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传统振动检测方式无法第一时间检测到辅机设备异常振动的问题,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设计了振动状态采集模块,在Modbus协议的基础上结合WPF框架开发了上位软件,并结合《智能船舶规范》实现了对船舶辅机设备振动状态的实时监测.经"中华复兴"号客滚船应用证明:该系统运行可靠,能够及时发现辅机设备异常振动并提供连续的振动...  相似文献   

2.
船舶主机和辅机等机械设备的机体裂纹是非常危险的缺陷,裂纹延展会导致机器报废式发生严重事故,文中介绍了体裂纹常用的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实船设备结构振动和水声声强测试分析及噪声源的判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祚镛 《中国造船》2003,44(4):50-58
通过对船上设备和船体的振动、近远场水噪声声压以及主机舱左舷外水声声强分布的测量和对振动与声的相干分析,判断主、辅机激振的耦合对产生声的影响。通过近场声强分布,分析结构和声场耦合、能量交换和有效辐射。提出用声强分布计算频带内噪声辐射声功率占总声功率的比例,结合主、辅机振动谱综合分析方法,实现噪声主要激振源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陈志民  李江 《船舶工程》2017,39(5):57-59
从船舶对辅机的信息化需求出发,分析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按辅机设备信息化水平将辅机分为功能型、自动化型和信息化型等3个层级,结合智能船舶和船舶辅机智能化对辅机信息化的要求,探讨辅机信息化发展方向。分析结论对我国船舶辅机及智能船舶的技术发展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继平 《中国修船》2001,1(1):14-16
船舶主机和辅机等机械设备的机体裂纹是非常危险的缺陷,裂纹延展会导致机器报废或发生严重事故。文中介绍了机体裂纹常用的修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船舶主辅机机体裂纹的延伸会导致机器报废或发生严重机损事故,这对船舶安全营运是一大隐患,文章详细介绍了冷焊修理技术在修理机体裂纹上的具体应用,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振动报警值对于机器工况的监测与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机器故障发生时能提前报警。这里通过船用消防泵产生的振动信号,提出了用时域或频域来确定适当的报警值的方法。用互峰值分析法可以提取零互相关值之间的主要峰值。  相似文献   

8.
洪术华  焦侬 《船舶工程》2017,39(4):88-92
从船舶辅机信息化的现状出发,分析船舶辅机信息化的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辅机信息化技术发展目标和思路;针对辅机设备发展的3个层级,指出当前船舶辅机设备信息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辅机设备的感知技术、信息分析技术和辅机设备的自学习和自决策技术,并需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伴随着辅机设备智能化发展的深入,今后将逐步研发出具有状态预测控制与管理以及功能协同控制及能量管理等健康智能型辅机设备。  相似文献   

9.
某轮一部辅机常规吊缸由于不慎使用了日本生产的劣质活塞备件,因此引起机架等有关部件损坏报废。事故发生后,日本厂方参与现场的调查分析,在事实面前同意赔偿我方损失。但由于我们对海事赔偿案缺乏认识,没有按照海事索赔的法律步骤处理,待机器修复后,日方厂家反悔,使该案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了一桩扯皮悬案。直至该轮因再次使用日方供给的活塞发生事故,才结束了此案。 一、机损事故发生经过 该轮辅机1990年由陕西柴油机厂引进日本专利制造。1994年×日,该轮开往新加坡途中,航行至中国南海时,NO.2辅机单机第四缸活塞突然破碎,机架及该缸缸头、缸套、连杆以及内部与活塞相连的冷却机沟全部损坏报废。除此之外,与第四缸相邻的第三缸活塞及缸套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而报废。曲拐箱内全部是金属碎片,机器必须进行大修。 二、事故原因分析 对如此重大机损事故,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分析,查找原因。该辅机是一台新的机器,在损坏前进行了周期性常规吊缸修理,吊缸后直到损坏,仅运转了1000个小时。在使用过程中,各主要运行参数均正常,无任何异常症状,机器性能良好。检查吊缸时各测量记录数据等也均正常。根据机损现场分析,机损事故是由于第四缸活塞被破碎所致,事先无预兆,是一个突发性的机损事故。第四缸活  相似文献   

10.
浅谈船舶振动水平的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振动的几个方面的影响介绍船舶振动水平的评价标准,对于船舶设计人员理解振动对人员、结构、机器的要求,最终在编制规格书时能做到有理有据。  相似文献   

11.
船用机器产笺振动与噪声不仅使乘客和服务人员感到不适,振动会引起结构构件的交变应力,加速结构的疲劳,影响到船体的强度。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在船舶设计阶段对可能发生的振动现象的严重程度作出估计,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实船的振动降至国际标准限度以内。  相似文献   

12.
大型船舶主柴油机轴系轴向振动的非接触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利用电涡流测振仪对船舶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的测量方法,并对一艘出口油船的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这种方法已得到劳氏船级社的认可。  相似文献   

13.
为改变我国造船完工量不断攀升,而船舶配套本土化率下降的现实状况,国防科工委提出了造船、配套协调发展战略规划。船舶辅机是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船舶配套设备。本文在分析船舶辅机共性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甲板机械、船舶电站、船舶调距桨装置、船用阀门遥控系统、船舶减摇系统等辅机设备的市场情况、与国外产品的差距,以及为缩小差距所需开展的技术工作,并提出了加速我国船舶辅机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船舶辅机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特点,研究面向大批量定制的船舶辅机开发设计技术及实现其设计制造一体化的集成技术、方法与手段。通过研究可以实现船舶辅机的变批量定制,快速响应市场和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利用现有模块创造出新产品,提高产品创新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通过基于PDM的船舶辅机大批量定制系统,实现船舶辅机设计制造一体化及其信息、资源的共享和重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舶空调系统在冰区海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本文提出在一定范围内精确控制船舶主辅机冷却水的温度,将船舶主辅机冷却水与海水源热泵系统相耦合,使船舶主辅机冷却水在冰区海域可以作为热泵系统的热源,为船舶舱室供热。以2800TEU船舶为对象设计了冰区船舶空调系统,通过对船舶上层建筑的负荷计算,船舶主辅机冷却水可以为船舶舱室提供充足的热量。通过合理的使用船舶主辅机冷却水不仅可以解决船舶空调系统在冰区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同时提高了船舶能源的利用率,也为船舶舱室提供稳定舒适的人工环境。  相似文献   

16.
汤朝明 《船艇》1998,(1):15-24
2.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及其政策措施2.1 韩国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 70年代,韩国几乎没有船舶配套厂;因此,主机、辅机、发电机和导航设备等几乎所有的配套产品都从日本西欧进口。 进入80年代,主机、辅机、锚链、阀以及众多船用产品的国产化取得进展;但是部分出口船,由于船东指定,需进口主机、辅机、  相似文献   

17.
船舶辅机智能化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本文根据船舶辅机的特点,提出了实现智能化的手段和目的,分析了智能船舶辅机的特征,其中大数据的特征是船舶辅机实现智能化的基础,智能操作的特征是船舶辅机实现智能化的手段,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深远海作业的船舶辅机的安全可靠性能,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海上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18.
船舶辅机的隔振设计及船体耦合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船舶的振动与噪声,对某船用空压机组进行了浮筏隔振装置的设计,其中包括隔振参数的确定以及筏体结构的设计等。通过建立隔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包括振动模态、振动传递率以及对于冲击的响应。为了揭示实船隔振系统的规律,将空压机组浮筏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拓展到全船,分析了隔振装置装船后的耦合振动模态,讨论了船舶结构的振动对浮筏系统隔振效果以及冲击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船舶辅机浮筏隔振系统动力学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轮机专业“船舶辅机”课程在全国海船海员适任考试中合格率低,毕业前无法拿到毕业证和适任证,导致就业困难的现象,通过分析“船舶辅机”课程难学难考的主要原因,提出进行“船舶辅机”课程考前辅导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舰船科学技术》2013,(10):74-77
控制水下航行器辅机产生的机械噪声一直是水下航行器减振降噪研究的热点。从能量传递方面来看,这类噪声均来源于作为驱动源的电机振动。本文从电机理论的角度讨论水下航行器辅机电机的振动原因,重点分析产生电磁振动的径向电磁力,论述水下航行器辅机用3种常用电机径向电磁力的产生特点。结合水下航行器设计使用特点,介绍辅机电机振动控制的3个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