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型空港综合客运枢纽陆侧交通系统是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大规模客运集疏运系统,是城市客运系统中的重要节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空港枢纽空间布局尚不合理,换乘效率较为低下,枢纽规划和设计理论尚需完善。本文从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换乘中心集疏运模式及规模、场站布局优化模型及换乘衔接评价体系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的特征,以期为大型空港客运枢纽陆侧交通规划布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给区域性航空枢纽规划、航空枢纽客货运集散体系设计及研究提供借鉴。以南宁吴圩国际机场为例,在对吴圩国际机场进行规划定位和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吴圩机场集疏运体系存在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机场对外衔接、机场与市区一体化、机场与空港经济区三个服务圈层的快速客货运集散体系。结合吴圩国际机场实例深入探究了客货运集散体系建设方法,针对市域层面对外交通衔接、机场与中心城联系层面以及机场所在空港经济区层面,提出不同通道的建设方案,切实解决机场对外、对内衔接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机场客货运集散体系。  相似文献   

3.
机场地面集疏运系统是机场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需求预测是进行机场集疏运交通规划的前提。笔者以四阶段预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结合机场集疏运需求特点,对预测的整体思路、方法、步骤和内容等进行详细分析,优化调整出行分布、方式划分预测模型,并以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为实例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大型机场的集疏运需求预测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弥补民航部门常规预测思路在航空枢纽集疏运设施供给策略、供给规模预测方面的不足,提出面向集疏运设施规模及供给策略的空港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需求预测思路。在判断主要客流构成的基础上,明确了分客流、分方式的预测总思路;在分析经济增长和高铁两大影响航空客流增长的主要因素基础上,分别提出陆侧航空客流和中转航空客流的预测方法,进而得到航空客流总量,支撑空港枢纽对外交通设施供给策略的制定。以此为基础,通过客流分布、方式划分等技术手段,确定各集疏运方式的客流需求规模,为相应设施规模的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析机场客流的人员构成,了解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通过不同机场乘客交通方式的对比以及与火车站客流集散交通方式的对比,分析乘客出行方式的选择特征,为机场集疏运设施的建设提供依据。然后计算得到不同规模机场适合的客流集散方式。并确定机场集疏运设施规模。最后以上海虹桥机场、长沙黄花机场、温州永强机场为例,说明不同规模机场以及同一机场在不同阶段的集疏运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为适应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新的发展目标,支撑航运中心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空港集疏运通道。一、国外大都市机场集疏运通道状况国外大都市机场的集疏运发展相对较成熟,借鉴其发展经验,可以给  相似文献   

7.
张国华  郝媛  周乐 《城市交通》2010,8(4):33-40
完善的区域集疏运网络是巩固空港腹地、为区域航空客流提供高效服务的基础。从空港的区域垄断特性、空港对区域经济的作用以及客流组成变化趋势三个方面讨论了大型空港枢纽的区域服务特征,强调空港腹地拓展的重要性。提出区域集疏运网络优化调整方法:确定空港腹地范围,明确客流分布,优化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与空港的衔接。最后,以重庆市江北机场枢纽为例,对区域城际轨道、高速公路网络进行优化,预计区域航空客流比例将从现状的35%提升至2040年的60%。  相似文献   

8.
轨道交通是枢纽机场地面集疏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机场地面交通系统建设存在道路交通服务水平不高、轨道交通客流效益不理想、盲目引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问题。通过分析机场功能定位、客流分布,研究机场与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的匹配性与适应性,以及机场轨道交通线路与客流腹地的连接布局和运营组织模式。研究认为,枢纽机场应当建设功能匹配适用、布局便捷高效的轨道交通集疏运体系,优先考虑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市域(郊)铁路,审慎决策引入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轨道交通线路应连接覆盖机场主要客源地,并与整个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形成便利的衔接换乘关系,通过干支结合、快慢组合的运输组织方式,适应航空旅客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总结国外典型多机场城市的交通集散资料,借鉴其经验,对上海两大航空枢纽的交通集散及两场间的交通联系进行规划研究.首先分析了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虹桥机场的集散通道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然后依据空港未来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趋势,预测空港远期交通需求.为保障远期上海航空枢纽交通高效、快速集散,研究制定了机场交通集散的规划目标、原则及策略,并最终形成上海航空枢纽集散通道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公交线路以及长途汽车网络,提出了大型枢纽机场建立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手段。以此为借鉴,对我国大型枢纽机场集疏运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英国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中的轨道交通线路、城市公交线路以及长途汽车网络,提出了大型枢纽机场建立公共交通集疏运网络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的问题以及处理的手段.以此为借鉴,对我国大型枢纽机场集疏运网络的规划与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较客观地评价交通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法模型对山东省各地市相关经济指标与所辖高速公路出入口的交通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而确定影响区域交通量生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量预测中经济指标选取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提高交通量预测精度及路网规划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田晓燕 《北方交通》2012,(4):153-156
公路、铁路、水运等运输方式共同构成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科学客观分析通道内的运输需求总量和运输方式以及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是准确预测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的必要前提。以桓仁(辽吉界)至丹东(古城子)高速公路为例,探讨应用综合运输分析进行公路交通建设项目交通量预测的思路和方法,为公路建设项目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交通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其中,未来交通量是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决定是否修超限车专用路,规划路网密度,确定道路等级,决定道路断面,结构形式和标准等方面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因此进行交通量预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交通量预测是交通规划重要的基础工作,其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交通规划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调整运输结构中充分发挥铁路集疏运系统能力、提高项目可实施性至关重要,总结铁路集疏运体系规划难点,设计新的"公转铁"调查方法,以构建集疏运系统建设项目筛选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建设条件,梳理项目建设时序,通过我国重要煤炭产地内蒙古自治区的铁路运输系统进行案例分析及评价体系校验,保障规划项目的质量和可实施性,实现新建集疏运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在机场枢纽集疏运体系中 的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分析国内外机场集疏运体系的交通方式结构可以发现,我国机场集疏 运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所承担的运输份额远低于其他国家.本文分析了影响机场集疏 运体系中各交通方式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竞争力的多元 Logit 模 型.以首都机场为研究案例,验证了本文模型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最后提出了提高机场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竞争力的措施,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出了各项措施对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市场份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公路作为综合运输方式的衔接纽带,将为铁路枢纽、主要城市和重要机场提供便捷的集疏运条件,做好县道公路网规划,是对省道路网重要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是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县域公路交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量国际和国内的枢纽机场都在制定机场周边地区的发展规划,研究枢纽机场周边交通体系的形态对于支撑机场周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分析了机场周边交通系统发展动力及枢纽机场周边交通系统形态的特点,并以广州空港经济区为例介绍了机场周边交通系统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采用传统Dijkstra 算法在高速公路应急疏散规划路径中存在可用性差的缺陷,考虑 高速公路路网中有通行容量及条件限制的节点和路段特征,对其进行改进,提出容量限制节点的 表征方式及流量计算方法,并根据待疏散车辆特征对具有限高、限重属性的路段进行筛选,提出 分类路径规划方法。最后,以河南省高速公路局部路网疏散路径规划问题为基础设计算例,分别 采用传统算法和改进Dijkstra 算法对高速公路应急疏散路径进行求解。结果显示,传统算法得到 的路径规划及交通量分配结果中,容量限制节点上游路段的分配交通量高于节点容量,在节点处 形成疏散瓶颈,且对于规划路径中有限重条件的路段,案例中超重车辆无法使用该路段疏散;相 比而言,由改进算法得到的路径规划及交通量分配结果则不存在上述问题,从而使得疏散效率和 疏散路径的可用性得到了保证。  相似文献   

20.
交通量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之分。其中.未来交通量是道路交通规划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指标.是决定是否修超限车专用路,规划路网密度.确定道路等级,决定道路断面、结构形式和标准等方面的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因此进行交通量预测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