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绿色施工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进行合理评价,建立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节地、节能、节约材料与材料资源、节水和环境保护5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分为施工临时用地选址等17个二级指标,根据该指标体系的结构特点,采用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绿色施工评价,评价结论分为4个等级.最后,以西南地区某工程施工为例进行绿色施工模拟评价,结果表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绿色施工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根据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的相互衔接特性,从经济效益、安全影响、便捷服务、环境影响等4个维度建立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评价指标体系.将可拓工程方法同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评价因子相结合,建立了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多级可拓评价模型.对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进行了一级和二级可拓评价,并给出评价对象所属等级.最后以兰武高速公路与兰州市城市道路的现状衔接方案为例,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间衔接线综合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绿色公路评价体系的地域适应性,增强绿色公路评价对于季冻区公路绿色转型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在对绿色公路建设内涵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节约、节能降碳、品质建设、服务提升、创新支撑构建了包括7项一级指标、25项二级指标和69项三级指标的季冻区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开展季冻区绿色公路建设调研,提出指标体系评价分值计算方法及评价等级.最后,采用所建指标体系对集安—通化高速公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集通高速绿色公路达到"4星绿色公路"等级,其建设成效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可在季冻区绿色公路发展和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后评价原理、建立了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后评价模型,采用权重判断法筛选评价指标,根据单准则AHP构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偏差率,将各指标归一化。在确定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分别为交通需求预测后评价指标、交通改善措施后评价指标、交通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二级指标分别为背景交通需求预测指标、项目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区域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指标、静态交通需求预测指标、土地利用改善指标、交通组织改善措施指标、交通适应性指标、经济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与社会影响指标。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博远花园住宅项目后评价最大隶属度为0.527 7,评价等级为部分成功,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可见,评价指标和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企业计量人员等级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确定了计量人员等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依据级别评价表实现了对计量人员等级动态评价.通过实例分析,证明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评价结果为企业计量人员培训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地域建设发展特色为依据,以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内绿色公路发展历程及黑龙江省绿色公路建设情况为研究内容,应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与统计绿色公路相关的高频关键词,以此构建了一个包括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的黑龙江省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二级指标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找出核心指标项,为黑龙江省绿色公路规划与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增强绿色公路评价对于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的决策支撑作用,在对绿色公路管理与技术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涵盖公路规划设计与建设运营过程的3类、10个子类的20个强制性评价指标,以及7类、31个子类的76个选择性评分指标,构建了绿色公路评价指标体系,并明确了各指标适用的建设阶段、公路等级等条件;综合考虑地方绿色发展、地区资源禀赋、专业技术等特征,采用主客观赋权法确定分层指标权重;通过调研分析专业技术领域面临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设计了指标的评分标准。最后,以湖北省嘉鱼—通城高速公路为例,利用所建评价体系与方法进行项目建设的试评价,评价结果能有效反映公路建设的成效与不足,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问题,保证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当前的选址理论及方法,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内涵和目标诉求,提出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原则。然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经济与社会基础、基础设施分布、物流业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含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AHP-Fuzzy法,构建了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合肥岗集小镇作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HP-Fuzzy综合评价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将其推广应用到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分析城市道路绿化的合理性,深入剖析城市道路绿化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考虑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从防眩效果、视线视距、行车缓冲效果、驾驶员心理效果和侵入道路情况5个方面建立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大程度反映指标的原始信息,结合TOPSIS模型建立安全评价模型,通过比较相对接近度值反映评价结果,选取淮安市内6条城市道路的绿化进行实例分析,为城市道路绿化安全评价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外各类绿色生态道路评价系统的指标构成特点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引入可持续社会发展指数(SSI),提出了适用于我国的绿色生态道路评价系统.该系统可作为绿色公路评价标准的补充,作为自评或第三方评价工具供项目管理及设计使用,适用于各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的新建、改扩建工程.  相似文献   

11.
陈建军  于雷  陈旭梅  陈琨 《城市交通》2008,6(1):67-70,64
从适用性、优缺点等角度对道路网可靠性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简要介绍了3种主要道路网可靠性评价指标:连通性、行程时间可靠性和路网容量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在求解这些评价指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5种评价方法:终端可靠性评估方法、博弈论技术、蒙特卡罗方法、吸收马尔科夫链方法和微观交通仿真方法.最后指出道路网可靠性指标与评价方法尚在研究阶段,现存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对于评价交通系统运营状态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县道公路网规划推动着经济发展,承担着"上承国省干线,下接农村公路"的功能。以宿迁市为例,通过节点连通度法、国土系数法和弹性系数法的对比分析,确定最优化规模。从技术水平综合评价规模的合理性,进而宏观控制县道公路网的建设规模和结构等级。  相似文献   

13.
2000—2010年,是上海道路交通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的10年,道路基础设施实现了从单一的地面道路为主,向高架系统、地下隧道、地面道路网络相结合的立体化道路体系转变。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已由过去以偿还历史欠债为主的"还债型"建设,过渡到了以优化调整道路功能结构为主的"优化型"建设。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介绍了道路运输业适应性评价的三个层面,确定了适应性评价尺度,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取值计算。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进行适应性评价,并将评价方法应用于实例,为系统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问题,利用模糊数学知识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特性和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原理,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信息熵的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的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解决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的对策与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道路运输业服务水平的定义出发,探讨道路运输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和依据,从而建立一套合理、完善的道路运输业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对一个地区的道路运输业服务水平给予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以道路运输结构为出发点,克服传统评价方法的人为因素缺陷,建立基于DEA理论的道路运输结构适应性评价模型,并以甘肃省为例,对该地区的道路运输结构进行经济适应性评价。评价结果能充分显示地区道路运输结构的合理性,为我国道路运输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道路线形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选取了一条典型道路—淮安市黄河路进行线形的安全性评价。在分析了道路线形的各要素对交通安全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评判道路线形安全性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黄河路段的线形安全性做出评价。最后根据评价的结果,发现黄河路段存在的线形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效益评价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文博  张成  李佳 《城市交通》2006,4(1):60-63
通过对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原理及其交通特性分析,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选择影响交叉口交通的主要因素及其指标,并给出了重要指标的量化方法。将交叉口改造前后效益值综合量化,作为城市道路交叉口改造效益评价的基本指标,得到了交叉口改造效益评价结果。介绍了以此为基础开发的效益评价软件InEv_1,并以成都市某一交叉口为例,运用InEv_1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问题,利用区间数评判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特性和影响因素,在综合考虑诸多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区间数评价原理,在确定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的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的综合评价模型,提出解决城市道路路段交通拥挤对策与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