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华北平原、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及其他一些省的部份地区,沒有砂石。在这些地区修筑公路或改善道路只能用土。由于土路的尘土大,道路通行受到一定限制,以前有人形容华北的道路是:“天晴象香爐、天雨象墨盒”。在天雨或水浸的潮湿土路上車輪和路面的粘着系数会显著降低,車輛或完全不能行駛,或多耗燃料,低速行駛,已是大家常見的事。为了保証道路晴雨通車,应根据不同交通量搞好路基,修鋪一定路面,以便在每年不同季节車輪通过路面不产生允許范围以外的变形。改善土路和修新綫鋪路面的方法多种多样,我們只談煆烧土壤这一方面的看法和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自1963年以来,运用国产道路渣油(以下简称渣油)在低级和中级路面上铺筑一部分碎砾石渣油表面处治,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经验。但由于碎石或砾石在无沙石地区须外运,是不经济的。因此使用当地土壤铺筑渣油土路面是不产砂石地区的途径。笔者仅就1963、1964两年参加渣油土的施工和试验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渣油土的技术性质渣油土是渣油与就地土壤拌和后所得到的修筑路面材料的一种;具有隔水、灭尘等优点。由于施工气温、施工方法和所采用渣油的粘度不同,制备渣油土也应分为热拌和冷拌两个类型。渣油土的剂量选择、物理力学试验项目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过渡式级配路面的施工上,备料工作如何和路基施工互相配合起来,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目前用耕犁拌和路面材料的方法已在全国各地广泛采用,它不但降低了工程造价,同时也加快了施工进度。本文所介绍的是在某线20多公里级配路面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备料方法。一、以往的施工程序在路基路面的施工上,以往我们采用两个施工作业队的施工组织形式,一个是路基施工作业队,另一个是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由香河至安平的公路全长13.3公里,系京塘公路的支线。由于这段路周围几十公里没有石料,沿线的土壤都是细砂土,所以每到雨季常被冲毁。为了改善这种天然土路状态,1956年春在这段路上铺装了3.5公尺宽的碎砖路面。碎砖路面铺好后,经过大雨冲刷和冰冻中的行车考验,没有发生变形,证实用碎砖改善土路是个很好的经验。碎砖路面的施工过程,是先确定原有路基标准,从路心划出3.5公尺的线来,再挖基槽(有些是培槽并行)。挖时要挖平找准,并留好土拱。成型后用轻汽碾(6吨)压实一次。对新填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河西区现有的三十几条主要道路,除了一小部分为水泥混凝土、柏油路面和几条水结、泥结石碴路面外,绝大部分都是低级路面。几年来,河西区人民委员会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利用天津工厂的工业废品——炉碴,对这些低级路面进行了改善,防止了雨后泥泞影响交通的现象。炉碴路面所用的材料是工厂动力部的煤焦,将其中的大块除去,选用2公分以下的粒料,再掺合一定的砂质粘土(不允许掺有一公分以上的黄土块,原路基如土质较好也可利用)。炉碴路面的施工分下列几个步骤:1、挖路床——按事先所订的椿橛放线,挖深20公分,将挖起的土块用木榔头打碎,过3/4?眼筛后、分置于道路两旁。接着开始  相似文献   

6.
5 道路修理机械在所有等级的公路、土路及土路肩的小修中广泛地使用了中小型自动平地机,这些平地机带有各种悬挂式工作装置:路耙、松土器、推土板、整坡器及加宽装置,在整形作业时,平地机上可装用—Ⅰ型或—Ⅱ型电子控制装置.该装置在按规定的标度进行路基和土路整形时特别有效.在砾石路面、碎石路面、改良性便道及沥青砼路面的小修与中修中使用普通用途机械:带路耙与松土器的自动平地机、石屑与  相似文献   

7.
压实度是反映土或路面材料经压实后所达到密实的程度,是衡量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弯沉值是反映路基路面整体抗压强度的一个综合性指标,是计算路面厚度的主要参数?本文通过对佛山东货场道路路基与路面基层的检测,浅谈路基面施工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8.
在“公路养护修理技术规范草案”56条中规定了最佳混合科的级配成份(重量百分数)根据地区气候情况而定。天然的符合上述情况的土壤在实际施工中并不会常常遇到,往往是由两种不同的土壤掺和配制而成。或者是粘土中掺用砂土,或者是砂土中掺用粘土,以及其他。如果采用三种土壤或者是三种以上土壤混合对于低级土路来讲,在经济上并不是合算的。  相似文献   

9.
《公路》1957,(7)
南通海门启东线新港文隆镇段,全长8公里,原路基土壤属细沙土。1955年8月疏浚文隆河时,由于河道的拓宽、浚深、裁湾取直,部份路基被削裁、改道和加高,致使路面松软,高低不平,波浪、车槽满布,行车颠颇缓慢,8公里需行驶40分钟,影响交通运输。为了改善土路的技术状况,并为今后铺装正式路面奠定良好基础,1956年6月南通养路段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发动民工,利用大生二厂埋藏在地下十多年的煤屑,改善了这段土路。计用民力6,388个工日,现金290元,每公里折合834.75元,其中工本费占154元(民工折价每工以1元计)。用煤屑改善后的路面,经过半年来雨雪和冰冻及行车的考验,路面变形不大,一般尚合乎标准,达到坚实平坦,提高了车辆通过能力和行车速度(目前8公里只要10分钟)。事实证明,充分利用民力、就地取材,用煤屑来改善土路面是一个很好的有效措施。兹将煤屑改善土路的一些经验分别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10.
各地消息     
《公路》1958,(4)
湖北省现有通车公路约6,400公里,但能晴雨通车的只占三分之一,绝大部分支经都是天然土路,下雨就不能行车,影响城乡物资交流。为了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最近湖北省交通厅修改了原来针划今年改善土路572公里的方案,决定在1958年内改善土路2,270公里,超过1957年全省晴雨通事公路的总长。这些土路改善后,将能晴雨通车或小雨通车。据粗略估计,一年按36个雨夭计算,仅交通厅所属的专业运输汽  相似文献   

11.
丁芝宁 《交通科技》2012,(Z1):23-26
结合实体工程论述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方法与工艺,分析了路桥过渡段路基、路面常见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邴文山 《公路》1992,(10):28-30
一、前言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与《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中,关于路面抗冻厚度,主要是根据当地冻结深度查表确定。按当地冻结深度确定路面抗冻厚度,虽然比以往按公路自然区划确定抗冻厚度合理了一些,但由于路面结构及其组成材料的不同,路基断面形式及湿度状态的不同,在同一大地冻深的情况下,路基冻结深度是不相同的,所以土基对路面的冻胀作用也不相同。根据上述情况可以说明,按当地冻结深度确定路面抗冻厚度,不符合道路实际冻结情  相似文献   

13.
刘大伟 《路基工程》2005,(3):107-1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由于地基基础处理不当;路基建筑质量欠佳;桥涵与路基过渡段处理不力;底基层和基层施工质量和结构性能不良;路面材料质量不佳和沥青混合料比例不当等原因,使路面产生不平整。但只要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4.
《公路》1959,(15)
几年来,在全国广大职工群众辛勤的劳动下,创造性地推行了在过渡式和低级路面上加铺磨耗层和保护层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增强路面稳定性,消灭路面“搓板现象”和延长路面大修周期等方面起到极良好的作用,承担着每昼夜500车次以上和1000车次左右的繁重交通任务。从而使过渡式和低级路面的使用效能正跨进一个新的阶段。为此,根据以养好路面为中心,提高路面质量,更好地发挥汽车运输的最大效能的  相似文献   

15.
水泥混凝土路面以适应重交通、使用周期长、养护费用低的特点,将得到大的发展。根据目前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多采用国产小型常用机械,就其如何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结合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的施工实践,谈一下体会。1 工程概况 国道106线濮阳至中召段改善工程长7.8km,是濮阳和中原油田通往郑州的主要道路。原为三级公路,1985年路基由原来的8.5m加宽到16m(加宽路基土方均未碾压),渣油路面宽7m,日交通量在4000辆/昼夜左右,其中大吨位车辆约占30%,破损严重。改善工程设计标准,按平原微丘区高于二级、低于一级,路面设计交通量为100kN标准车500次/日。路基宽16m,路面宽14m。  相似文献   

16.
干湿循环作用下水对膨胀土路基破坏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8组膨胀土路基模型试验,对广西南友路宁明地段中等膨胀土和湖南常张路慈利地段弱膨胀土,在90%压实度条件和不同排水边界条件下,分别模拟路基在积水、阴天、日照、降雨干湿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路基的破坏形式、水对膨胀土路基破坏作用机理等,这对膨胀土路基的设计和施工,保护路基、路面和构造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膨胀土路基的胀缩变形模型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了研究不同气候条件下膨胀土路基的胀缩变形规律,通过8组膨胀土路基模型试验,对广西南友路宁明地段中等膨胀土和湖南常张路慈利地段弱膨胀土,在压实度为90%和不同排水边界条件下,模拟路基分别处于积水、阴天、日照、降雨4种条件,研究膨胀土路基中各位置测点的胀缩变形大小及变化规律等,获得了这两种膨胀土路基的竖向和水平方向的胀缩变形量与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对膨胀土路基的设计和施工,保护路基、路面及路基中的构造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提高,对改善现有公路的技术状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省、市、区均根据各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于不少交通繁忙的和著名的文化名胜区的公路利用沥青材料进行了处治,并且在施工技术方面也获得了一些较好的经验。事实证明,现阶段采用沥青材料对现有的过渡式路面进行沥青表面处治,是可以获得满意结果的;同时,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均具有简便易行的优点,故这种路面的发展远景是可以预期的。按照规范规定,沥青表面处治系在新建或原有的黑色或非黑色路面上用沥青与矿料予以处治,并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强度;根据浇洒沥青和撒铺矿料的遍数分为单层式、双层式和三层式。沥青表面处治在黑色路面中,虽属较简单的一种型式,但其应用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19.
《公路》1989,(1)
昌赣公路膨胀土地段的高填深挖路基(±10米左右)施工后经雨水冲刷渗透,坡体发生大体积的泥流式坍塌,水沟被推移或推倒,路床翻浆,整个路基强度下降,并产生不均匀沉降路基严重毁坏。试验分析认为地表水是破坏膨胀土路基的主要因素。对此首先将1:0.5的坡比逐级改至1:2,甚至再放大坡比也难稳定边坡,不得不采取边坡防护措施:①拱型支撑因无法施工而未能实施;②采用网状干砌片石渗沟护坡,渗沟再用10cm厚的煤渣灰土  相似文献   

20.
高塑性土路基压实与压实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地区存在大量的高塑性土。高塑性土路用性能差,如何合理利用是公路建设者关注的课题。从路面对路基的要求出发,详细分析了高塑性土的路用特性,以确保路基的强度与稳定为目标,在总结多个工程实例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塑性土的适用范围、压实标准与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