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下期预告     
铁道机车车辆可靠性工程状况与发展 董锡明 高速列车圆柱滚动轴承的配合和原始径向游隙分析 孙均强 闸瓦摩擦系数制动初速修正项在合力图中的应用 崔小喜 孙中央 160t三节伸缩臂铁路起重机的研制 周汉麟 孙笑萍 货车13号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故障分析及建议 张凤翔 管胜恩 鹰邵段电气部件严重烧损问题及处理办法的探讨 何春生 刘金根  相似文献   

2.
不同材质闸瓦的等效(二次换算)系数近似取值的修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时我国铁路普通货物列车与普通旅客列车已用高磷铸铁闸瓦取代中磷铸铁闸瓦,而不同材质闸瓦车辆混编主要发生在90km/h以下的普通货物列车。鉴于铸铁闸瓦和低摩合成闸瓦的摩擦系数均受制动初速影响,所以相关的等效(二次换算)系数要按普通货物列车的制动初速约80km/h进行修正。具体修正的不同材质闸瓦的等效(二次换算)系数推荐用于编制机车车辆每台(辆)等效换算闸瓦力表及其他相关方面。  相似文献   

3.
论列车常用制动限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列车常用制动限速的概念、决定因素和解算方法。重点指出对闸瓦摩擦系数带有初速修正项和不带初速修正项的常用制动限速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在解算常用制动限速问题时常用制动系数取为 0 7是合理的。给出了常用制动限速表 ,指明了常用制动限速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使用高磷闸瓦适应25型客车提速的可行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钦顺 《铁道车辆》1998,36(6):21-23
25型客车采用双侧踏面制动,使用目前国内新研制的DF11型机车用较高摩擦系数的高磷 闸瓦,将杠杆制动倍率提高到7.75,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可满足140km/h初速1100m的列车紧急制动距离要求。  相似文献   

5.
前言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闸瓦和轮箍的使用寿命和应用价值,提高制动安全及减少更换消耗部分,从而节约费用。一、闸瓦材料对制动机构造的影响闸瓦的制动作用愈强,制动力愈大。闸瓦作用于车轮上发生摩擦力(图1)的极限值是车轮与钢轨间的粘着力。当制动力超过粘着力,轮对将被抱闸。容许的制动减速与应用闸瓦材料及闸瓦构造类型有关。制动力为闸瓦压力和摩擦系数的乘积。车轮  相似文献   

6.
超高磷合金铸铁闸瓦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良好的导热性及较高的摩擦系数,通过理论计算和1:1制动试验台试验,证明该闸瓦完全以满足东风8B内燃机车的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7.
列车制动摩擦材料的制动效果不能光看摩擦系数的大小,制动效果的最终表现是制动距离的长短。高摩闸瓦(片)和高磷闸瓦的摩擦系数差别较大,而在速度90 km/h以下时,其制动距离却相差甚微。两者制动距离的差别主要表现在更高的速度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ABAQUS建立了踏面基础制动装置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法预测制动尖叫噪声的发生趋势。通过改变摩擦系数、闸瓦摩擦体和瓦背的杨氏模量来分析其对制动尖叫噪声发生趋势的影响。研究表明:摩擦系数对制动尖叫噪声有重要影响,可通过降低摩擦体与踏面间的摩擦系数来减少制动尖叫噪声;为抑制制动尖叫噪声产生,在不影响制动性能的前提下,闸瓦摩擦体可选用杨氏模量较大的材料,闸瓦瓦背可选用杨氏模量较小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通用货车提速采用高磨擦系数合成闸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国通用货车数量约有54万辆以上,这些车辆一直使用铸铁闸瓦,已远远不能适应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在通用货车上改造制动系统推广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必须以最少的改造费,才能使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得以顺利推广。该课题组经过长期大量研究,采用变比阀技术(即在制动缸管中加入一套变更空气压力的比例阀),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将这一技术和KZW-4G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结合在一起。由于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的特性,可以使货车运行速度提高到90km*h-1~100km*h-1时,制动距离为800m或1100m;重车制动缸压力为260kPa或360kPa时,空车制动缸压力仍是相同的115kPa,从而降低车辆日常维护费用及劳动强度。如果在通用货车上全部使用高摩擦系数合成闸瓦,仅仅闸瓦消耗一项,可节约费用约3亿元人民币,而利用这些费用则可实现通用货车制动系统的改造,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超高磷合金铸铁闸瓦材质及其摩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选材试验,证明超高磷合金铸铁闸瓦具有摩擦制动性能稳定、摩擦系数高而稳定、耐磨性和导热性能好、对车轮无热损伤、制动距离短和火花少等特性,可用作准高速机车闸瓦的材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我国客货列车空气制动力的计算参数.论述制动力计算中的基础制动装置计算传动效率、实算闸瓦压力和闸瓦实算摩擦系数的成套性.指出《列车牵引计算规程》规定的实算摩擦系数是根据实算闸瓦压力试验出来的,而试验时用的实算闸瓦压力又是按基础制动装置的计算传动效率计算的,所以在计算列车空气制动力时,其中的实算闸瓦压力必须用计算传动效率计算.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TGS-2型热分析仪、MG-20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测试设备,考察合成闸瓦中加入纳米高岭土后的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摩擦、制动性能。研究显示纳米高岭土的加入可有效提高合成闸瓦的力学性能,降低其磨耗量,对摩擦系数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为黏合剂,石墨、铝矾土、钾长石粉、还原铁粉和沉淀硫酸钡等为填料,钢纤维和海泡石纤维为增强纤维,混合构成了高摩合成闸瓦的摩擦材料;通过反复实验,优化配方及工艺,研制出适合我国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运用需求的高摩合成闸瓦。测试结果显示:研制的高摩合成闸瓦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及制动摩擦磨损性能符合和谐型大功率内燃机车的技术要求,其中冲击强度和压缩模量分别达到3.8kJ.m-2和460MPa。在1∶1制动动力试验台上的测试也显示,在120km.h-1速度下重车的制动距离以及车轮踏面最高温度和磨耗量分别为817m,215℃和0.87cm3.MJ-1,完全满足120km.h-1速度下紧急制动距离小于1 100m、车轮踏面最高温度小于400℃、重车制动磨耗量小于1.5cm3.MJ-1的使用要求,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型高摩合成闸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瞬时滑动状态下荷载、速度对轮轨摩擦系数的影响规律,基于摩擦学第二定律,以U71 Mn钢轨为试验材料,研究瞬时滑动状态下,荷载、速度对轮轨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瞬时滑动状态下,速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较为显著,摩擦系数随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当瞬时滑动速度达到2.6 m/s时,摩擦系数为0.34,较初始测定速度降低10%。摩擦力与荷载的增加成正比,但在瞬时滑动速度恒定的条件下,摩擦系数几乎不受荷载改变的影响。车轮发生瞬时滑动时,较大列车轴重和较小车轮自旋速度有利于车轮获得较大摩擦力,这对行车安全是有利的。列车瞬时滑动状态与制动状态下的摩擦系数是有差异的,在工程实际和轮轨接触分析时应根据车轮的滑动状态选用相应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15.
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集成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伟  赵旭宝  姜岩  张军 《铁道学报》2012,34(4):39-46
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一直是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制动特性试验方法已不能够满足仿真各种列车编组的纵向冲动分析的需求,特别是多机车不同步动作、列车中有可控列尾装置等使得试验基础上的制动特性更具有局限性,因此获得适用性更广的制动特性成为纵向动力学研究的首要问题。本研究开发了列车空气制动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消息机制,能够在运行过程中改变列车驾驶指令。介绍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同步仿真基本原理,气体流动理论,列车管压强、缸内压强计算方法,机车牵引、动力制动,缓冲器特性、摩擦系数、纵向冲动等计算方法。仿真计算典型长大列车制动特性和纵向冲动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仿真系统适合于模拟各种编组列车在各种线路运行过程中制动力与车钩力等重要参数,为制动系统和列车纵向冲动等研究提供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随速度提高使其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对于运营速度80 km/h的城轨车辆,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就城轨车辆主要采用的踏面制动方式、车轮及闸瓦热负荷匹配特性、电空制动力分配比以及黏着利用等内容进行分析,结合基础制动在运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城轨车辆制动的特点展开分析讨论,探讨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速列车制动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高速列车的功能比普通列车的大几倍,而高速下轮机间的粘着系数及闸瓦与动轮之间的摩擦系数都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故高速列车必须采用新的制动体系,电阻制动技术成熟,而再生制动能回收大部分动能,且制动特性较好,在直流牵引电动机和交流同步,异步电动机驱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盘形制动在高速车辆上是必不可少的。在非粘着的电气制动中,磁轨制动的磨耗大,适用于紧急制动,而轨道涡流制动在80~300km/h速度内,制动特性平  相似文献   

18.
城轨列车停车位置不精确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制动系统、信号系统、牵引控制系统及线路条件等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停车位置不精确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列车运营的具体条件,提出在列车基础制动装置中的闸瓦宜选用摩擦系数稳定,湿态制动性能良好的新型合成闸瓦;在设定空车制动力保证和重车制动力限制的基础上,增设电制动模式下的粘着限制功能;用于测定列车运行速度的速度传感器尽可能安装在拖车的车轴上等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