《公路》2005,(8):221-223
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综合电力监控系统没计充分考虑了高速公路的特殊性和系统所处的环境要求,采用先进成熟的光纤主干环网技术、LONWORKS现场控制网络技术,以及监控数据、报警及视频信息合网传输技术.对高速公路全线的供配电、照明等电气设备进行分布式监控和集中管理,对于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节省系统运行维护成本.节约能源消耗,提高高速公路的自动化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 GT07型GPS定位跟踪器 该款定位跟踪器小巧、纤薄、易安装,融合了GSM无线通信技术及GPS系统定位技术,具有ACC检测、远程断电等防盗功能,终端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振动报警、智能省电及静态漂移抑制功能. 1.1 主要功能特点 a) GPS+GSM+GPRS无线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内置高精准度MTKGPS芯片组,GSM及GPS天线设计的车载终端,可透过SMS或GPRS(TCP)获取位置信息,实时定位追踪,智能上传位置信息; b)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实现振动报警功能; c)外置电源盒适用于多种类型车辆;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视频识别技术开发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预警系统原型,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环境下,借助halcon8.0图像处理算子,应用背景差法识别与跟踪运动车辆,实时采集车速、加速度、距离等微观交通信息,建立无信号交叉口安全通行模型实现动态安全预警功能,利用模型车辆测试系统的预警可靠性,在参数设置合理的条件下取得了87%的预警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着重研究在道路与轨道交通一体化开发建设相结合时,在城市空间资源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如何构建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慢行系统.以麦庄路穿地铁17号线次渠南停车场工程为例,对穿停车场慢行系统节点设计的3个方案进行了逐一分析比选,同时对公交及出租车的衔接和上跨路方案的确定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AR技术是真实世界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和虚拟世界信息进行有机集合的新技术,能有效解决现有高清视频监控与智能交通综合管控业务无法有效联动以及传统视频监控之间无法实现"画中画"的问题.从全景视频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出发,利用先进的视频跟踪、三维视频融合及视频标签动态标注等AR可视化技术,实现全路网重点路口、路段、区域的高低点实景地图融合和可视、可控、可调度的立体化全息感知.  相似文献   

18.
鉴于传统车辆避撞系统中,因采用单一传感器进行目标识别,在感知范围、识别准确性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本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与机器视觉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获取目标序列后,在目标级融合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马氏距离进行观测值匹配。再应用联合概率数据关联(JPDA)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建立系统观测模型与状态模型,从而实现了基于信息融合的目标识别。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基于雷达与摄像头数据,可实现目标的准确识别与定位,其工程适应面更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城市隧道的历史火灾案例分析研究,总结火灾报警系统的潜在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及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研究解决问题,包括优化系统人机监控图形界面,增加应急后备功能,对每个雨淋阀组分区与监控摄像机进行二次对位,提高系统容错率及对位准确率。通过试验案例测试效果,当现场火警(光纤光栅、双波长火焰探测器)因环境原因未能探测到火灾信号,但视频事件检测或人工通过大屏视频判断火灾情况下,可以后备准确开启现场雨淋阀组,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辅助启动相关预案。  相似文献   

20.
将光纤温度传感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设备的温度状态监测,具有安全实时的技术优势。为解决隧道内机电设备散热易触发系统误报的问题,优化温度监测系统的运行效果,对高速公路隧道内温度场特点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设计信号分析和异常事件识别判断方法。经过多次现场模拟异常升温测试和长期的运行核实检验效果表明,光纤温度传感系统能够对高速公路隧道内机电设备的异常升温和突发火灾等情况进行及时有效地监测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