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对城市慢行隧道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设置,以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以珠海某慢行隧道为工程依托,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慢行隧道安全性和舒适性出发,首先通过经验公式对人体CO_2释放速率进行计算,并推导给出隧道高峰时刻人员滞留量计算公式,进而预测可得隧道内行人CO_2释放量,故可确定基于CO_2稀释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同时,对其他地下空间通风换气控制标准进行调研总结,并结合城市慢行隧道自身特点给出基于新鲜风量补充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此外,通过不同温湿度环境条件下的人体舒适性通风风速控制标准结合隧道等效换气频率公式计算得到基于湿热环境舒适性的慢行隧道通风换气控制标准,并基于所得运营通风控制标准给出了依托工程板障山隧道的运营通风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慢行隧道通风设计安全标准应以稀释CO_2为主,其浓度不宜超过0.1%;在湿热环境下慢行隧道的舒适性通风风速控制标准为温度低于30℃时为0.6~1.0 m/s,反之则为1.0~1.25 m/s,且慢行隧道应结合隧道内行人密度来确定新鲜空气的补给量;在考虑预留一定富余量的情况下可按换气频率为4次/h进行依托隧道工程运营通风设计,相对应的隧道换气风速为1.36 m/s,需风量为57.77 m~3/s。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汽油机换气过程的容积法数值模拟方法。其特点为气缸、进气管及排气管三个容积内的过程由压力主方程控制,各容积之间由相应的边界方程联系,以节气门集中处理空气滤清器和化油器的流动损失。通过实例计算,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使用这个方法可预测汽油机的充气效率以及设计参数的变化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如把这个程序与汽油机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程序相结合,则可预测汽油机的换气过程对发动机排放及燃油消耗率等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低压和低氧环境带来的隧道施工供氧、通风等技术难题,采用现场试验及测试的方法,对高海拔隧道施工人员缺氧状况、供氧效果、机械排污量等进行研究,结合理论推导及数值计算,得到如下结果:人体的缺氧危险等级分为严重缺氧(Ⅰ)、缺氧(Ⅱ)、存在缺氧危险(Ⅲ)和不缺氧(Ⅳ)4级;基于肺泡氧分压与氧气体积分数关系的不同缺氧等级下的氧气体积分数控制标准;不同海拔CO体积分数控制标准模型;基于风管开口处流量理论的风管漏风率海拔修正系数计算公式;风机风压、功率的海拔修正系数公式;考虑人体劳动的平均能量代谢率海拔修正系数的不同海拔下施工人员劳动强度指数及强度等级。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有效抑制波流耦合作用下悬浮隧道振动对人体适应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人体适应性的悬浮隧道振动指标限值获取方法。综合不同振动特性下人体适应性评估的经验、标准以及研究,提出悬浮隧道下人体适应性的加速度限值;同时通过数值仿真模拟悬浮隧道与人体振动特性,分析悬浮隧道振动条件下人体各部位受到加速度,并以人体加速度极限标准为基础,对悬浮隧道振动指标进行解析,提出抑振指标限值。结果表明:悬浮隧道下人体适应性的加速度为0.2 m/s2;人体仿真中腹部所受加速度最大,根据人体适应下的最大加速度,制定悬浮隧道不同振动频率与振幅人体适应性限值表,提出在保障人体适应基础上悬浮隧道允许的最大振动与振幅。该结果可为后续悬浮隧道实例工程抑振指标取值提供数据参考,保障悬浮隧道人员通行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换气风量与换气通道位置对互补式通风隧道内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规律,建立隧道通风三维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分析4种不同组合工况下换气风量和换气通道位置对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换气风量的增加,上坡隧道排风段污染物浓度减小,下坡隧道全段污染物浓度减小;随着换气通道与上坡隧道入口距离的增加,上坡隧道排风段污染物浓度增加,下坡隧道排风段污染物浓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淋浴车项目开发中的三个主要方向:1.加热性能;2.换气性能;3.电气安全性的设计计算,提出对淋浴车的各项性能的计算方法,同时研究车体的保暖的工艺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双洞互补式+静电除尘"组合通风方式的通风效果,该文依托于荣乌高速公路营尔岭隧道工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数值仿真模型,探讨换气通道位置以及射流风机增压在不同除尘效率下对隧道污染物浓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换气通道距上坡隧道入口距离的增加,两条隧道出口污染物浓度逐渐接近;除尘设备可显著降低污染物浓度,同时随着除尘效率的增加,换气通道对平衡上下坡隧道出口污染物浓度的作用降低;随着隧道内射流风机增压的升高,隧道出口处的污染物浓度均逐渐减少,除尘设备除尘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8.
时美 《汽车与配件》1999,(47):31-31
轿车安装天窗的优点是: 1.增加汽车美观,提高汽车档次; 2.改善车厢内通风换气状况,保持车内新鲜空气的流通; 3.天窗换气利用负压原理,换气柔和,所以对空调影响小,且不易灌入尘土、噪音(在高速公路上还不宜开侧  相似文献   

9.
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计算了化油器式和燃油喷射式二行程汽油机在换气阶段燃油与空气的混合过程。通过计算,进一步了解缸内气体流场、燃油密度分布情况和从排气口短路的燃油量,从而确定比较理想的换气系统结构和燃油喷射方案。  相似文献   

10.
汽车碰撞中人体保护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人体保护的新构思。通过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特点研究,认为人体卷曲姿态是一种较佳的人体保护姿态,并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人体保护装置。在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使用混合-Ⅲ型假人对该装置进行了气动台车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汽车碰撞时,该人体保护装置对乘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Linear acoustic theory is used for estimating the acous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air cleaner box composed of the porous filter and encasing box in the engine intake system. The pleated filter structure is modeled as coupled multiple ducts having permeable micro-perforated walls and rectangular section, in which each duct area is assumed being homogeneous or inhomogeneous. Mathematical models describe the sound propagation within the narrow duct considering the visco-thermal effect at the filter pleats. For the validation, transmission loss (TL) is measured, and a change in TL spectrum is clearly observed by including the filter into the box.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dicted TL counting the effect of visco-thermal loss agrees reasonably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Noticeable effects of the filter on the TL are observed as highly smoothing effect at high frequencies and enhancing the TL magnitudes at troughs and lobes at low frequencies. Comparing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channel modelings, the latter is superior in precisely predicting the trough frequencies of TL curve, but the former is a bit better in predicting its magnitude. Parametric study on material and shape factors reveals that the number of pleats, length of the pleated filter, and distance between neighboring pleats are the key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TL. It is concluded that an air filter element that has small number of long pleats with high flow resistance would bear the best acoustical performance among all designs.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9,(2):6-7
一家法国公司日前开发出一种全新零排放压缩空气动力系统,该动力系统可能通过“微型化生产”体系进行商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吕航 《商用汽车》2014,(17):69-71
空气动力学在汽车上的应用随处可见,随着人们对车辆速度和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空气动力学也成为越来越受到关注的课题.在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空气动力学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乘用车方面,而对于商用车的研究则比较少.本文介绍了空气动力学在商用车设计上的一些应用以及气动性能改善装置的简单原理,希望行业内的商用车研发人员能够更加重视空气动力学.欧洲应用介绍在梅赛德斯-奔驰发布的aero trailer(航空挂车)车型以及雷诺发布的Optifuel Lab车型中,我们能看到目前充分利用空气动力学的先进卡车设计成果.2款车型均采用了导流罩、导流板、侧裙板、封闭车轮、气流扩散器、尾板等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14.
黄朝胜  刘明辉  侯国政 《汽车工程》2004,26(6):726-729,762
建立了气压制动系统的简化模型,研究了和储能装置容量特性相关的制动器促动刚度、气室推力和容积以及制动过程中气体的热力学特性,介绍了计算储能装置容量特性的方法。最后讨论了储能装置容量的法规适应性检验、制动系统设计参数协调性、制动问隙对制动力影响和变型车制动系统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阐述PI控制原理,介绍PI控制在电动空凋鼓风机电路中的组成原理以及部分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可控震源车液压系统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气泡问题,论述了KZ28型可控震源车液压系统设计中的预防措施及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低气压试验箱模拟高原不同海拔地区气压环境,研究了低气压对引气混凝土含气量及气孔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环境气压的降低将显著削弱引气剂的引气能力,当搅拌气压降低至50 kPa时,混凝土含气量降低约20%~49%;混凝土含气量随环境气压降低呈线性减少,初始含气量越高,随环境气压降低含气量减少速率越大;混凝土塌落度越大,其抵抗因环境气压降低造成含气量降低的能力越强;低气压下搅拌后硬化的混凝土气孔结构参数整体要劣于常压下搅拌的硬化混凝土,具体表现为气泡间距系数偏大,单位体积气泡数量较少,气泡比表面积以及气泡平均直径增大的特点,但总体上看,当混凝土含气量达到一定值后,低气压下硬化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可达到在200~300μm之间.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车内空气质量不佳的现状,结合国内外相关法规政策及措施,分析了影响客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由国家引导、行业主导、社会全员参与的理念,采取了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制定、将环保性作为正向开发的关键指标等手段,最终达到了改善车内空气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以某车用增压柴油机的空—空中冷器为研究对象,应用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快速获取中冷器最优化芯体结构的方法。通过样品的风洞试验发现,优化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使用该方法设计的中冷器,其传热系数最大可提高19.3%。在中冷器的设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为同类中冷器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空中巡逻     
《经济导报》2007,(1):106-108
英国皇家空军(RAF)为今年的德国世界杯和都灵冬奥会派出了一个装备最先进的监控飞机编队,显示出了他们对这两个赛事的高度重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