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宜工回来了     
2010年11月23日,两年一度的工程机械宝马展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宜工回来了!”一句醒目的标语让众多工程机械业内人士为之一惊。作为国内最早生产装载机的“四大家族”之一,以生产轮式装载机为核心的工程机械大型企业——江西宜春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宝马展首次亮相。  相似文献   

2.
11月27日上午,2012上海宝马展(bauma China)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一员,山东临工携旗下装载机、挖掘机、路面机械等多款新品参加展会,其重点亮相的符合欧盟标准的装载机和轮式挖掘机新品,更进一步彰显了临工的国际化战略。全线重点产品集体亮相宝马展此次展会,山东临工着重推出LG938L、LG959型号轮式装载机和LGW6150E型号轮式挖掘机,其中两款装载机产品不仅延续了临工  相似文献   

3.
装载机的结构尺寸相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现有轮式装载机产品随机样本系列的主要性能、结构尺寸参数,参数组的回归分析,所得的参数关系式与理论推导出的相似公式基本相符,证实了装载机系列型谱的研制设计实践具有结构尺寸相似机器系统的设计特点和仿真设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SDZ20型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建立了与实际情况吻合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典型载荷工况下,进行静态结构分析,得到了整个工作装置的应力、变形分布,分析的结果可作为装载机工作机构设计和结构优化的依据,并对工程机械及同类结构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反转六连杆轮式装载机ZL50G为样机,运用ADAMS软件建立样机的三维实体模型,对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进行动态载荷分析,为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方法.分析结果为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轮式装载机转向行驶轮荷分析吉林工业大学秦四成阚君武铰接式轮式装载机在直驶与转向时轮胎负荷发生变化会影响转向阻力矩及轮胎承载能力。如忽略这种变化,将导致转向阻力矩分析偏离实际值,并使新设计的轮式装载机满载转向时轮胎负荷超载,影响其使用寿命。1直驶状态轮...  相似文献   

7.
中型轮式装载机是目前各类工程施工中使用最为频繁的设备。作为一种工程机械,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作条件多变,导致其时常发生故障。如果装载机发生故障,使用者必须根据不同型号装载机的各系统的结构、原理,结合其使用情况和具体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和检查。在准确地确定故障原因后,才能有效地对设备进行维修。本文详细分析了装载机传动系统故障问题。一、装载机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检查国产中型轮式装载机普遍采用了串联功率流式的液力机械传动方式。其中液力变矩器采用一级涡轮或二级涡轮输出,变速器则采用动力换挡的行星变速器或定轴式变速器。国  相似文献   

8.
在凯斯巴黎客户体验中心刚刚结束的工程机械竞技赛决赛上,凯斯对外正式推出了第八代轮式挖掘机新品. "我们很高兴推出这一系列3个型号——WX148、WX168和WX188的新品,之所以选择在欧洲发布,是因为这块市场十分重要,全球的轮式挖掘机销量有一半是欧洲贡献的.这次发布的新品其实是我们全系列设备持续更新的一部分,后续我们还会推出新的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挖掘机、小型装载机和挖掘装载机."  相似文献   

9.
为改变工程车辆传统设计计算与绘图的繁复和难以形式化的不足及其设计、制造囿于二维工程图的落后现状,进行了工程车辆行走机构计算机辅助仿真设计研究。运用实体参数化设计软件Pro/Engineer,结合ZL50C轮式装载机驱动桥零部件结构图样,完成了装载机行走机构零件的三维实体造型仿真设计、部件及总成的虚拟装配设计。这种设计方法有效缩短了设计周期,降低了研制费用,提高了设计水平,为工程车辆零部件及总体的各种技术分析和无纸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专用汽车》2012,(5):79-79
<正>日前,斯堪尼亚与韩国斗山工程机械(Doosan Infracore)就进一步扩大其现有合作领域达成协议。自2014年起,斯堪尼亚将不仅为斗山工程机械供应装备绞接式自卸卡车和大型轮式装载机的发动机,同时还将为斗山系列的其他系列产品提供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对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处治措施的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大比例尺沉降台试验测试数据及有限元仿真与拓扑优化的结果,提出路桥过渡段柔性搭板的布置形式;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分析,给出了柔性搭板的合理设计参数参考值。基于模型的受力特点,提出了近似变形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将计算曲线与试验观测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能够反映真实的沉降情况。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层间距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为桥头柔性搭板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薛松  吴卫  钟明键 《中南公路工程》2012,(2):115-117,132
满堂支架的稳定性是影响箱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支架稳定性是支架是否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吉茶高速公路k27+000~K27+150现浇高箱梁跨越暗河,通过对该现浇高箱梁支架和跨暗河方案的设计、计算和实践,对满堂支架在复杂地域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岗德尔黄河大桥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全、适用为前提,着重从桥梁景观出发,对岗德尔黄河大桥进行选型,主桥采用(50+136+416+136+50)m—联漂浮体系双塔斜拉桥,引桥采用45 m、50 m预应力混凝土T梁.对大桥设计方案作详细介绍,并进行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设计尺寸合理,在景观效果、工程经济性等方面有明显优势,满足建设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转体施工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方法,中国已成功将该技术应用于数百座大跨桥梁的施工。大吨位转体施工中,摩擦力的计算至关重要,但现有工程实践中给出的近似计算方法与工程试验值有较大差距。因此,精确的摩擦力和摩阻力矩计算理论,是转体施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采用称重原理获得竖向摩阻力矩,然后利用接触理论求得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推导出竖向摩阻力矩理论公式,进而求得摩擦因数。之后,利用获得的摩擦因数,根据接触面的应力分布规律,获得了平转过程中的水平摩阻力矩和牵引力。最后,进一步将前述方法推广到带滑块的转体装置中,获得统一的摩擦因数、摩阻力矩计算方法。将该方法和有限单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高度吻合;和实际工程数据对比,显示所提方法的结果更加合理、准确。主要结论如下:①根据称配重方法计算摩擦因数时,现有近似计算方法获得的摩擦因数,随着球铰参数α的增加误差逐渐增大。②球铰表面接触应力呈现出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现有计算方法假设均匀的法向接触应力分布与实际应力分布差距较大。无滑块转体装置中,有限元模型计算所得水平转动摩阻力矩比现有近似方法计算的大14.3%;而该方法计算值与有限元结果误差仅为3.0%。③在带滑块转体装置中,与工程实测值相比,现有近似方法和该改进方法获得的水平转动摩阻力矩误差分别为31.4%和23.7%。由此可见,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计算准确度。  相似文献   

15.
顺德支流特大桥为102m+160m+9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由于通航和水利的要求,顺?支流特大桥主墩承台埋入河床较深,采用钢板桩围堰施工时基坑开挖深度最深达18m。对该钢板桩围堰的设计计算要点及施工过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陈家洲湘江大桥主桥为(40+68+4X100+68+40)m的8跨长联连续箱梁桥,合龙口多,体系转换复杂,施工监控难度大。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主梁应力和变形,并对合龙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参数分析,确定了先副跨后次边跨再中跨的对称合龙方案;对施工过程关键截面的应力及关键工况的线形进行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陈家洲大桥主桥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张花高速公路酉水大桥(80 m+145 m+80 m)斜交高墩大跨度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斜交高墩日照温度作用的基本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方法.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酉水大桥斜交高墩日照温度效应计算模型,分析了主桥墩在日照温度效应下的温度场特征,对比理论分析与实测温度,并分析了日照温度作用下高墩施工线形影响,根据日照温度墩顶位移近似解析解提出了施工中控制墩身变形和轴线偏位的方法,为高墩施工的线形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武广高铁客运专线花都特大桥48m +80m +48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上的3孔预应力筋束的孔道摩阻损失试验,介绍了预应力筋束孔道摩阻试验的试验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预应力筋束与孔道间的摩阻系数μ和偏差系数k.为该桥的梁体预应力张拉施工提供依据,也为预应力筋束的预应力损失计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风积沙地区公路隧道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长松  黄俊文  肖均 《隧道建设》2011,31(2):202-207
为积累风积沙地区公路隧道施工经验,以榆神高速神木1号隧道工程为依托,对该隧道在风积沙段施工中采用的3种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采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手段,同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3种方案的沉降控制效果、施工技术难度和施工周期等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出了其各自的适用条件:小导管+上下台阶临时仰拱法适用于工期紧张,需要快速施工且对地表沉降没有严格控制要求或允许较大地表沉降的场合;水平旋喷桩+三台阶临时仰拱法适用于对地表沉降有严格控制要求的场合;大管棚+上下台阶临时仰拱法在介于上述情况之间时适用。  相似文献   

20.
In this paper, a novel haptic interface is proposed for general teleoperation of wheeled and tracked vehicles. The new mechanism of the proposed haptic interface, shown in Figure 1, not only allows human operators to easily teleoperate various types of target vehicles, including car-like vehicles, mobile robots, and tracked vehicles, but also improves the operator??s perception of the target vehicle??s operating status and its environment by introducing a ??cornering feel?? to the field of vehicle teleoperation.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interface enables human operators to give commands to (or drive) the target vehicle in a way that is traditionally carried out by direct control or driving. Experiments were completed to carefully evaluate and tes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interfa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haptic master device is sufficient and suitable for general wheeled and tracked-vehicle teleop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