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于云南小湾大桥施工的1200kN缆索吊机后锚碇分别设置在两岸峭壁上,采用预应力锚索锚固技术。详细介绍了后锚锭锚固体系的设计和计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预应力锚杆在小平岛圣岛大桥锚碇加固中的应用情况,使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加固后的锚碇进行实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拉力型预应力锚杆对锚碇加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某大桥隧道锚碇及围岩体在张拉荷载下的变形状态及时效特性,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该大桥隧道锚碇系统进行三维粘弹塑性数值模拟。根据地质资料以及混凝土锚碇结构尺寸,建立隧道锚碇的三维计算模型,对岩体与锚碇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锚碇结构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由于施工开挖引起的锚碇和隧道围岩的位移及其应力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当考虑岩体的流变力学特性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锚碇和隧道围岩的变形均有所增加;与弹塑性计算结果比较,施加荷载后经流变分析得到的隧道顶拱和底板的切向应力有所降低,拉应力的量值及拉应力区的范围减小,塑性区体积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锚碇是目前悬索桥结构常用的锚碇形式。通过对云南澜沧江悬索桥锚碇应力的实测与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有效估算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中产生的水化热应力的计算分析方法,供同类结构设计和监控参考。  相似文献   

5.
崔明  裴宏宇 《路基工程》2023,(2):195-200
依托新田长江大桥上有危岩的岩质边坡重力锚碇基坑开挖工程,危岩处理后爆破振动速度需控制在1 cm/s。通过爆破振动场模拟分析,径向、切向、竖向振速数值计算值与现场实测值平均误差18.73%,优化后单响炸药量低于18 kg,危岩无破坏。综合非煤露天矿边坡和建筑边坡设计规范要求,考虑到临时边坡、爆破振动和边坡重要性等因素,锚碇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阈值设定为1.25;自重、爆破振动、降雨、地震各荷载组合工况下,三维边坡安全系数、最不利剖面二维边坡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落布溪大桥钢管拱肋劲性骨架的无支架缆索吊主锚碇锚索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目前悬索桥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存在耐久性差的问题,提出了耐久性好、更加安全可靠的,具有“可检测”、“可更换”特点的新型油脂防腐预应力锚固系统。该系统经过动静载及变形试验,安装、换油、换预应力钢绞线等施工工艺试验,研究成果应用于悬索桥锚碇工程。  相似文献   

8.
苏强 《中外公路》2021,41(6):149-152
预应力锚固系统是锚固大型悬索桥主缆的关键构造,多年来各种类型的预应力锚固系统在锚碇工程中得到不断开发与应用.护套钢绞线拉索技术在斜拉桥拉索中应用广泛,相比其他传统锚碇用预应力锚固系统,采用护套钢绞线拉索技术的预应力锚固系统具有特定的优势.该文结合实际工程需要,重点介绍护套钢绞线拉索在锚碇工程中的设计方案和关键试验研究情...  相似文献   

9.
焦长洲  高波  汪海滨 《公路》2008,(4):60-64
采用三维显式有限差分法(FLAC3D)对隧道式复合锚碇中岩锚、锚塞体单独作用下及整体共同作用下的承载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分析了受力体系在不同主缆拉力及不同岩锚预应力工况条件下,岩体的变形和应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岩锚及锚塞体单独作用下均能满足悬索桥的受力及稳定性要求,合理的岩锚初始预应力值有利于隧道式锚碇的受力分配及承力时机,岩锚和锚塞体的系统刚度匹配决定了隧道式复合锚碇的极限承载比例分配,分析结果对隧道式锚碇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程晔  罗灯  陈旭浩  过超 《公路》2021,66(8):115-123
传统的重力式锚碇基础设计不考虑围护结构对基础承载力的贡献,而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由于自身的结构特性,会在锚碇基础的承载时发挥一定作用.针对虎门二桥东锚碇基础,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施加缆力前后锚碇基础的承载特性,并对地下连续墙在锚碇基础中荷载分担比和锚碇最大水平位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缆力的施加导致锚碇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某乌江悬索桥为例,从设计参数、典型地质剖面、设计方案及方案比选等方面详细研究了重力锚基坑开挖支护设计;介绍了花管注浆加固的原理并将其作为一种设计方案应用到基坑侧壁的加固,并进行优化设计和稳定性验算;提出了山区桥梁锚碇基坑的设计流程,为基坑设计提供一种科学可行的设计思路,对同类基坑的支护优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润扬大桥悬索桥南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润扬大桥悬索桥南锚碇预应力锚固系统中的预应力管道的定位测量、控制及安装,并简述了锚固系统的张拉与管道压浆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3.
四渡河特大桥隧道式锚碇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系统的力学行为特征、围岩稳定状态、锚碇变位机理和拓扑效应。就锚碇体轴线倾角、长度、夹持角、接触界面粗糙度及结合程度对锚碇位移和岩体安息稳定性的影响作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夹持角控制着锚碇变位和破坏机理,夹持角过小时锚碇压密围岩土体,较大时锚碇前端附近土体则产生剪切破坏;锚碇长度影响接触面围岩应力量值,表现为非线性的自组织临界特征;锚碇体粗细对系统主要监控参数的贡献相对均匀。给出了锚碇拓扑参数的取值范围和针对性的设计措施,为悬索桥隧道式锚碇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在悬索桥结构分析中精确计算锚跨索股的张力,建立了包括锚碇、散索鞍及锚跨索股在内的3节点组合单元,该单元精确考虑了锚跨内各索股的空间走向,满足索股与鞍座相切及节点间索股无应力长度不变两个重要务件,并能考虑锚碇的沉降对锚跨索股索力的影响.假定成桥状态锚跨索股张力的合理分布模式后,根据散索鞍的自立平衡条件及锚跨索股与散索鞍...  相似文献   

15.
万州新田长江大桥北岸锚碇工程位于危岩带下,在爆破开挖扰动下极易出现崩塌,危及施工安全.目前国内外对于危岩带下锚碇基坑施工尚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鉴于此,该文介绍了危岩带下锚碇基坑的施工技术方案,包括危岩处置和爆破方案设计,并对施工期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所提施工技术方案完全可行,施工期危岩体整体稳定,振动监测指标符...  相似文献   

16.
太洪长江大桥主桥为跨径808 m单跨简支钢箱梁悬索桥,南川岸采用隧道式锚碇,锚碇位于极软岩中,岩石天然饱和抗压强度为4.49 MPa,围岩级别为Ⅴ级,地质条件差。针对锚碇工程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在主索鞍处向外旋转边跨主缆及隧道式锚碇轴线角度2°,解决了隧道式锚碇浅埋以及2个锚塞体间距过小的问题;进行多参数比选,隧道式锚碇前、后锚面尺寸(宽×高)分别取13 m×13 m、18 m×19 m,顶部为圆弧形,锚塞体最终长度为58 m,前、后锚室长度分别为35 m、3.8 m。依据规范计算得到隧道式锚碇锚塞体抗拔安全系数为4.3,通过岩土专项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围岩稳定安全系数约为6.0,分别满足规范不应小于2.0和4.0的要求。施工时,采用围岩损伤控制和光面爆破相结合的开挖技术,以减少隧洞围岩损伤,锚塞体采用强格栅钢架防护形式,以加强锚塞体和围岩整体受力。  相似文献   

17.
王宝善  李鸿盛  周苗 《公路》2012,(7):114-121
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现状的研究,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成因、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指标、温控及防裂措施等.同时,参照设计建议、相关文献和规范,以及大量工程实例,经过温控计算,确定了刘家峡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控方案,有效地控制了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各项温控指标均满足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锚碇整体施工质量良好,未出现贯穿性裂缝.通过刘家峡大桥锚碇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实践,总结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相关的结论及存在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同时指出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新型沉井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四跨悬索桥。该桥北锚碇基础经多方案比选采用多圆孔环形截面新型沉井结构。沉井中间大圆孔内设置十字形隔墙,圆环内沿圆周均布有小直径井孔。沉井总高43 m,共分8节,第1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第2~8节均为钢筋混凝土沉井。北锚碇施工中采用不排水下沉、井壁增加空气幕等措施减小施工难度及风险。采用软件FLAC3D对沉井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评估施工安全性能、施工引起的环境效应及运营加载后锚碇基础的变形等。计算结果表明,沉井分节下沉施工过程中其结构、地面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施工可有效避免对周围建筑物和长江大堤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大跨径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索桥锚碇锚固系统在保证结构整体安全上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主要对我国目前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不同体系作了比较,并对各种体系的耐久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大跨径悬索桥锚固系统体系的采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龙江特大桥是云南省首座千米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为保腾高速公路跨越龙陵邦焕与腾冲五合之间龙江河谷而设,桥型为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抗震等级按Ⅸ度设防,主跨1196m,桥面宽33.5m(含检修道),全桥总长2.470km,桥面距谷底高度280m,保山岸索塔高169.7m,腾冲岸索塔高129.7m,项目概算投资146518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