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采用1949~2012年的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中国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和交通运输对碳排放的贡献存在"拐点效应",即二者在短期内对碳排放的贡献表现出上升趋势明显的现象,然而从长远角度看,这一影响逐渐减弱;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刺激效应较为突出,而长期方向上则表现为递减的现象,同时,在样本区间内,经济增长对交通运输业冲击的响应较为微弱,缺乏敏感性;经济增长和碳排放均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新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江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和阶段性,并且人力资本的贡献与其投入是不对称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新技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动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产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滞后性,并且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占就业人口总数的比重仍然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区域交通运输需求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协整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1985—2013年重庆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GDP数据,建立交通运输需求与经济之间的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系统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运输需求和GDP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对GDP的贡献率较小;但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在逐渐加大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对重庆市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发展经济学传统理论认为落后的交通运输会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后发地区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重庆市1985~2011年的经济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协整理论,进行格兰杰检验,并进行脉冲仿真分析,诠释后发地区经济和交通的互动模式以及效果。研究表明,只有交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真正制约和瓶颈时,额外的交通投资或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带来额外的经济增长;进一步可以得出,后发地区政府推行的交通导向发展战略有可能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6.
城市群交通运输能力是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战略基石。鉴于传统预测方法难以适应城市群交通运输能力影响因素众多且存在时变、耦合、不确定性强等特征,提出了一种灰色-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复合模型,以预测未来城市群交通运输能力。首先,选用LASSO算法筛选主要影响变量来降低数据复杂度,运用GM(1,1)模型弱化数据序列的随机性,预测影响变量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并填补数据缺失。然后,以2000—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的数据集训练GRNN模型,根据GM(1,1)模型预测出的2020—2025年城市群交通运输能力影响因素,得出未来年份交通运输能力动态趋势。结果表明,复合预测模型精度优于传统方法,有效减少了小样本预测的不确定性。最后,结合预测结果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位城市的发展方向,为助力构建以城市群为重要抓手的新发展格局进行了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证研究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构建包含交通因素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以2009年底全国各省份第二产业劳动力、资本以及各省交通运输要素作为投入,以2009底年各省份的第二产业GDP作为产出,对拓展的柯布-道格拉斯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该模型的合理性,进而利用该模型定量地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资本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交通运输和劳动力要素亦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杨艳  李健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9(5):123-125,128
利用1988~2005年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年度数据,构建反应我国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动态关系的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高速公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得出以下结论:高速公路的变动趋势比国民经济更加敏感,且高速公路受国民经济的影响大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应当适度超前并与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协整分析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短期和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探讨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的因果关系。得出浙江省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发展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浙江省经济的增长与交通运输发展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实践证明,浙江省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交通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我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交通运输结构优化的碳减排有效性.在分析交通运输结构对其碳排放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1989-2009年数据,结合静态因素分解与动态冲击响应技术,量化研究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结构变化对碳排放的影响,以及结构优化冲击下,交通运输碳排放和结构优化自身的响应方向、程度与持续期数.根据实证结果,分别讨论了结构因素对交通运输碳排放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构因素与其他交通运输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异,以及结构因素与交通运输碳排放两者间的动态互动机理,为相关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对南京市交通量与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进行分析,通过采用协整检验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分析,得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取2005-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呈现倒U型关系,即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现象.对全国分地区样本检验发现,东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倒U型关系不显著.为进一步探索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本文引入要素市场扭曲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本文从增强经济增长动力的视角,探讨了经济增长最优条件下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交通与能源矛盾日益突出.现有研究认为运 输业能源消耗与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有关,然而忽视了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对能源消耗 的影响.为了解综合运输系统能耗与运输量、能耗强度、运输系统结构三者的定性与定量 关系,找出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快速增长的真正推动因素,本文以综合运输系统为研究对 象,建立基于完全分解的综合运输系统能耗影响分析模型,将能耗的影响因素分解成系 统结构、运输量、能源消耗强度三大因子,并对1995–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例计算.研 究发现,运输量的大量增加是运输业能耗显著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值得关注的是,运输结 构对能源消耗的影响日益突出.所以,我国进一步构建综合运输系统时,应当做好各种运 输方式在能耗方面的优势比较及合理的整体发展规划,使得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应该 大力发展能源消耗率低且对环境影响小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相似文献   

15.
选取1978–2012 年的数据,应用交叉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法(Cross-efficiency DEA)和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on, VAR)对中国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 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的投入和产出要素之间,均存在 单向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交通运输业的效率波动可以划分为效率上升、高效运行 和效率下降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交通运输业对人均消费、政府支 出、能源消耗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冲击均表现出正向为主的响应,对劳动的冲击表现出负 向响应,而对信息的冲击则表出响应“滞后”  相似文献   

16.
为协调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实现行业发展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逐步减弱,采用脱钩模型对两者之间脱钩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传统LMDI模型进行改进,考虑综合运输结构的影响,进而对影响脱钩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以河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多数年份均呈现弱脱钩状态,但近几年脱钩关系有反弹趋势.交通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综合运输结构是阻碍脱钩的主要因素,其中,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结构对脱钩关系的阻碍方面作用最大;而技术进步是促进脱钩的主要因素,其中,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对脱钩关系起主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DPSIR模型的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表征经济圈交通网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DPSIR分析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方面分析构建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新构建的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由3个准则层、20个指标构成.经济圈交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客观评价经济圈交通网络的发展状态,制定科学的经济圈交通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