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历了广州、苏州、郑州、石家庄4站比赛之后,2011年12月8-10日,2011"乘龙汽车杯"首届全国中卡极限挑战赛总决赛在广西柳州收官.同时,本次总决赛作为"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得到了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柳州市副市长陈杰出席总决赛并表示:运动是工业的橱窗,汽车运动则是汽车工业展示自己生产水平的重要舞台,并极大地推动汽车工业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2.
钟东 《世界汽车》2001,(9):9-12
中国轿车搞了很多年了.现在再说它是幼稚产业多少有点不好意思.实事求是地说,中国轿车目前仍没有走出幼年时期,在汽车工业中它对国家的贡献不如原先所想象的那么大.至少,中国轿车总是同中国市场需求有距离,同老百姓有距离.轿车要发展,包括轿车在内的中国汽车工业要发展.这里我们强调不要只谈轿车.一方面,"轿车"这个概念已经极大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而它同国际上通行的汽车统计方式不兼容.另一方面,汽车必将更多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未来肯定有更多的中国普通百姓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汽车.  相似文献   

3.
世纪论辩:中国汽车工业何去何从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向的讨论一直沸沸扬扬,论辩不休,见智见仁,莫衷一是.70年代封车节油的论辩,80年代中期"中国要不要发展轿车"和"合资发展轿车工业是不是卖国主义"的论辩,1987年"如何发展轿车工业",以及90年代以来的"路与车"和"发展私人汽车"的论辩.  相似文献   

4.
日前,建设部主办的"纪念中国客车50周年活动"在北京启动.中国客车工业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来,中国客车工业发生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和正在进行从大到强的变化,客车工业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纪念中国客车50周年大庆,东风扬子江汽车(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举办《中国客车五十年,扬子江在我心中》大型联谊活动,旨在纪念老一辈客车工作者创业、锐意改革的开拓精神,激励现代的客车工作者发奋图强,打造更优秀的客车产品,从客车爱好者当中挖掘客车工业技术人才,促进中国客车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改革开放前的中国汽车工业 1956年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批汽车.经过20余年发展,1978年全国共生产汽车14.9万辆.其中绝大部分为载重车,轿车仅为2611辆.尽管基本上依靠自力更生,形成了较完整的汽车工业生产体系,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差距持续扩大.概括说来,中国汽车工业"缺重型车少轻型车,专用车,轿车几乎空白",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际相比,存在30年左右的巨大差距.1979年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企业--第一汽车制造厂年产汽车仅6.287万辆.  相似文献   

6.
1前言 面对加入WTO,我国汽车工业应当如何应对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并引发了对"民族汽车工业"提法的争议.相当多的人认为:"民族汽车工业"提法已经过时,不符合国际化潮流,应以"中国汽车工业"提法代替之.这种观点被多数人所接受,从此汽车工业的民族属性逐渐淡化,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谋发展求生存成为主流,合资中的控股地位不再强求,知识产权不再看重,有无品牌已不在乎,有无技术开发能力无所谓.  相似文献   

7.
60年的回眸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本刊特别推出了《改革开放中的汽车"强国梦"》和《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考》专题文章,深入思考并总结中国汽车工业今天所取得成绩的归因,理性分析中国汽车产业当前的真实状态,并推出了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走向的战略对策,作为对中国汽车工业60华诞的献礼。60年的风风雨雨缔造了中国汽车工业今天产销量世界第一的成绩,也练就了中国汽车工业屹立不倒的实力与水平。中国汽车工业令国人自豪,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工业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然而,在70年前,中国汽车工业却是一片空白。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篇章。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基础薄弱,市面上为数不多的汽车大部分来自国外,甚至有些车在国内的维修都是难题。这种窘境激励着老一辈汽车人,他们从零开始,奋发图强,用忘我的革命精神开启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工程。1953年成立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引进苏联技术后开始生产卡车,由此,中国的汽车工业奏响了恢弘的序曲。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1953年7月15日,一块刻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置于长春"中国一汽"中心广场,这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大幕正式开启的重要标志.至今年7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走过了一个甲子六十个年头. 六十年来,中央倾情关注汽车工业.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同意轿车项目也可"中外合资经营",把发展汽车制造业提到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目标高度.  相似文献   

10.
汽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汽车消费,轿车开始普遍走入人们的生活,轿车造型设计是整个轿车设计的开始,好的轿车造型设计也是塑造一个轿车自主品牌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介绍现代轿车造型设计的原理,从工业设计角度出发对"中式轿车"进行造型分析,以便设计出理想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车型。  相似文献   

11.
1994年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正式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产销规模在20世纪90年代初跨人百万辆,短短的10年时间内,在2002年又跃升超过300万辆,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此前的40年.汽车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支柱产业重要性正在逐渐显现.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对汽车产业而言,这不仅预示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而且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2年,中国人世的头一年,汽车市场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爆发,产销规模首次突破300万辆,增幅创出了自1993年以来的新高.轿、客、货车三大车型产销量均突破百万辆,特别是轿车增幅超过50%,市场份额跃居汽车行业首位.  相似文献   

12.
<正>伴随全球节约能源危机与地球环境保护的主题,汽车工业制造技术的升级与革新正在不断加速,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汽车车身的轻量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世界级汽车品牌领导者已经通过车身轻量化工艺,实现了更高的单位能源利用效能,大幅降低能耗与废气排放,同时又极大地提升了汽车的操控性和运动性,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消费市场中立于领先地位。"D-FFS热融直钻拧紧装配系统"正是应运而生的全新解决方案。未来,这一工艺技术在中国也必将获得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国内汽车业重组时不我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谁都承认,加入世贸组织后,轻量级的中国汽车工业,将与超重量级的世界汽车巨人同台打擂,孰轻孰重自然分明.谁都明白,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级别"的唯一办法,就是加速结构调整和改组,尽快形成国际级的大集团.  相似文献   

14.
马文 《世界汽车》2002,(2):13-14
一段时间以来,欧美汽车工业的利润持续下跌,竞争不断加剧,市场销售萎靡不振、生产过剩问题日益严重.中国加入WTO,为全球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商机,为此,世界领先的汽车巨头们纷纷将目光转向巨大的、尚待开发的中国市场.对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而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后一块富有增长潜力的保留领地,大型跨国公司纷涌逐鹿,将极大推动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向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演变.  相似文献   

15.
李白 《汽车与配件》2011,(49):45-45
"汽车是复合材料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特别是在欧洲,由于相关法规的要求,在2020年前汽车一定要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而要减少排放,汽车轻量化是很重要的。轻量化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这一发展趋势给复合材料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在今年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上,  相似文献   

16.
每周新闻     
《汽车与配件》2008,(1):8-15
中国汽车行业资产重组"路线图"人们可能不会忘记,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六·五"时期,国内曾经以"坚持改革,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探索振兴中国汽车工业新路子"的思路,用行政手段组建了"中国汽车工业公司"、"京津冀汽车工业联营公司"、"解放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上海汽车拖拉  相似文献   

17.
汽车工业自问世以来,已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这三次变革使汽车工业从手工行业,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庞大产业。现在汽车工业正进行着第四次变革,这次变革将对未来汽车工业的市场、组织、管理和技术产生极大影响。从分析看,将发生以下五大趋势: 1.传统市场趋于饱和,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尽管至1994年,全球汽车工业结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与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密切相关.克林顿的PNGV计划掀起电动汽车的热潮,布什的"自由燃料"计划导致三大汽车巨头转向氢燃料汽车,奥巴马重新推行务实主义,引导美国汽车工业将重心转向混合动力和乙醇燃料技术,并努力提高燃料效率.研究能源政策变化对美国汽车工业的影响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 郭力已经离开我们27年头了.在纪念中国汽车工业创建50周年重大时刻,人们倍加怀念.这位为创建中国汽车工业作出特殊贡献的人物,而且非常赞扬他那种豁达谦逊,团结育人的高风亮节精神.这点从我与他在"五七"干校的共同生活中,深有体验.  相似文献   

20.
<正>AMTS2013上海国际汽车制造技术与装备及材料展览会是全球唯一汽车材料与设计、工艺与装备、质量与装配、工程与服务技术领域盛会,该展会将于2013年8月20—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车身制造工艺装备展区作为"中国汽车装备第一展"将成为AMTS重要展示内容。该展区筹备举办,得到了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工艺装备成套开发集团、中国汽车制造装备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工业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