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水泥砼沥青加罩时设置SAMI的力学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沥青加罩改造时,应力/应变吸收夹层的设置对延缓反射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吸收夹层的材料种类多种多样,各自性能参数也有所不同。利用三维有限元的计算工具,针对不同的应力/应变吸收夹层材料设计计算参数,在分别考虑不同层间接触条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荷载作用下沥青加罩后各结构层内的力学响应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
应力吸收层防治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文  孙立军  陈继松 《公路工程》2008,33(4):1-4,41
SAMI应力吸收层是一种新型的防治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材料。为了验证其防反性能,将SAMI与土工布、玻纤格栅等土工材料应力吸收夹层进行对比,分别分析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应力吸收夹层以及SAMI时沥青加铺层的力学响应,路面荷载采用实测轮胎接地荷载。对SAMI的合理的厚度与模量范围提出建议,分析结果表明,SAMI应力吸收层防反效果明显优于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土工材料应力吸收夹层。  相似文献   

3.
基于沥青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的夹层位置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格栅夹层在沥青加铺层结构中的最佳位置,用有限元软件分析夹层位置对夹层上下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应变影响的规律,计算不同情况下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考虑加铺层厚度、加铺层模量、旧路当量回弹模量、格栅模量对格栅最佳位置的影响,进行正交试验分析;通过轮载模拟疲劳对比试验及铺筑试验路验证了所得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提出夹层最佳位置设置建议.结果表明:当格栅夹层设置在距旧路表面1/6~1/3沥青加铺层厚度时,按不同方法预估的加铺层结构疲劳寿命远大于格栅设置于旧路表面;而且结构参数的变化基本不影响夹层的最佳位置.  相似文献   

4.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在旧水泥混凝土上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对沥青罩面层的影响,采用半正弦动态荷载分别对直接加铺沥青层、设置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和设置有土工材料夹层的应力吸收层的沥青加铺层3种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设置吸收层后对防止反射裂缝有一定的帮助,吸收效果为有土工材料夹层的应力吸收层应力吸收层无应力吸收层。同时通过分析吸收层厚度和模量变化对罩面层的影响,得出应力吸收层并不是越厚越好,以及适当减小应力吸收层的模量对加铺层内的应力减小也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双夹层对沥青加铺层结构应力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计算模型,全面分析不同夹层结构对沥青加铺层荷载应力、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并进一步研究土工织物模量对双夹层结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夹层可减小沥青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温度及耦合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的荷载、温度及耦合应力均有较大的降低;应力吸收层的厚度、模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对加铺层拉应力、剪应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其自身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加铺设计和施工时,可选用低模量、高变形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夹层,但应综合考虑以选取合适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7.
含应力吸收层的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层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旧沥青路面加铺沥青面层的结构特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设置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结构进行荷载、温度及耦合条件下的力学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应力吸收层厚度、模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置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的荷载、温度及耦合应力均有较大的降低;应力吸收层的厚度、模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对加铺层拉应力、剪应力有不同的影响,对其自身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加铺设计和施工时,可选用低模量、高变形材料作为应力吸收夹层,但应综合考虑以选取合适的材料参数。  相似文献   

8.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彦明  高敏杰  高俊启 《公路工程》2009,34(2):80-82,91
室内成型小梁试件,采用控制应变的方式,对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疲劳性能进行研究,并且与另外4种中间夹层的疲劳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具有较好的疲劳性能,能较好地承担车辆及温度荷载的反复作用,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柔性基层在高寒地区沥青路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在减缓高寒地区沥青路面的半刚性材料层反射裂缝方面的不同效果,采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对半刚性材料层已有裂缝的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在车辆荷载和高寒地区的骤然降温综合作用下的热-力耦合分析.从应力强度因子和疲劳寿命两方面,开展了上述4种路面结构对反射裂缝在沥青面层中的扩展行为影响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和半刚性材料层之间设置的柔性基层和应力吸收夹层可大幅度减缓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并按照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级配碎石柔性基层、应力吸收夹层、半刚性基层的顺序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0.
ISAC应力吸收层是一种用于防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新型应力吸收层,它由玻纤格栅、土工布和粘弹性薄膜层复合组成夹层。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的标准加铺层结构与另两种未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的对比加铺层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ISAC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混凝土拱涵进行温度场、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分析.得出了混凝土收缩、高温季节日照以及铺涂沥青施工产生的温度应力分布和大小.结果表明,这类应力可能是工程中某些拱涵开裂的原因,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混凝土拱涵进行温度场、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分析。得出了混凝土收缩、高温季节日照以及铺涂沥青施工产生的温度应力分布和大小。结果表明,这类应力可能是工程中某些拱涵开裂的原因,值得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3.
STRATA应力吸收层对加铺层荷载及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STRATA应力吸收层是一种用于防止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的新型沥青混合料,它采用特殊聚合物对沥青进行改性,具有高弹性、不透水及抗裂性能好的优点。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设置DTRATA应力吸收层的标准加铺层结构与另两种未设置STRATA应力吸收层的对比加铺层结构进行应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加铺层之间设置STRATA应力吸收层后,加铺层结构的荷载应力与温度应力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槽型梁平面与空间受力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明俭  刘刚 《路基工程》2011,(3):140-143
采用Midas/Civil和ABAQUS软件对重庆轨道交通#1线槽型梁进行平面和空间受力分析对比。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槽型梁空间受力行为明显,平面模型计算的挠度偏大;单线槽型梁采用两种模型得到的道床板纵向应力差别不大;槽型梁横向应力不可忽视,在某些截面横向应力甚至与纵向应力相当,必须采用空间模型进行详细分析;两种模型均能反映结构的一阶振型,但平面模型无法反映结构的局部弯曲和扭转振型。  相似文献   

15.
应用ANSYS分析刚性路面的温度应力和荷载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介绍了刚性路面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的计算原理 ,利用有限元通用软件ANSYS的耦合作用 ,通过仿真计算 ,求出刚性路面在一定的荷载和温度场下的最大荷载拉应力和温度拉应力 ,为路面结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初始应力场对高地压隧道围岩变形和岩爆分析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采用了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空心包体应变计法,成功测量出高黎贡山隧道的原岩地应力,并将该地应力测试成果应用于隧道岩爆预测数值模型中.有限元计算表明:该隧道埋深在400~480 m时有轻微岩爆发生,埋深大于480 m有中等岩爆发生;拱顶是岩爆的危险区域,施工时需格外注意.计算结果和现场岩爆发生位置具有较好的相似性.最后针对该隧道岩爆状况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一块10 m长的简支预应力空心板桥为例,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分析,研究钢筋应力释放法中混凝土开槽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等参数对普通钢筋应力的影响,以便更为精准地研究钢筋应力释放法的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8.
嘎隆拉隧道在前期设计阶段采用水压致裂法进行了应力测试,但提交的成果仅为平面应力.为了确定隧道地段初始地应力场的三维空间应力状态,并为隧道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运用钻孔应力解除法测量了嘎隆拉隧道区2个测点的地应力.测试结果表明,最大主应力最大值为28.5 MPa,最小值为25.3 MPa.由于隧址区属于高地应力区,最大主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