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文考虑了由于公交线路运营能力不足造成的车站排队拥挤现象,在此基础上构造了拥挤条件下公交系统的拟动态均衡配流模型.该模型可自动估计不同时段内拥挤条件下的公交流量和车站的乘客排队,特别是在非常拥挤的情况下(即乘客需求超过公交网络运营能力)也能够进行流量分配,并确定车站的乘客排队长度.因此,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公交网络的拥挤效应.所给算例说明了不同需求条件下该公交均衡配流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科学规划公交系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手段,公交网络设计问题更是公交体系规划的重点与难点。公交需求作为公交网络设计的输入条件,在现实中具有不确定性。鉴于此,假设不确定乘客需求具有随机特性,来研究随机需求下公交网络设计问题的优化方法。以乘客成本与运营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构建了多目标规划的期望值模型。将遗传算法与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设计了求解模型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定制电动公交系统运营效率,本文探讨了考虑多路径选择的定制电动公交线路优化问题.首先,构建描述该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以实现线路与路径的双重决策优化.模型以运营总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约束中考虑定制电动公交特性,如车容量,乘客出行时间窗,续航里程,访问站点数等.其次,为求解模型,设计新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提出相...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公交排班效率和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客流OD数据的动态排班模型.首先,模型将影响公交车辆排班的因素划分为静态因素、可变因素和动态因素,给出每日客流变化情况下动态影响因素计算方法;其次,以满足乘客需求减少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为目标,探索多目标最优排班方案求解方法,实现公交运营效益最大化;最后,以广州560路公交线路为例进...  相似文献   

5.
公共交通是转变交通出行结构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公交规划关注重点多为中、远距离的快速线路,对于"最后一公里"关注不够.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区域公交系统规划研究与实践中,将公交微循环引入到区域公交体系中,研究了区域内不同层次公交线路的协同配合方式,提出了建立干线公交与微循环公交相互协调,快速和慢速并存,长线与短线相结合的理念与方法.并以郑东新区龙湖金融中心为例,研究公交微循环系统在区域公交系统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6.
“定制公交”作为一种基于需求响应的公交服务模式,被认为能够有效吸引城市居民转向公共交通出行.通勤类型作为定制公交服务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线路设计问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多区域运营模式的通勤定制公交线路规划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乘客出行成本、车辆运营成本为优化目标.其次,为求解模型,设计了一个两阶段启发式算法以获得多目标优化模型的Pareto解.最后,通过几组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根据优化目标提供多种线路方案集,丰富了定制公交的运营模式,为定制公交的线路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低客流传统公交线路运营效率低的问题,考虑低客流公交线路客流时空特性,提出了采用传统公交与需求响应公交(demand response transit, DRT)相结合的组合运营模式:全时段传统公交模式(M1)、分时段传统公交+DRT模式(M2)全时段DRT模式(M3)的优化思路。分析了不同运营模式的要素,考虑乘客空间、时间特征,构建基于三维时空聚类的站点规划模型;考虑车辆行驶成本、乘客时间成本,以总班次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带有时间窗的灵活型DRT线路与调度规划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北京市某公交线路进行仿真实证,仿真结果表明:M2相比M1、M3分别降低了9.0%、23.0%的运营成本。研究可针对低客流公共交通服务的运营方案制定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多运营商在重叠区间的公交线路调度问题,在分析重叠区间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代表政府机构,目标为使公交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变量为公交线路分配方案;下层模型代表运营商,目标为各运营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变量为运营线路的公交车发车间隔.应用NSGA-II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求解模型,并在长春市南关区北侧区域的公交线网进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网络中公交乘客的总出行时间降低了5.93%,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多运营商在重叠区间的公交线路调度问题,在分析重叠区间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代表政府机构,目标为使公交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小,变量为公交线路分配方案;下层模型代表运营商,目标为各运营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变量为运营线路的公交车发车间隔.应用NSGA-II算法(Elitist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求解模型,并在长春市南关区北侧区域的公交线网进行案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网络中公交乘客的总出行时间降低了5.93%,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抚顺市南站区域为例,通过实地现状调研分析,剖析该区域公交系统的内外部制约因素,从公交枢纽场站建设、公交线网规划与组织、道路基础设施更新和秩序管理保障四个方面提出公交线路密集区域的系统优化策略,供其他同类型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快速公交系统(BRT)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方式.发车频率是公交企业和乘客共同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乘客需求和公交企业运营成本的角度分析问题,建立了以企业投资运营成本最小,乘客出行时间费用最少,抱怨拥挤路段最短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遗传算法寻求最优结果,使得双方达到平衡.以兰州市为例,进行实例计算,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耦合优化设计问题,本文基于近似方格型路网并考虑乘客的多种路径选择,构建双层混合整数优化模型,以同时求解地铁与常规公交发车时距、常规公交的线间距及站间距。上层模型是以系统总成本(乘客成本与运营商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连续近似模型,以寻求乘客与运营商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并对各项成本进行详细推导。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并用凸算法对该非凸问题进行包络。下层为考虑依概率分配的路径分配问题,使用MSA算法对各路径流量加权分配,考虑到问题的解析形式具有非凸性,故采用启发式方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南京市建邺区实际公交线网为例进行案例分析,以此验证该优化模型的有效性。经过优化,以非拥堵时段为例,该研究区域内乘客平均出行时间由 41.6 min减少至 33.0 min,降低约20.6%。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模型可以为方格路网城市的公共交通线网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时间的最佳衔接和提高轨道交通运营系统的效率,对基于区域协同的轨道交通发车时刻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分析轨道交通线网协同性,考虑轨道交通内部线路间的换乘衔接和换乘站到达乘客的特性的基础上,以乘客在换乘站总候车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区域协同的发车时刻线性规划模型,并用两条十字交叉的轨道交通线路的算例验...  相似文献   

14.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公交企业中司机在1 个工作日内驾驶同一辆车的“人车绑定”管理模式, 提出混合元启发算法求解司机排班问题.首先建立以车辆数为目标的车辆调度模型,获得仅 满足司机休息时间的非可行解;接着迭代地使用局部搜索算子、破坏重建扰动等方法对解进 行调整,使其满足司机工作时间和吃饭时间等约束,并尽可能地降低排班成本;在迭代搜索 过程中记录发现的可行排班链集合,迭代结束后构建集合覆盖问题(SCP)模型对其进行改 进,以获得最佳的司机排班方案.在13 条公交线路案例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算 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混合整数优化方法,研究城市公交系统宏观网络优化整合问题. 根据区域间服务水平要求、公交供给能力以及满足一定乘客出行要求,构造公交系统宏观网络优化整合多目标模型,该多目标函数考虑乘客总出行时间成本、各公交方式的建设总费用、各公交方式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总费用、枢纽建设总费用最优;并给出最优解的多方案求解步骤;针对多节点采用Branch-Cut算法进行求解,提高求解效率;通过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说明该算法可得出不同发展阶段下的公交宏观网络最优布局方案;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与算法能对城市公交宏观网络布局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公交支线采用灵活式运营模式,可以通过接驳点将所服务区与交通网连接起来,为乘客提供更有效快捷的运行方式.但在实际的设计和运营过程中,往往很难选择运用何种模式更合适.鉴于此,提出公交运营模式选择模型以协助决策者做出更合理的选择.采用连续近似方法估算关键需求密度,通过分析单车辆和双车辆情况下的运营参数,比较模拟生成的值,验证分析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付晶燕  赵一新  张国华 《城市交通》2012,10(6):28-35,57
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水平和吸引力、满足居民和游客双重出行需求,三亚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规划从管理体制、规划方案、规划对策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首先,分析了三亚市公共交通系统具有旅游主导性和服务水平低的现状特征。针对旅游交通主导的特点,规划引入当量人口的概念,提出将旅游人口折算成当量城市人口。然后,充分考虑旅游人口的交通需求对城市交通系统带来的额外负荷,提出"票运分离、游运整合、运力整合、站运分离、网络整合"的规划对策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同时,还提出了旅游集散中心、枢纽和场站、公交线网等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票价直接影响乘客出行方式选择和城市客运结构.在比较交通方式相对优势度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城市综合交通乘客出行时间最少,整体系统结构优化为目标,构建了城市客运系统整体出行时间最小的双层规划模型,并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模型的可操作性.算例表明,调整城市轨道交通票价情况下,随着票价降低,选择城市公共汽车和私人小汽车出行客流转移到城市轨道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逐步增加,整个系统广义出行成本降低,系统总出行时间减少.城市客运系统结构中各交通方式优势的发挥受票价影响,在城市轨道交通票价制定时,应优先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以增强客流分担率,最大可能发挥其运能大和系统出行时间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建成环境对公交出行率的影响已逐渐引起重视,本文从不同层面捕捉影响公交出行率的内在要素,从理论上揭示建成环境影响公交出行率存在差异性的原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公交 IC卡数据,提出分层线性模型研究站点周边建成环境、行政区域的社会经济变量对公交出行行为的复合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区中站点层面的建成环境对公交出行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存在明显差异性;而分区层面的人口密度、公交投入是导致这类差异的重要因素,并对公交出行率产生加成效应.本研究可为公交导向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