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待连接表面间的紧密接触是实现阳极连接的必要条件,因此分析了紧密接触面积演化特点非常重要。本文借助等效电路法,考虑玻璃弹性形变及阳极表面二维不平整度,计算了紧密接触面积和连接电流强度。结果表明,紧密接触面积经过一孕育期后迅速扩大,在待连接表面边缘扩展速率显著下降,连接电流存在一峰值。该电流峰是电场引起的电流衰减和紧密接触面积增大引起的电流上升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假设阳极连接中玻璃的碱金属离子耗尽层内负电荷为均匀分布,建立了耗尽层生长模型,同时计算了耗尽层内电场强度分布以及金属阳极与玻璃之间的静电引力.结果表明,碱金属离子耗尽层厚度以连接时间的双曲正切函数形式增长;界面电场强度随连接时间单调上升,而耗尽层外的玻璃内电场强度单调下降;电场辅助阳极连接是否完成决定于待连接表面间是否形成紧密接触,而非电荷迁移量是否达到某一恒定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假设阳极连接中玻璃的碱金属离子耗尽层内负电荷为均匀分布,建立了耗尽层生长模型,同时计算了耗尽层内电场强度分布以及金属阳极与玻璃之间的静电引力。结果表明,碱金属离子耗尽层厚度以连接时间的双曲正切函数形式增长;界面电场强度随连接时间单调上升,而耗尽层外的玻璃内电场强度单调下降;电场辅助阳极连接是否完成决定于待连接表面间是否形成紧密接触,而非电荷迁移量是否达到某一恒定值。与实验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平行板电极间玻璃中的电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金属与玻璃阳极连接过程中由于碱金属离子迁移所引起的电场在玻璃内的分布.结果表明靠近金属阳极一侧玻璃中电场强度高达108V/m量级.  相似文献   

5.
潜艇阴极保护效果和水下腐蚀静电场分布会随着海水电导率、海床电导率和海水深度等海洋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潜艇外加电流阴极保护下的水下腐蚀静电场模型,求解不同海水电导率、海床电导率和海水深度等海洋环境因素下潜艇表面电位、阳极输出电流和水下电场分布。结果表明:阳极保护电流随着海水电导率的增大而显著增大,而海床电导率和海水深度对阳极保护电流影响较小;水下电场峰值随着海水电导率、海床电导率和海水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研究外加电流补偿方法基础上,分析了补偿阳极位置、补偿阳极输出电流对静电场抑制效果的影响,结合船模试验验证了分析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补偿阳极位置应尽量靠近螺旋桨,才能保证补偿电流对静电场的抑制效果;补偿阳极输出电流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静电场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红卫机械厂试验采用了一种电化学去毛刺的方法。这种方法所用的设备简单,清除质量好,能去除特硬的和形状复杂的零件内表面的毛刺,可提高工效50倍以上。目前,通过对多种零件的试验,效果良好,已正式用于生产。电化学去毛刺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应用粘性液膜原理。当阴极和阳极浸入溶液通以电流后,随着阳极表面进行电化学反应的结果,在零件表面会形成一层粘性液膜。这层液膜集中在  相似文献   

8.
根据各国规范和工程实践介绍在海港设施阴极保护因设计不当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在设计中应掌握有关的水文,水质等资料及参数选择,保护在面积,保护 确定,阳极发射电阻,发射电流的计算,阳极数量,阳极布置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场辅助阳极连接方法与传统焊接方法相比所具有的优点,连接过程中所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以及电场辅助阳极连接技术的应用.回顾了过去三十多年来对电场辅助阳极连接物理和化学机制方面的一些基础研究工作,将不同的观点作了比较,指出了目前在这一领域较为一致的看法和存在的分歧,最后还提出了具有研究意义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杭州湾某码头改造工程钢管桩牺牲阳极阴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杭州湾水域自然条件下,钢管桩实施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所进行的保护面积与保护电流计算、牺牲阳极型号的选取、阳极的水下安装、阳极的性能检测与验收以及保护效果的检测等设计及安装情况。保护电位测量结果表明钢管桩阴极保护效果良好,该工程阴极阳极设计与施工合理,有关参数的选取可供杭州湾水域进行相关阴极保护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