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孙玲  张颖达  刘雪杰  祝超 《城市交通》2021,19(4):41-47,111
赛事专用道路网络是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交通参与者出行时间可靠性和便利性的有效措施,也是国内外的惯例做法.通过梳理大型体育赛事专用道路设置的具体做法,明确赛事专用道路的规划原则.提出赛事专用道路网络规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服务对象分析、起讫点区位分析、路径选择、设置类型选择、仿真评估、方案优化调整,并提出运营管理中需要考虑...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小汽车步入普通家庭,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大的都市圈也逐渐兴起.以往多拘泥于城市内的短距离交通出行模式,现其跨度逐步向市郊、相邻地区甚至外省蔓延.但由于受行政区域的限制,尤其是行政区划是以铁路、河流、山脉为界限的相邻地区,区界道路建设一般较为滞后,地区之间道路连接不顺,道路错位、瓶颈甚至断头等连通性差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道路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和人们的日常出行,并限制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对这种交通需求比较大,横向联系较多的大城市各行政区或大都市圈各城之间的连接道路进行规划和整体研究极为必要.判断区间连接道路建设是否合理、满足要求,则成为连接道路规划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云南省中小城市城区面积小、公交系统不完善、摩托车出行比例较高的现状,利用交通规划理论,对中小城市自行车专用道路规划进行研究。以云南省某中等城市为例,提出自行车专用道路的设置方法,进而改善自行车出行环境、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减少城市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和缓解其带来的交通问题,以满足小城市居民不断发展的多样化交通出行需求、实现道路的多重功能为目标,分析了小城市道路网功能结构现状;探讨小城市道路功能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划分因子;从宏观角度研究了小城市道路网等级功能结构,从微观层面优化了小城市道路网的断面设计参数.提出了小城市道路网功能结构优化体系,研究结果可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小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的发展对于道路等级体系划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不同等级道路的差异最终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不同。本文以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发展的多样化交通出行需求、实现道路的多重功能为目标,对道路等级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研究。提出将道路等级相关因素归纳为管理因素与物理因素,并详细研究了各因素的取值标准,最后提出了四级九类的道路等级体系。以武汉市为例,介绍了上述道路等级体系在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中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分析了苏州、湖州等城市公交的服务水平和居民对公交服务的要求,得到我国众多城市居民公交出行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为:现状公交线网规划是基于城市道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被动适应性规划,导致了城市公交线网对居民出行起迄点的覆盖率的降低和居民公交出行的不便性.提出的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布局模式要求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通过优化布设城市的公交线网场站、实施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来提高居民公交出行的便捷性;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络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等应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从城市道路网络布局结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公交优先通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主动式公交线网规划模式的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分级与设置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机动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处于必须认真梳理城市道路分级与交通组织方式、并做出转变的关键时期。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美国、日本的道路等级划分理论及案例,指出国内外道路分级存在较大差异且中国相关规范较为粗泛。通过对居住密度、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土地利用、车流特征、道路线型等道路分级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建议中国城市道路划分为4个功能等级和7个设计等级,并给出相应的设置条件建议。强调合理的道路分级既应保障城市跨区域交通高效的通过性,也应为小尺度交通活动和城市土地利用提供便利、安全的可达性;应将道路资源有效配置给公共交通、行人、自行车以及机动车,从而优化交通结构、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地下道路规划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上海为例,提出地下道路的建设必要性与适用性.根据地下道路不同的交通功能对地下道路进行分类,确定了规划目标和原则,提出了上海市地下道路网规划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乡镇和城市的交通路网逐渐的区域发达,给人们的交通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由于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相关规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很多城市的原来的交通路网,特别的城市周边的高速公路分隔了城市和地区之间的联系,造成了高速公路两侧的城市区域之间的交通范围狭小拥堵,可供使用的道路较少.甚至没有符合大型车辆行驶的地方性道路,严重制约了地区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问题.很多城市的道路规划部门对城市的道路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设计,做出了较大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在山地发生的烈度最高、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为研究地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调查并分析了北川县和安县在地震前后的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发现灾区的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较震前大幅增加,事故致死率提高,事故的交通方式分布、24 h分布、形态分布以及成因等特征均有明显改变。分析认为这与地震造成的道路损坏、次生山地灾害,以及灾后出现的道路非交通占用、交通量激增、交通流的时空分布与构成变化、交通管理执法力度减弱和人们的心理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不同道路各种交通事故的分析,得知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人、车、路、环境。由于各道路有着不同的交通特点,事故发生的原因、类型、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分析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小区道路的不同特点,根据各交通情况提出车辆运行的安全对策,以达到保证车辆出行安全目的。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灾区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是我国建国以来在山地发生的烈度最高、波及范围最广的地震。为研究地震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规律,调查并分析了北川县和安县在地震前后的交通事故变化情况。发现灾区的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伤亡人数较震前大幅增加,事故致死率提高,事故的交通方式分布、24 h分布、形态分布以及成因等特征均有明显改变。分析认为这与地震造成的道路损坏、次生山地灾害,以及灾后出现的道路非交通占用、交通量激增、交通流的时空分布与构成变化、交通管理执法力度减弱和人们的心理变化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由于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不足,往往造成道路建设无法体现交通规划的意图和理念。以广州市广钢新城交通详细设计为例,探索交通详细设计的落地实施。从城市规划建设体系的角度进行三个层面的实践:1)详细设计层面,以道路功能为核心梳理完善交通设计要素,形成禁止类、控制类和引导类三类设计指引,细化控制要求;2)规划管理层面,以详细设计为基础优化道路规划设计条件,完善控制内容和深度,强化交通详细设计对道路建设的指导作用;3)道路建设层面,将交通详细设计成果纳入规划报建,进行方案审查,批复后直接作为工程设计的依据。实施结果表明,三个层面的实践有效保障了广钢新城交通规划理念的延续,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分别建立了考虑能源消耗与拥挤收费的小汽车广义出行费用及考虑舒适性消耗的 公共汽车广义出行费用,构建了由这两种交通出行方式组成的交通系统总能源消耗函数.考虑 能耗对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建立能耗目标约束下的以出行时间最小为上层目标函数 的双层规划模型,其中上层模型以一定节能水平下的系统延误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满足双 模式交通网络的随机用户平衡,并采用遗传算法和Frank-Wolfe 算法求解.通过算例,将道路拥 堵收费及节能目标抽象化后代入模型,探讨了道路收费前后交通能耗变化及在不同的节能目 标情况下,道路拥堵收费的节能效果.计算结果表明,在交通需求量较大时,实施道路拥挤收费 有利于减少交通能耗,当节能目标小于25%且同时采取道路收费时,路网出行时间都会相应 减少.  相似文献   

15.
农村道路交通规划方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道路建设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富裕有着重要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条件,结合农村交通的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农村道路交通规划方法的十个要点,包括上层规划、建设指标、交通安全、道路养护、农村客运等,为农村道路交通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各等级道路的交通方式出行距离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的出行距离分布规律是交通需求研究的基础,也是各等级道路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在分析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三种长度进行了划分,然后根据各等级道路承担不同出行距离的交通功能的特点,探讨了各等级道路承担的出行距离规律.最后利用已有的交通方式分担率模型,建立交通方式在各等级道路上的出行距离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交通》2012,(6):97-98
为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交通安全,提升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2年起,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第一个交通安全日的口号: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要考虑数字“122”作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报警电话于1994年开通并投入使用,群众对此认知度高,方便记忆和宣传;同时考虑到每年12月2日我国已进入冬季,是交通事故多发期,春运等交通出行和运输高峰也即将开始,在此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全国范围的道路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有利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证广大民众出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从交通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讲起,纠正了以往对交通与运输、道路与街道在概念上的误解。论述了交通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和交通对地价的影响,提出要注重交通网络规划、建设的超前性和引导性。以上海、北京和波哥大市为例,说明了出行距离和出行时耗的特征,包括出行距离和出行量、出行时耗和出行方式的关系研究。最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交通方式的转移,其一是公交与非公交方式的转移;其二是居民收入和出行方式的关系;其三是交通工具的发展,总体上从方式转移原理、相关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调查与研究是合理规划交通出行方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和制定交通政策的重要环节。首先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出行调查,通过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出西安市出行方式结构比例,与2000年居民出行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交通结构比例的变化和影响变化的因素。根据客运交通结构的实际,结合西安的城市建设、交通现状及道路条件,提出以TOD模式为主导,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积极发展自行车交通的建议,合理分布客运交通结构。尤其是通过设立公共自行车以及自行车与公共交通设施的衔接,充分发挥自行车交通的功能,带动整个城市交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研究国内区域堤防道路的复合功能,以济宁堤防道路规划建设作为切入点,对交通系统规划、道路工程规划及景观规划设计等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区域性堤防道路的规划方法和一般经验。从复合性角度、经济性角度、战略性角度入手,构建具有防洪、交通、景观、生态等复合功能的区域堤防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