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九路穿越自然风景秀丽的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交通部2003年公路与自然和谐的示范工程,仅仅满足于公路功能的需要是不够的。通过对川九路路基排水工程的设计,探讨排水工程如何与生态防护相协调,如何满足环保景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王云  李海峰  崔鹏  吴浩 《公路》2006,(5):153-158
遵循四川“川主寺~九寨沟”旅游公路(川九路)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并继续深化,即在深入分析公路沿线自然景观组成要素与人文景观组成要素及各自特征基础上,提出景观特色带、景观过渡带、景观特色点的景观规划概念,并在各带内依据客观景观要素组成及特征重点突出各带美学设计特征,包括景观变化性、独特性、自然性、整体性、娱乐性、历史文化性和生动性等,要求景观特色带内至少要突出一种美学设计特征,而在景观过渡带内只要公路与周围景观协调即可。景观特色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视觉兴奋或审美娱乐功能,而景观过渡带对道路使用者起到休息与放松作用。应用该景观规划理念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映秀~日隆旅游公路”(映日路)进行景观规划,共划分出15个景观特色带、5个景观过渡带及16个景观特色点,为该旅游公路景观规划及景观设计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绵阳到九寨沟高速近日开工,成乐高速成都至眉山段将建8车道复线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四川省的"项目建设年"。四川省交投集团近日发布消息:今年四川省将投资145亿元,"砸"向重点交通项目:破土动工绵(阳)九(寨沟)高速、仁(寿)沐(川)新高速井研至新市  相似文献   

4.
源于公路与城市道路两者在发展理念、建设标准、管理主体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公路与城市道路在协同发展上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在进入新时代后,面对"交通强国战略"等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模式迫切需要改善和明确.对当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剖析,找出症结所在,提出适应新时代下公路与城市道路融合发展模式的优化改善方案,并选举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正在2014年1月18日开幕的四川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长魏宏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3年,四川坚持大力推进出川通道和交通枢纽建设,其中公路、水运投资超过1 200亿元,规模居全国第一。四川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 046km,公路总里程突破30万km,分别居西部和全国第一;推进"四江六港"水运通道和港口建设,广安港、南充港开港运营;成兰铁路等16个在建项目进展顺利,西成客专、成贵铁路等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自驾游发展迅速的特点,首次提出了新时代旅游公路建设的新理念,即由传统强调交通功能的"旅游公路",转变为强调游览功能的"公路旅游";结合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工程实践,首次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保护自然生态、利用自然风景、展现地域文化"的观景台选址、设计、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景观的发展进行分析,展开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的可行性方案与技术研究,建立了包括公路沿线乡土植物群落景观生态系统、公路护坡景观生态系统、生态敏感区景观生态系统等恢复与重建的补偿设计体系.提倡遵循自然规律,通过生态补偿设计恢复与重建因破坏而退化的生态系统,构建公路景观安全格局,实现公路景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公路景观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生态补偿设计较好地解决了公路建设中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问题,为介于交叉学科的公路建设、景观设计、环境生态保护等研究领域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都汶公路是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生命线"。在汶川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的共同作用下,都汶公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交通中断,严重阻碍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通过对都汶公路的现场调查,分析了都汶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的活动特征及分布规律,并根据现状可以推断,震后都汶公路沿线次生地质灾害将进入活跃期,活跃期将持续10~20年,特别是震后的5年之内将会非常严重。针对次生地质灾害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建设的大背景下,援建资金的运用受社会高度关注,必须提高项目造价控制和管理水平。以上海对口支援都江堰市蒲虹公路为研究对象,结合山区公路施工特点,从设计、合同、施工及结算等几个阶段,分析和总结了造价控制思路,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援建项目和山区公路造价控制积累了经验,达到了有效控制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借鉴代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金字"工程经验,结合云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和新公路基本建设管理理念下建立云南公路基本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想,阐述了建立此信息系统的背景、意义、作用及信息系统架构与重点.  相似文献   

11.
《公路》2021,(7)
旅游公路是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的新型基础设施,是促进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海南省环岛旅游公路建设项目,阐述智慧交通建设方案。方案在贯彻"五路理念"基础上,紧抓"新基建"契机,综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全域智慧旅游交通运行体系,在树立旅游公路智慧提升示范方面迈出坚实一步。本项目的实施也为公路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2.
该文根据汶川地震后对灾区公路路基路面破坏形式的实地调查研究,在分析震区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路基路面震害的类型、破坏方式及成因机理,提出了路基路面震害处治的基本措施,结合川藏公路特大地质灾害和汶川地震震区实际,提出了公路恢复重建的目标、原则和实施建议,为交通运输部门拟定公路恢复重建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今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结合我国"十二五"建设绿色交通体系的要求,本研究对绿色公路的内涵及特点进行界定,分别从绿色公路"碳补偿"绿化带与"碳中性"服务区设计、公路水环境敏感区绿色施工体系和绿色公路路域生态恢复全程动态跟踪技术与效果评价三方面,确定了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公路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公路服务设施低碳节能技术与应用,建立了低碳理念下绿色公路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应用体系,为绿色公路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周勇 《中外公路》2019,39(1):303-306
绿色公路理念的核心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低碳、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该文以潮惠高速公路为例,探究绿色公路理念下的环境保护方面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设计理念的提升使全线的绿化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视窗效应"的提出减少了植物种植数量,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达到了既定的景观效果;土壤菌绿化法使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成为可能。这些关键技术的实施,使该条高速公路在环境保护方面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万宁滨海旅游公路是海南省级示范工程,是对滨海旅游公路建设模式的一种探索,项目致力于建设集"生态、安全、景观、特色"于一体的滨海旅游公路。通过旅游公路的建设,串联起沿线的旅游景点,同时,项目本身也成为一种景观。通过对项目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并结合建设后的实际情况,对建设前后进行对比,对各种措施进行评价,可为滨海旅游公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绿色公路和国土空间控制规划是新时代发展理念和政策形势的产物,代表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以黄山至东至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为例,解析了绿色公路内涵、国土空间控制规划任务及两者的相互关系,并从利用廊道资源、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论述了绿色公路理念在国土空间控制规划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绿色公路理念的指导作用,为后续类似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以映日路映秀至卧龙段的情况为例,针对高地震烈度区山区公路,从公路的震损情况、下一步恢复重建等方面作了分析,对路线总体设计进行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公路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设计是公路工程建没的灵魂,项目建设的优劣取决于设计人员的素质.就此,对设计工作提出建议,倡导进一步提升设计理念,促进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创造出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9.
国道213线郎木寺至川主寺公路(以下简称"郎川路")地处高寒、高海拔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公路的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而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一经破坏,自然恢复就相当困难。因此如何将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解决好公路沿线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矛盾,确保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郎川路建设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公路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应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美真 《公路》2007,(9):144-149
在分析公路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的特点和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根据新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新变化和新要求,探讨公路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的方法,识别费用效益,提出相应计算公式和应用要点,并辅之以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