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分析和控制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辐射噪声,应用声传递向量法对动力传动系统进行结构声辐射仿真研究.以汽车驱动桥为例,运用声传递向量仿真算法,计算得到驱动桥壳体表面辐射声压级、外场域点声压级等声学响应,并且在研制的汽车驱动桥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声传递向量法在进行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声振分析时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良好的识别能力,是汽车产品设计过程中适用于结构声振分析的可靠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客户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NVH性能在开发过程中也越来越多被关注,其包括Noise(噪声)、Vibration(振动)和Harshness(声振粗糙度),它主要研究驾驶员或乘客对振动、噪音及舒适性的主观感受。文章以一款MPV车型为例,介绍运用LMSTest.Lab软件对变速器NVH问题进行测试分析,并结合测试结果,查明故障的激励源及传递路径,结合经验积累并提出可行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3.
正1引言噪声、振动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舒适性、环保以及可靠性。噪声是汽车有害排放之一,对人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世界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噪声限值法规。客车的NVH性能是一项人们看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重要性能,备受客车使用者的关注。提高整车NVH性能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及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有些厂家已将静音设计作为客车的卖点之一。2客车振动噪声的危害及产生的机理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是衡量车辆制造质  相似文献   

4.
汽车车内噪声对汽车的舒适性影响较大,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车内噪声已成为汽车产品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文中对某国产轿车在怠速工况下发动机噪声对乘坐室内声场传递路径的研究,得到其发动机舱和驾驶室噪声信号,然后基于数字信号分析技术,对噪声传递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对该车乘坐室内多点声压进行了测量,并利用Matlab软件分析各测量点与驾驶员右耳声压的互相关性以及能量的传递,分析乘坐室内声场传递路径的识别方法,并且提出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统计能量分析(SEA)方法的特点、原理及其在汽车车身声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SEA方法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基础上的基于能量统计的方法,可应用于早期开发阶段的产品特性分析与匹配,且可与CFD方法综合运用预测汽车内部风噪声,与FEM综合运用及与试验相结合预测整车的声振特性.阐述了通用SEA模型,以及用SEA方法分析吸声、阻尼材料对车内声场的影响,并以多个分析研究和具体实例说明了SEA方法在汽车车身声振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汽车NVH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本文介绍了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的含义和汽车上的NVH现象,概括了研究汽车NVH特性的CAE仿真手段和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以刚体弹性体耦合建模和声固耦合作用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NVH特性研究在整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通过某轿车高速摆振的实例介绍了NVH特性研究在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总结了汽车NVH特性研究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它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汽车HVH特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林逸  马天飞等 《汽车工程》2002,24(3):177-181,186
本文介绍了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的含义和汽车上的NVH现象,概括了研究汽车NVH特性的CAE仿真手段和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以刚体弹性体耦合建模和声固耦合作用分析等为主要内容的NVH特性研究在整车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并通过某轿车高速摆振的实例介绍了NVH特性研究在改善汽车乘坐舒适性的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最后总结了汽车NVH特性研究的特点和意义以及它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并对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白车身是汽车的重要结构之一,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消费者对车辆的使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乘员舱内的驾驶体验和对乘员舱内部声音要求.以某皮卡车型为研究对象,介绍前围透过声控制的方法,为后期开发皮卡车型提升NVH (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车身声振设计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身的声振设计属于汽车声学设计的范畴,也属于汽车NVH特性研究的分支,主要研究车身结构固有特性和车身噪声之间的关系,查清车身各种振动源、声源发生振动和声音的基本原理,明确各种振动和声音的特性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振动和声音传递的途径,在结合人们对各种声音主观评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公司在研某车型为例,主要介绍了如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下车身正碰力传递路径的分析,优化下车身正碰力的传递路径。通过选取合理的结构方式增加了汽车结构强度,提高了汽车正碰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王燕云  任成华 《天津汽车》2011,(4):49-51,59
操纵稳定性是汽车重要性能,车桥摆振严重恶化汽车操纵稳定性,制动振跳是车桥摆振的表现形式之一。文章通过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制动振跳的诱发因素,对可能影响制动振跳的悬架布置形式、铜板弹簧刚度、前后轴制动力及其分配、前后轮抱死时间差、前桥下沉量、悬架系统阻尼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简述了其对制动振跳的影响。然后根据装配工艺性、行驶平顺性等约束条件进行综合考虑,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汽车轮胎的基本职能是支承车辆重量,传递驱动和制动力矩,提高吸振和包络能力(把路面上的突起包进去的能力)以及保证转向稳定性等。此外,轮胎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抗磨性、低滚动阻力、耐久性和安全性等特点。轮胎在汽车各部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轮胎在汽车中的使用量大;轮胎约占每辆汽车能源消耗的20%;制造轮胎需要橡胶、石油等重要资源;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驱动性、通过性、平顺性、稳定性、安全性和适合性等。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轮胎,以及轮胎故障应怎样及时地修理,这不仅是汽车工程人员研究的问题,也是车主们急于了解的常识。  相似文献   

13.
一种分析车内声传递特性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光冶  蒋伟康 《汽车工程》2000,22(5):313-315,309
以电-声传递测量替代声-声传递或振-声传递测量的方法来分析封闭腔室内的声传递特性,尝试用该方法对车内部件的声辐射传递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分析方法对于确定产生车内噪声的主要部件,研究车厢内的声特性十分有效,并具有物理概念明晰、实施简便的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一)汽车钢板弹簧是汽车中的总成件。它连结大梁和车轴为一体,传递载荷。作为连接和弹性元件,吸振、减振使车辆获得舒适性。当前国内用于制作汽车钢板弹簧的合金钢每年达18万吨左右,而在世界范围内每年耗量约以数百万吨计。为提高钢板弹簧的质量,降低弹簧钢的消耗,增加汽车的舒适性(平顺性)和安全性,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指出汽车传动系的扭转振动是产生车内振动噪声、降低汽车乘坐舒适性的重要根源之一;阐述了汽车传动系扭转振动的主要特点;对传动系中变速器、主减速器等主要零部件的扭振噪声的发生机理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要求也逐渐提高,车内的NVH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这也是各汽车厂商不断增加投入提高产品NVH性能的重要原因.车内振动是汽车NVH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车内振动过大将严重影响汽车的舒适性,容易造成驾驶疲劳,进而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因此对汽车车内振动进行动控制就显得尤为必要. 踏板作为汽车的重要操纵机构,是驾驶人员行车过程中接触最为频繁的部件之一,因此踏板振动对整车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踏板的振动也是最容易被人感知和抱怨的问题之一.本文以某研发车型为例,针对加速过程中3000r/min左右加速踏板存在强烈振动问题进行传递路径分析,并结合CAE仿真计算,确认了影响加速踏板振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主要传递路径的振动控制以及局部结构优化,加速踏板的强烈振动现象明显改善.同时也为解决其它车内振动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振动噪声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据有关资料表明,汽车噪声严重地污染着城市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如今,NVH(Noise噪音、Vibration振动、Harshness声振粗糙度)的抑制已成为汽车研发与生产的重点概念。文章通过对某轿车在怠速工况下进行基本性能测试,找到了排气系统是该试验车的最主要振动噪声源之一;然后,对排气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了车内振动噪声的来源;最后,通过汽车CAE技术,使排气系统吊钩位置得到改进,实现排气系统NVH性能优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车内的振动噪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中对前置后驱汽车动力传动系统激振力的分配和传递路径进行了研究。通过在整车刚柔耦合模型上施加动力传动系统激振力,提取车辆关键硬点载荷并据此进行NVH性能的传递路径分析,从而对动力传动系统的主要参数进行匹配。针对某搭载四缸发动机前置后驱微车车内中低频轰鸣噪声问题,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和有限元法建立整车刚柔耦合模型,并通过KC试验和动态载荷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后,计算该车型在3挡全油门工况下的关键硬点载荷。根据噪声传递路径分析结果对动力传动系统参数进行匹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匹配后车内噪声明显下降,有效解决了中低频轰鸣问题。  相似文献   

19.
唐中华  张志飞  陈钊  蒲弘杰  李云  徐中明 《汽车工程》2020,42(4):531-536,566
传递路径分析法是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准确有效的方法。试验传递路径分析耗时耗力且需要实制样车,为在整车开发初期诊断汽车振动噪声问题,对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建立了包含底盘的整车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采用频率响应法预测车内声学振动响应,发现驾驶员右耳声压在38 Hz处以及驾驶员座椅导轨振动在59 Hz处存在较大峰值。在有限元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整车虚拟传递路径分析模型,该模型合成的声学振动结果与频率响应法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虚拟传递路径法对两处峰值作诊断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贡献量大的路径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38 Hz处驾驶员右耳声压降低2 dB,59 Hz处座椅振动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乘用车车内轰鸣声进行问题分析,查找出抗扭拉杆是该车内轰鸣声的主要传递路径,根据理论设计出动力吸振器,并通过试验验证了动力吸振器对车内轰鸣声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改善后轰鸣声满足设定目标。并且,本文总结出一种传递路径分析新方法,该方法可弥补断开路径法和加质量块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