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交叉口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集中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引发区域性拥堵,交通管理部门难以直观地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一种定量的评价突发事件对交通影响等级的方法,对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水波学原理,利用交通影响系数概念,融合分位速度建立了交通影响等级阈值模型. 利用样本数据建模得到交叉口附近车速与位置关系,并对速度与空间位置关系曲线,以及交叉口各方向流量比进行整合分析,得到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等级阈值. 利用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划分的等级与事故现场实际描述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可以为交通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交叉口是突发事件发生的集中区域,突发事件发生后容易引发区域性拥堵,交通管理部门难以直观地对突发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建立一种定量的评价突发事件对交通影响等级的方法,对交通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级别的应急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基于水波学原理,利用交通影响系数概念,融合分位速度建立了交通影响等级阈值模型. 利用样本数据建模得到交叉口附近车速与位置关系,并对速度与空间位置关系曲线,以及交叉口各方向流量比进行整合分析,得到交叉口的交通影响等级阈值. 利用文献中的案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划分的等级与事故现场实际描述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可以为交通应急管理部门快速响应,采取合理有效的应急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是交通影响分析的决策依据,是交通影响分析的重要问题之一。把道路服务水平引入交通影响程度分析中,并对基于道路服务水平可靠性的交通影响程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是交通影响分析的决策依据。鉴于TIA涉及因素多定量描述困难等原因,提出了利用模糊评价方法求出项目的"交通影响度",选择合理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建立两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交通影响程度二级模糊评价模型。实例检验说明,采用模糊评价方法求出的项目的"交通影响度"符合审批结果。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城市突发事件下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对城市突发事件定义、分类、影响范围进行分析,梳理现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并对基于交通波理论、服务水平的研究方法相关原理比较,总结各方法的适用性与不足,提出需要研究的方向与内容,为制定合理的应急疏散方案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交通影响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针对国内城市开展交通影响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之处,本文首次提出了交通影响管理的概念及内容,在给出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工作程序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交通影响分析过程中参与者的作用,并提出了进行交通影响后评价的必要性。通过必要的交通影响管理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协调并规范参与者的行为。确保交通影响管理作为交通影响分析的配套管理手段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交通事故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且研究方法为基于流体力学的交通流理论。该理论假设交通流处于密闭空间,而城市道路网络出入口、节点甚多,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符。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效果与涟漪现象一致,因此采用水波原理定量分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程度。首先将城市交通事故对交通的影响与水面受到干扰的涟漪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交通影响系数概念,利用调研所得车速数据绘制交通影响系数特征曲线;利用SPSS软件,借助水波波动方程,构建交通影响系数随时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交通影响评价的基础理论出发,论述交通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技术流程,并通过成都市广联大厦工程项目实例,进行实证性检验和应用。研究表明,交通影响评价能够使交通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紧密结合,使城市建设健康发展,建立起能够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环境,因此,交通影响评价在保证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将多级可拓评价应用于城市大型建筑物交通影响程度的判定。首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影响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每个指标的计算方法;其次将可拓工程方法和城市大型建设项目的影响因子相结合,建立了城市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多级可拓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从出行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建设项目对绿色交通设施如公交、非机动车和行人设施的影响,得出这三种设施的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和方法,为建设项目基于出行者的交通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合理划分突发事件等级,是应急管理人员迅速、科学调度资源和人员的基础依据,是预案编制的首要前提,也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关键技术.已有的突发事件分级研究重点是事后分级,没有考虑事件发生时的交通保障能力,这会导致分级出现偏差,对应急处置意义不大.此外,大部分研究都是定性的.本文提出了突发事件中分级的定量模型.考虑应急救援的交通保障能力,从突发事件性质,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交通保障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突发事件分级的评价指标,接着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的优先权重,最后以火灾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dz�̬�¼��³��н�ͨ�Ľ�������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所提出的非常态事件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常态事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包括交通需求、交通行为和路网可靠性等方面,提出应加强非常态交通信息的采集、交通流的诱导及控制,重视实时交通状态的判别以及路网交通流的预测,通过构建城市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框架并分析其功能流程,指出了建立城市交通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性,最后,从理论上和技术上分别探讨了在非常态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采用何种策略科学地应对。事实表明,研究非常态事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并提高应对非常态事件的能力、降低事后损失,对保障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智能运输系统(ITS)的背景下,本文运用了面向过程的方法开发了城市道路交通异常事件管理系统,旨在解决日趋严重的城市交通安全问题.通过分析该系统要实现的功能进而建立该系统的数据流图,然后将该系统划分为五个模块,通过建立每一模块的逻辑树来细化各模块,最后提出了该系统的网络构架.本文给出了城市道路交通异常事件管理系统大框架,对该系统的具体实施起到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交通波理论为指导,以平面信号交叉口为分析对象,重点研究了公交影响条件下单机动车道的排队过程. 结合不同车型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特点,通过引入不同车型间的饱和车头时距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刻画信号周期内交通波的传递情况,探讨了车流平均饱和车头时距和排队消散密度的变化规律,改进了传统的交通波排队模型. 基于北京四道口信号交叉口的实际交通情况,结合通调查结果和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有效性验证,得到相关评价指标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交通波理论在公交车-小汽车混合车流的排队问题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研究饱和车头时距值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刻画排队过程中交通波的传递行为.  相似文献   

15.
以交通波理论为指导,以平面信号交叉口为分析对象,重点研究了公交影响条件下单机动车道的排队过程. 结合不同车型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特点,通过引入不同车型间的饱和车头时距值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刻画信号周期内交通波的传递情况,探讨了车流平均饱和车头时距和排队消散密度的变化规律,改进了传统的交通波排队模型. 基于北京四道口信号交叉口的实际交通情况,结合通调查结果和MATLAB程序计算结果,对模型进行参数标定和有效性验证,得到相关评价指标及其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交通波理论在公交车-小汽车混合车流的排队问题研究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另外,研究饱和车头时距值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更加准确地刻画排队过程中交通波的传递行为.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隶属于城市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是研究在发生各种应急事件时城市道路交通的运行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救援时实施交通应急决策、组织和管理措施,以实现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最小化.社会资源消耗最少化。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框架分为理论框架和系统框架:理论框架在分析各类应急事件的致灾机理、影响范围等因素后,将应急事件分为自然灾害、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和交通事故四种类型,并对各类应急事件研究内容进行理论描述;系统框架将城市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系统分为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应急救援系统及通信传输系统,并对应急事件的响应程序加以描述。  相似文献   

17.
混合交通是我国城市信号交叉口最为显著的交通特点之一. 为了便于研究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并进行混合交通流仿真,从信号交叉口“时空资源”有效利用角度,提出了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秩序度的概念,并建立了混合交通秩序度模型. 从信号交叉口的“空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聚集群与机动车冲突区域模型;从信号交叉口的“时间资源”利用角度,建立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冲突时间模型,可以作为优化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 最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仿真的方法,对实际交叉口进行了混合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优化,经过方案比选得到一个优化控制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以混合交通秩序度和机动车延误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比以往单一考虑机动车为评价指标优化的控制方案,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更能够表征我国信号交叉口混合交通流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