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主要公约、规则中关于船舶污染物接收的要求入手,具体分析国内外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状况的履约建议,包括完善港口接收设施的规划,设立港口接收设施符合性评估制度,完善国内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收费制度,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排放监管机制和公开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信息查询渠道。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现场走访、定量分析等方法,对九江港长江沿线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现状进行了调查和评估,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船舶污染物接收可依托的公共设施不足,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能力有待提升;港口码头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不完备;相关的政策和制度有待完善等。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在长江九江段建设完善上中下游3个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站,港口企业落实船舶污染物接收责任,通过"污染物接收船流动接收+港口码头定点接收"满足辖区船舶污染物接收需求;同时建议完善相关的收费以及监管制度,确保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的正常运转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的全流程监管。  相似文献   

3.
舰艇航行补给接收装置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涛  李江翔  叶明 《船舶》2005,(5):15-18
舰艇航行补给接收装置有多种结构形式.本文就横向补给接收装置结构形式和纵向补给接收装置结构形式,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接收装置与补给装置的适配性,以及补给接收装置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15,(11):51-56
开展港口污染物接收设施充足性评估是科学确定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建设目标的重要方法。依据翔实的数据,采用量化分析的方法,通过客观评价和比较北仑港区各类船舶污染物接收需求与接收能力现状,完成细化到码头的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充足性评估,从码头单位和污染物类别两个层面全面分析现状条件下港区内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的充足性,并提出加强港口污染物接收能力建设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吕晓燕  宋明 《中国海事》2013,(11):49-52
文中根据GISIS中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得出目前港口接收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IMO接收设施的规定、港口接收设施建设和营运的提出了改进建议,为MARPOL公约港口接收设施规定的完善和履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规范北仑港区船舶污染物接收经营行为,提高港口服务水平,提升港口形象,解读有关法规对污染物接收的执行要求,分析北仑港区对船舶污染物接收管理的做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当前港口规模扩大、行业准入门槛提高、港口服务水平提升等对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理作业监管提出现实需求,并提出加强北仑港区船舶污染物接收规范管理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星载AI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系统覆盖范围广及运动速度快等特点,以及现有的非相干算法存在不足,提出一种相干接收方案。首先分析星载AIS信号的特点;然后介绍相干接收方案的结构,并详细论述各部分的解决方案;最后在Simulink中实现星载AIS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仿真系统,验证接收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此接收系统能有效提高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解决非相干系统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中探讨了一起国际航行船舶关于港口国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问题报告的调查情况,介绍了此次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问题报告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并向接收设施的提供者和使用者给出了优化建议,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港口国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履约工作上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星载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接收系统覆盖范围广及运动速度快等特点,以及现有的非相干算法存在不足,提出一种相干接收方案。首先分析星载AIS信号的特点;然后介绍相干接收方案的结构,并详细论述各部分的解决方案;最后在Simulink中实现星载AIS信号的发射和接收仿真系统,验证接收系统的误码性能。仿真实验表明,此接收系统能有效提高抗噪声能力和抗干扰能力,解决非相干系统抗干扰能力不足的问题,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欧盟港口接收设施收费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在正常的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废弃物和货物残余物,这些大部分又是污染物。为了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MARPOL在对船舶结构、设备以及操作提出要求的同时,对港口提出了提供接收设施的要求。但由于多种原因,港口提供接收设施的履约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收费制度是影响港口提供充分适用的接收设施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成员国履行MARPOL以及保护海洋环境,欧盟制定了接收设施指令(Directive2000/59/EC)。在该指令的框架下,欧盟内成员国建立了不同的港口接收设施收费制度。本文初步探讨了欧盟成员国港口接收设施主要的收费制度,为我国主管机关对港口接收设施管理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三峡海事部门针对长江三峡坝区特殊位置的船舶残油、含油污水的接收业务大量发展现象,结合实际整体推进一系列整治措施,规范合法接收作业、打击非法交付处置行为,初步建立起一个行业自律、规范管理、健康有序的接收作业船舶的安全与防污染秩序,以管理方式的改变带来接收行业发展的红利。  相似文献   

12.
《舰船科学技术》2014,(7):80-85
水面多节点声呐动态网络由多艘观测接收船和多艘信号发射船构成,每艘信号发射船与每艘观测接收船上的声呐构成一组双基地声呐。为得到较高信噪比和定位精度,可利用双基地声呐的检测覆盖范围和定位误差分布特点,求得信号发射船、观测接收船、目标的最优布局图。通过分析可知,在跟踪运动目标时,如果观测接收船运动速度大于目标运动速度,那么观测接收船以最优布局图为依据进行机动,在跟踪目标一段时间后可获得最优跟踪精度;如果观测接收船运动速度小于目标运动速度,那么观测接收船更适合以静态方式跟踪目标。本文的分析结论对于战场环境下舰船指挥和控制具有较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声诱饵是水声对抗中的重要武器,其对抗性能受接收信号质量的影响,而电子舱的散射声场是引起接收信号畸变的因素之一。为此,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计算诱饵电子舱的散射声场,通过频域间接法获取有/无电子舱时的接收信号,利用相关分析法获取两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而评估接收信号受电子舱影响的畸变程度。仿真结果表明,接收信号质量和散射声压呈负相关,接收点远离电子舱、置于电子舱圆头正前方以及采用具有吸收特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接收信号的质量,在工程应用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曾超 《世界海运》2020,43(2):40-43
与船上的压载水处理设施相比,压载水接收设施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效率更高,经济和环境优势更强。但是由于压载水管理公约中关于压载水接收设施的相关检验要求不完整,缺少良好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导致各国对于压载水接收设施的建设十分保守,无法彻底解决压载水公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简要介绍压载水接收设施,分析建设压载水接收设施的必要性,重点分析当前压载水公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履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环保新政实施,各地基本已建立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及多部门联合监管制度。这些制度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船舶污染物接收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文中通过调研广州港船舶污染物排放接收现状,综合分析存在问题,对改进国内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常规拖曳天线通信存在噪声大、效率低及通信深度浅等缺点,从而严重影响潜艇战斗性能的发挥。为此可以使拖曳天线超导化,使超导材料的良好性能与拖曳天线性能相结合。具体分析对潜超导拖曳接收天线的信号接收和噪声抑制能力,并且与普通拖曳接收天线进行比较,得出超导拖曳接收天线信噪比特征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梳理了我国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工作现状,总结提出港口船舶生活污水接收能力薄弱、污染物违规排放现象依然存在、污染物属性缺乏统一界定、船舶污染物监管能力不足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船舶污染物接收能力建设、定期评估接收转运处置能力、强化船舶污染物监管、逐步施行间接收费制度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楠  张明敏  杨丽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0):165-167
为提高双基地声纳系统性能,混响级预报至关重要。在全向发射不同接收指向条件下推导出散射面积计算公式,考察了此时椭圆环上的散射面积、散射强度、传播损失与接收角之间的关系。根据双基地海底混响的几何模型和声纳方程,推导出双基地海底的混响级预报公式。给出窄波束接收时,双基地声纳混响级系数随接收角度和基线长度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双基地海底混响与接收角度、基线长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接收接收换能器指向性凹陷方法,旨在控制接收换能器指向性来提高实收实发系统中的声隔离度。通过在换能器表面黏贴吸声、反声材料,减小换能器在指定方向接收到的声波,从而形成该方向指向性的凹陷。不同黏贴方式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接收换能器在指定方向形成-20~-10 dB的指向性凹陷,且实施简单、成本低廉,可为实收实发、声隔离等技术及装备的实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现状,通过对当前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便为系统化解决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