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实际航行过程中船体梁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弯扭分解载荷反演算法,以弯扭耦合载荷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为输入,分离并输出结构所承受的弯矩和扭矩,并通过船体梁弯扭分解试验对该算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船体梁载荷反演结果表明,提出的弯扭分解算法能将船舶航行过程中耦合在一起的载荷进行有效的分解测量,具有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耦合有限元,边界元法计算水中船体的弯扭耦合振动.文中用一维薄壁梁有限元模拟船体梁,在横剖面处用二维边界元方法计算结构表面卢压,推导出表征流体对振动特性影响的附加质量阵,编制了用流同耦合方法求解船体振动模态的程序.通过与采用ANSYS软件进行耦合场分析以及刘易斯方法得到的振动模念相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相似文献   

5.
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津宁  吴剑国 《船舶》2015,(4):71-76
文章针对Dow 1/3比例护卫舰模型,进行多种方案的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通过与Smith方法和模型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研究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建模技术,给出一种较为准确高效的船体梁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于完善《船体梁极限强度的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计算指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船体弯扭耦合振动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Benscoter理论,建立了分析船体结构弯扭耦合振动的薄壁梁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能考虑翘曲和剪切变形的影响,能精确描述船体薄壁梁的纯弯状态和非均匀扭转,适用于任何形状的船体横剖面。重点讨论了翘曲位移协调问题,提出了新的船体不同剖面形式梁段间的翘曲位移协调方法。本文还讨论了船体薄壁梁计算模型的简化问题。数值算例证实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在采用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方法进行船体极限强度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概率特性计算方法来进行船体极限强度的概率特性计算。  相似文献   

9.
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用Cadewell直接计算极限强度的方法,基于有限元的计算思想,将结构离散化为由横向构件和垂向构件所组成的结构,然后利用船体梁在破损时的应力分布,精确计算了船体梁的极限强度,并对加筋板受压时可能出现的5种屈曲形式作了分析,给出了考虑这5种屈曲模式的加筋板极限屈曲强度的公式;以某大型散货船为例,对船体的极限强度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简便、可靠、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梳理国内船体分段制造车间存在问题,确定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建设蓝图.以信息化及软硬件发展水平为基础,制订船体分段智能车间智能制造实施路径:开展2.0补课,推进3.0普及,实施4.0试点.提出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建设思路,重点针对车间架构进行分析设计,旨在推进船企信息化生产管理.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基于制造执行系统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设备故障报警不及时、数据流通传输速度慢、运行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概述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介绍船体分段智能车间的总体架构与运行机制等,对基于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的船体分段智能车间体系进行设计,并提出实现船体分段智能车间分布式自主协同制造涉及的关键技术,为船舶制造企业打造智能制造车间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海洋目标的雷达截面积(RCS)的预测方法,讨论了模型测试雷达截面积的方法、满足测试要求的条件关系式以及在波动目标条件下测试距离的关系式。对于复杂的海面船舶目标,其RCS的合成计算将遵循一定的规律。在一定的条件下,复杂形体的目标平均雷达截面积近似地由局部反射区域平均雷达截面积的算术和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预弯复合梁是一种新型的大跨度受弯构件.在国内刚开发研究,设计计算时没有规范可以遵循。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的试验结果,提出了预弯复合梁的设计计算方法。可供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5.
舰船壳体模块感应磁场的等效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的舰船壳体是主要由薄钢板和肋骨构成的复杂结构,采用磁矩量法计算其感应磁场时,会碰到数据准备复杂,剖分单元数目过多的问题。按照横截面积与磁化率乘积相等的原则,将舰船壳体模块等效简化为一个各向异性的简单薄钢板结构。针对一个有代表性的数值算例,采用磁矩量法分别计算简化前、后舰船壳体模块的感应磁场,并对比计算结果。研究发现,等效前后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5%,证明所提出的磁性等效方法不仅能简化数据准备工作,而且还可以减少单元数目,对于磁矩量法计算非常有利,能够作为计算舰船壳体感应磁场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船厂对船体平面分段结构优质、高效制造的技术需求,以船体平面分段中间产品加工为功能对象,进行船体平面分段智能制造流水线装备的研发制造,突破流水线总体设计、智能化焊接、系统集成控制等关键技术,形成一条包含拼板装焊、纵骨装焊、中组立制造等多工位的智能化流水生产线.通过工程应用实现船体平面分段由传统生产模式向以智能装备为标...  相似文献   

17.
大型舰船总纵强度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现有国内水面舰船设计规范仅适用于船长160m以下的舰船,为了更好地研究大型舰船的总纵强度,本文对一船长约200m的目标舰按照<中国船级社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CCS)与基于<舰船通用规范>(GJB)基础上的建议标准以及全船有限元直接计算这三种方法作了计算与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大型舰船的总纵强度研究与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跨度为4.0m的预弯复合梁在一次性加载破坏过程中实测的梁挠度、截面应变与作用荷载的关系,得出了预弯复合梁开裂后刚度随作用荷载的衰减规律、截面几何形心随作用荷载的移动规律,从而提出了预弯复合梁一次性加载破坏过程中,一期混凝土开裂状态时的刚度和强度实用计算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主要尺度要素的船型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舶设计优化过程中性能计算提出一种船型变换方法,以7个主要尺度要素为变量改变船型,由母型船快速派生出系列船型,并以某三体船主体为示例,阐述船型变换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20.
8 530 TEU集装箱船的船长和船舱大开口宽度都显著超过国内船厂以往建造的集装箱船,因此对该船的波浪诱导载荷、全船弯扭强度,以及舱口角的疲劳强度都作了认真研究。研究中建立全船有限元模型,用来分析波浪诱导载荷,计算船体结构应力水平等。在此基础上,选取3个典型的舱口角,建立精细有限元模型,利用热点应力法,计算舱口角热点应力范围和热点疲劳寿命。最后总结出该集装箱船的全船弯扭强度和舱口角疲劳强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