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苏旭 《广东造船》2004,(4):36-38
一、前言 由几何学可知,由圆截面所产生的回转表面称为圆环或一般地称为Ω形。Ω形波纹管比U形波纹管承受内压能力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显著[1]、[2]。这种Ω形波纹管1993年已首次列入了著名的美国膨胀节制造商协会EJMA标准中。然而,对于Ω形波纹管的刚度试验研究,国内所做的试验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是针对单层波纹管而作的。本文对不  相似文献   

2.
金属波纹管结构在现代工程的多个领域中均具有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重要的补偿元件,可在压力容器和管道系统中对结构的温度变化、机械位移或振动进行热补偿与位移补偿等。近年来,随着高技术船舶FLNG(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即新型海上浮式LNG(液化天然气)生产系统的兴起与发展,金属波纹管结构也广泛地应用于LNG低温柔性管道中。作为低温柔性管道的内衬结构层,金属波纹管直接与低温传输介质接触,可起到承受管道内部压力、密封传输介质等功能。然而在实际工程中,波纹管结构的截面形状多种多样,不同管型的金属波纹管对应的力学性能差异较大,其概念选型设计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最常见的U型、C型、Ω型等三种管型波纹管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三种管型的金属波纹管进行多工况分析与关键性能指标对比,得到不同管型的金属波纹管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适用的工程背景,并认为U型波纹管是最适合LNG低温柔性管道内衬层的金属波纹管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某舰尾部上层建筑副炮加强结构的垂向刚度,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分别建立副炮基座附近的上层建筑模型、上层建筑带部分主船体舱段模型以及全舱段模型并进行了刚度计算分析。在计算过程中,通过多种结构设计方案的对比计算,分析出了对结构整体刚度影响较大的船体构件和部位,为最终的结构加强提供了依据。着重讨论了模型范围大小、不同边界条件、加载方式以及刚度计算方法对船体结构最终垂向刚度计算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斜拉桥上塔柱拉索索塔锚固区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复杂,通过设置环向预应力以确保锚固区具有足够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抗裂安全度。经过对南仓斜拉桥索塔U形预应力束施工各控制环节的分析研究,选择了最佳留孔材料,采用波纹管定位、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新技术,研究了环向预应力束的穿束、张拉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船舶密封装置Ω弹簧组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建立船用密封装置Ω弹簧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用Ansys11.0进行单片弹簧的强度、刚度、补偿量、比压等特性分析,给出弹簧片与Ω弹簧组的结构与补偿特性.针对弹簧组的承载情况和位移补偿要求,进行动力响应分析,给出Ω弹簧组的轴向、径向及混合振动补偿特性.  相似文献   

6.
《舰船科学技术》2015,(7):14-19
采用2种满足简支边界条件的形函数,基于Ritz法建立环肋圆柱壳结构在静水外压下弹性失稳压力的直接计算方法,能区分肋骨的内外布置方式,且含有肋骨抗压刚度项,可推广至带有大肋骨的圆柱壳结构,或退化为无肋骨圆柱壳。分析表明,理论方法解和有限元结果较为一致,形式简单的3系数形函数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内环肋圆柱壳的总体弹性稳定性比外环肋优越,大肋骨内置比外置更容易达到临界刚度,内、外肋骨圆柱壳的弹性局部失稳压力基本相当,忽略肋骨压缩应变能可使弹性总体失稳压力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对船舶燃油溢流系统的组成和任务作简要介绍,并对燃油贮油舱的压力产生原因及防止油舱过压采取措施进行分析,同时以带流量计和溢流阀的两种燃溢流系统为例,对它们进行布置设计和压力计算。  相似文献   

8.
按照材料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小尺寸混凝土筒体的刚度,验证材料力学计算筒体拉压刚度、抗弯刚度和抗剪刚度的准确性;对于抗扭刚度,根据大量模型的计算结果采用神经网络得到经验公式,给出筒体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南京纬三路过江通道采用两台直径14.93m的泥水盾构施工。盾构机在长距离穿越粗砂、卵砾石等复合地层时,刀盘刀具会产生较大磨损,因而需要进行停机带压检修。带压作业时,部分隧道开挖面仅由气压进行支护。针对气压支护开挖面在带压开舱时开挖面最小支护压力的设定问题,通过建立有限元三维开挖面稳定分析模型,研究了极限状态下盾构开挖面保持稳定的最小支护压力,并与工程计算和相关模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了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开舱支护压力。  相似文献   

10.
翻车机房圆形基坑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圆形支护结构由于拱效应,使得支护结构受力复杂。文章依托翻车机房工程实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空间轴对称计算模型,采用横环各向同性材料反映槽段接头对墙体环向刚度的折减影响,通过模拟基坑施工全过程,研究了支护结构位移和应力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墙体、内撑环向轴力以及入土段抗力的荷载分担比,研究环向刚度、内撑刚度、土层模量因素对结构位移、内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墙体环向刚度对支护结构变形、内力有重要的影响,内撑刚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基坑深度范围内。在开挖面以上的外侧土压力呈直线分布,未见有"R"形分布规律;坑内土体对入土段嵌固作用明显大于外侧土体。  相似文献   

11.
以大湾区东莞内河航道万江堤岸挡墙工程为例,介绍了先张法预应力U形板桩作为堤岸挡墙的工程应用。首先,通过方案比选得出,U形板桩方案具有施工速度快、对河道影响小且工程造价低的优点。然后,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得出了U形板桩作为悬臂支挡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最后,对水平位移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设位移、事先进行墙后地基加固的措施减少水平位移。现场实测数据表明,水平变形主要产生在前45 d,后期变形较小。挡墙工程运营数据显示适用情况良好,可为类似内河航道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内置式框架肋骨加强的长舱段,推导了框架肋骨临界刚度的理论计算公式,给出了舱段框架肋骨临界刚度的计算方法;通过 ANSYS 有限元软件,比较分析了舱段失稳临界压力理论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之间的误差,指出现行舱段失稳临界压力理论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适用范围;以舱段失稳压力有限元结果为修正基准值,引入修正系数 k 修正理论计算公式,以提高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局部加强的含裂纹板应力强度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裂纹板局部焊接加强板条的断裂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考虑加强板条的横向刚度和纵向刚度的影响,将加强板条对裂纹板的作用力离散化为作用在沿加强板条方向的有限个作用点处,由含裂纹板的复应力函数解法进行求解.文中分别就加强板条位置和加强板条相对刚度对裂纹板加强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加强板条纵向刚度对降低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起主要作用,提高加强板条刚度有利于降低结构应力强度因子,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冬彪 《中国水运》2009,(8):250-252
驻马店市新一代天气雷达楼是一幢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的细腰形结构,通过加大结构底部刚度、减小细腰上部的刚度,使细腰上部结构单元变得简单规则。屋顶悬挑结构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减轻了结构的重量。结构计算表明,结构的振型、层间位移角、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的自振频率也满足应大于1的天气雷达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半无矩壳理论加以扩展,应用于变断面、具有剖面突变的复杂船体结构分析中。应用加权余量法推导出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载荷矩阵。给出了棱柱形舱段、非棱柱形舱段和横舱壁三种单元模型并编制了计算程序。本文的方法比薄壁梁理论更加精确,且能综合考虑船体弯曲、扭转及横向变形的耦合响应。通过模型试验和分析比较,表明本文方法比常规有限元法具有数据量小、计算速度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船舶专利     
<正>专利名称:绞压靠帮补给装置专利申请号:CN201120006287.0公开号:CN202089214U申请日:2011.01.11公开日:2011.12.28申请人:孙善骏本实用新型的绞压靠帮补给法是船舶靠帮补给或船只间需要开展靠帮活动设置的装置,主要是有多路囊胎、绞车、电磁缆带头、压夹囊带、电气动控制装置等组成,由于是在压夹囊带内布置有多路囊胎,压夹囊带和其内布置的多路囊胎组成了绞压  相似文献   

17.
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新型的船体尾轴密封装置中的Ω型弹簧进行模拟和分析。对弹簧承受大应力的部位进行强度校核,并描绘出弹簧的压缩量-弹性力,以及压缩量-最大等效(Mises)应力的关系曲线。模型分别采用各圈单独和整体两种不同的建模方式进行计算。两种建模方式的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方法的可靠性。分析结果为机械密封装置Ω型弹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分析了影响上埋式结构物周边土压力分布的各种因素,并建议在结构物顶部填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来改善其应集中状态,通过对一圆形结构物进行了有限计算,重点分析减荷条件下结构物周边土压力分布,计算表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螺旋桨液压无键联接的基本原理,106M客滚船螺旋桨与艉轴联接的结构形式以及相关参数和计算方法,通过计算得出螺旋桨与艉轴无键联接时的过盈量、轴向压入量、径向表面压力等数据,为螺旋桨与艉轴无键联接设计及安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20.
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要求介质压力稳定,以达到较长的密封效果。而潜艇海水管道中的压力随潜深变化,使用注剂式带压密封技术很难保证堵漏效果。文章对这类不同的密封剂在不同压力变化情况下的堵漏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该项技术在介质变压下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