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上海南汇新城自行车交通流和道路设施的现场调查,分析其自行车道路网连续性、路面平整度及横断面功能设置等问题,提出完善自行车交通设施的措施与建议,从而提升自行车道路供给、增加骑车人出行安全并增强自行车交通吸引力,以期为我国城市自行车交通设施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地城市特点,从宏观层面提出了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及发展战略,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基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布设不同的自行车道型式;论述了涉及的关键设计技术,包括线形设计、交叉口过街通道设计、衔接设计、铺装设计、交通工程设计、公共租赁点及停车点设计等;以重庆市为例设计了主城区首条自行车道。  相似文献   

3.
针对历史街区优先发展慢行交通的理念,以自行车骑行速度为因变量,归纳整理出自行车道宽、自行车流量等7个道路环境因素,建立了各因素对历史街区自行车骑行速度影响概率的Logistic模型。结果表明:自行车道宽、自行车流量与行人数量是影响骑行速度的主要因素,其中,自行车道宽每增加1.0 m,骑行速度受到影响的概率最大减少0.352;自行车流量、行人数量越多对骑行速度的影响概率越大,单位小时单条道路每增加100人可使影响概率最大提高0.250。当自行车道宽大于3.5 m(双向)且单条道路的行人数量小于500人/小时,骑行速度受到的影响较小,骑行环境趋于最优。可见,该模型能较好地揭示影响历史街区自行车骑行速度的主要因素,并可为街区慢行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敏辉  钟明 《城市交通》2009,7(4):45-50,12
上海市自行车出行比例高,拥有良好的自行车道道路条件,具有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优势。从规模估算、网点布设原则、网点布局典型模式、押金及租赁费用等方面阐述了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内容,并重点分析了校园、产业园区、轨道交通车站3种典型的网点布局模式。最后,介绍了公共自行车的技术系统以及运营管理上的特点。上海市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的网点总数约100个,近期将有500个网点投入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不仅为居民带来方便,还有利于缓解道路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2011,(2):97-98
为有效解决市中心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美国芝加哥市将在市区道路上设计一种更加安全的新型自行车专用道,以便为骑车人解除安全隐患。芝加哥传统的自行车道和机动车道之间只有一条车道线。新型自行车专用道将在左面采用实体隔离墩或者高出路面的混凝土花坛,将自行车与机动车辆有效隔开,自行车道右面和人行道之间的边沿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基本路权,加强对规划设计的指导,对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最小宽度进行研究。通过对行人和骑行者交通行为与交通流特征的研究分析,确定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通行能力的影响参数;提出了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计算公式;结合不同宽度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通行能力提出分级标准;建立了流量与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的分级关系;提出不同级别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宽度控制要求。当人均占用面积为3m~2、行人步行速度为1.2m/s时,一条0.75m宽的人行带通行能力约为1 000人/h;考虑到人行道双向行驶和无障碍设施要求,人行道最小宽度不应低于2.0m,宜以0.75m为单位增减。另外,引入自行车道隔离形式修正系数,当自行车道为物理隔离式时,最小宽度宜为2.5m;为非物理隔离式时,最小宽度可取1.5m。  相似文献   

7.
广州禁摩以来,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约有80万辆自行车。有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恢复自行车道,配套停车设施,鼓励低收入阶层使用低廉的、绿色的交通工具。最近,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作出回应:广州市自行车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停车场正在建设当中,将有1.3万自行车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8.
读书     
《城市交通》2016,(6):102-102
本书选取世界范围内优秀的步道与自行车道设计案例,力求展现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步道与自行车道设计。案例的选择和剖析不但关注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交通属性,也关注景观属性和绿色基础设施属性。本书还展示了如何利用步道和自行车道系统将众多公共空间连接起来,减少隔离和中断,鼓励和促进人与人的互动和沟通。此外,本书还邀请国际知名建筑师撰写国际通行步行和自行车系统设计导则,同时也附赠中国相关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9.
为给我国科学制定新时期绿色出行和慢行交通发展政策提供支撑,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自行车交通发展已经较为完备,拥有系统化的战略,资金投入和建设管理体系相对完善的丹麦、德国和英国的自行车交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结合战略编制背景,从发展目标、行动战略和保障措施3个方面系统梳理并总结了国外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考虑我国自行车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对如何有效提升自行车出行分担率的启示如下:优化整体自行车道网络布局,分为省、市和县3个层级;复兴自行车文化,培养居民绿色出行意识;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落实管理责任和范围;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完善自行车交通专有路权;通过设立政府专项资金和鼓励社会投资建立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集中资金解决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初至2010年,深圳市自行车出行比例下降38%,未来如何构建自行车交通系统亟须探讨。首先通过对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出行需求与特征、公众意见调查等分析,指出自行车道、停放设施不完善是导致自行车出行比例低的主要原因。基于深圳市自行车交通发展影响因素及前景分析,结合深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提出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定位和目标。重点从区域差异化发展、自行车道网络、自行车道、自行车停放设施、公共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六个方面阐述构建与公共交通和谐发展、骑行环境友好的深圳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市灯控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流安全和效率的核心研究对象应该是自行车与机动车交通流间的相互影响。本丈在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时空分离法的自行车交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和交通空间设计方法,即自行车右转弯专用车道设计、左转自行车二次过街以及自行车与行人过街一体化设计,并进行了南京市太平北路与珠江路交叉口的应用实例分析。本文的城市灯控平面交叉口自行车的交通设计方法可为解决城市灯控平面交叉口混合交通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科学合理地解决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流通行能力的计算问题,在分析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交通流的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自行车停车排队密度随交叉口自行车道宽度增加而线性递减的关系。根据自行车在启动后匀加速到匀速行驶的特征,建立了自行车交通流启动时间-速度、时间-距离模型;根据实测数据,标定了自行车流排队膨胀模型;根据绿灯时间自行车流量与车道宽度之间明显存在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交叉口自行车饱和流量和通行能力计算模型,为形成交叉口自行车通行空间设计、混合交通流信号控制理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To explore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dual-right-turn lane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under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we defined two conflict zones between right turn vehicles and through bicycle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right turn flows from dual-right-turn lan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rrival rate of bicycle group at each conflict zone and the saturation flow rate of right turn movement were investigated. A model based on gap acceptance theory was adopted to estimate the capacity of dual-right-turn lanes under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A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llected data from three four-leg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in Beijing, China, where the dual-right-turn lanes were used. In addition, we also discussed the patterns of bicycle lane in the urban area of Beijing, and classified i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in us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o lanes of dual-right-turn lanes produce different capacities under mixed traffic conditions, and the analysis on scenarios of dual-right-turn movement traversing bicycle traffic plays a key role in explaining the different capacity performance of the two right turn lanes. Error analysis of the model indicated that the model was rational.  相似文献   

14.
���е�··�����г�����ϵ���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车辆换算系数是统计交通流量的基本参数,为了准确计算道路的交通流量,有必要将自行车换算成标准小汽车。以往研究认为自行车相对于标准小汽车的换算系数为0.2,本文对城市道路路段自行车换算系数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个数值用在城市道路路段上已经不够准确。城市道路路段分为有机非物理隔离设施和无机非物理隔离设施两种形式,换算系数也应该根据这两种情况分别计算。本文提出了车道有效宽度的概念,建立了自行车相对于机动车的换算系数模型,并结合模型,利用石家庄交通调查实测数据,分别得到城市道路路段有、无机非物理隔离设施两种情况下的自行车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15.
交通岛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右转车流在进口道分流区及出口道合流区的交通组织,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和通行能力评价。目前的设计缺乏对在不同右转流量条件下方案优化和比选时的定量化分析。本文提出右转车流在不同交通组织条件下的四种交通岛设计方案,并采用通行能力模型对进口道分流区及出口道合流区通行能力进行评价,提供不同右转车流需求下的交通岛最佳设计方案。算例结果表明:随着右转车流量的变化,本文提出的四种交通设计方案与右转车流的四个流量区间一一对应,能够满足复杂条件下的城市交通精细化设计需求,解决了目前设计单一化、非定量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6.
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流体扩散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确定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的通行能力对交叉口配时和渠化设计有重要意义。揭示了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流的运行特性,建立了自行车流体扩散模型,对不同交叉口宽度、不同信号配时的混合交通条件下交叉口自行车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得出交叉口宽度与自行车通行能力呈负线性相关。通过自行车流体扩散影响分析,得出自行车对机动车、尤其是同向右转及对向左转车辆的通行能力影响较大的结论。最后,根据哈尔滨市4个信号控制交叉口实际调查数据,得到考虑机动车影响的信号控制交叉口自行车通行能力计算结果,并与北京市观测值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混合自行车流的异质特性,从空间比和感知密度概念出发,分别对3种混合自行车流状态的密度及流量进行计算,并根据元胞传输模型得出混合自行车流交通波计算公式. 采用昆明市6种不同自行车道宽度的实际调查数据,以停车波和启动波作为验证参数,并与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不同自行车道宽度下本文模型计算精度均高于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从MAPE可以看出,本文模型的停车波、启动波计算精度较单一车流交通波(LWR)模型分别提高9.25%、13.64%,表明本文模型能较好地描述混合自行车流运行特征,为进一步揭示混合自行车流交通机理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很多城市道路往往以机动车交通为主要设计对象,而忽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阐述当前世界各大城市和地区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理念和趋势,总结国外街道设计基本原则,并辅以国际经验示例.以东莞市东城世博商业圈道路设计为例,阐述商业区、住宅区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进行人性化道路设计的要点.通过压缩机动车道数、设计中间分隔带、设置非机动车道、统筹布置设施带等方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道路横断面;通过抬升交叉口、采用较小路缘石半径、交通稳静化措施等方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交叉口.指出以人为本的街道设计有利于创建富有活力、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9.
实际交通管理中,为了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减缓交通拥挤,交通规划与管理者在规划设计时会尽量将交通流均匀分布在各路段上,或者利用一定的交通管制方法将双向道路上不均匀 流量转为均匀流量,这样既不需要投资增加路段能力,又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这种思想,张和高(2006)提出了交通流均匀分布下的双向道路网络设计模型,但是原有问题目标函数只是求系统总阻杭最小和交通流不均匀分布度最小,这对于网络可靠性分析来说不太适用,本文分别分析了这两种目标函数下的交通网络的连通可靠性,结果表明了这种道路调整方法对系统的连通可靠性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