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然 《汽车导购》2006,(7):43-45
这似乎是一个规律:每年的6月,车市进入淡季。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指标,通过降价、送赠品等方式进行促销,力图在年中有个好看的成绩单。总之,时下的车市。让人想起一句话:没有永远的价格,只有永远的利润。为了利润,厂家可以让老车型停产让路,可以把原有车型改款,可以使价格大幅下降。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利润……  相似文献   

2.
转眼间2007年已经过半,以往每年的5、6月份都是汽车市场的“淡季”,但是今年的车市似乎不能按照这个常理去推断。[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高杉 《汽车杂志》2006,(10):84-84
似乎长丰三菱帕杰罗V73的06小改款.已经算不上是一部小改款车型了。用增配车型、调价车型来形容也许更为恰当。但也确实不可否认.在日本原厂并未推出新一代改款车型前。长丰适时地作些顺应市场的举措.比那些自认为车好.死抱着价格不放的车商要厚道许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力帆:520 1.3     
高杉  徐雨 《汽车杂志》2006,(12):96-96
力帆似乎抱定了抢占每况愈下的千里马的市场份额的想法,于是在Tritec1.6车型后,力帆520又新增了1.3L车型.一来继续降低价格占领市场,二来试图从新旗云等竞争对手中抢来消费者,毕竟车厂只有一款单一车型,若不再推出不同排量的款型,很容易被市场和消费者遗忘。[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然 《汽车导购》2007,(6):88-90
按照往年的经验,每年的“五一”黄金周都是一年中旺季和淡季的转折点,但今年似乎有点儿例外。除了车水马龙的人流之外,新车的频繁发布和不断上市也印证了这一点。似乎无论是厂家和经销商都在告诉消费者:好戏在后头。但在关注了一个月之后,我们最终发现,5月终究是个拐点,只是今年拐得比往年晚了一些。  相似文献   

6.
陈然 《汽车导购》2007,(8):98-99
6月份,明锐、卡罗拉、海马3问世;7月份,迈腾也上市了。在重磅级新车都扎堆的年代,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消费者会尝到更全面的,更繁荣的汽车市场带来的甜头。除此之外,在各个厂家锋芒毕露的同时,老车型的促销方式也开始向娱乐化和时尚化靠拢。看来,这个淡季并不“淡”。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6~8月是传统的汽车市场淡季,每逢淡季都是汽车市场疯狂促销的时机。今年的汽车淡季与往年有两个主要差别,一是奥运经济对汽车市场的影响:二是反垄断法实施促使汽车终端价格的放开。这两个新增的因素,需要潜在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最佳的购车时机。  相似文献   

8.
文龙 《汽车导购》2006,(9):43-45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降价仍是推动车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不降价的车型只是相对的稳定。但是消费者却非常关注这些价格稳定时间较长的车型,对于“买涨不买跌”的消费者来说,价格稳定的车型能够坚定他们购买的信心?使他们感到物有所值?同时也能够提高用户忠诚度和品牌价值,可谓一举两得,7.8月份以后?车市在酷暑中也进入了淡季?降价声此起彼伏?如果想不被同级别车型所掀起的降价潮淹没,稳中求胜的车型就要继续执行它的简单而有效的销售策略——以稳定的价格来赢得市场。  相似文献   

9.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8):51-51
进入8月,车市尚未走出销售淡季,中高端车型出现大批降价行为。长安福特对其经销商价格进行了规范,而福克斯仍出现了统一的0.8万~1.2万元的降幅。受海马3的影响,福美来2代价格也有所松动。预计自9月开始,车市将不断出现许多全新车型,对现有的中级车市场形成更大的冲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汽车杂志》2009,(9):301-301
2009年7月北京二手车市概况 由于7月是北京二手车交易传统淡季的开始,因此市场内的车辆库存明显增加,相比较前几个月目前市场库存接近饱和,日常每天的库存二手车达到10000辆左右,相比较6月份平均增长了30%。其中高档二手车的库存增长置尤为明显.市场价格也持续走低。  相似文献   

11.
陈然 《汽车导购》2007,(1):85-87
12月来临了。从经验来看.由于经销商急于完成任务以赚取厂家返点等原因,每年12月的车价都是全年里最低的,并且这种状况将持续到春节之前。但是,由于北京市场加装OBD导致成本上升.提前清仓而新车货源紧张等原因,2006年年底北京车市的优惠幅度似乎不会比淡季大多少;而京外则会出现一年一度的“价格跳水”现象。 总之,年底的车市还是很值得消费者期待的。毕竟新品的屡出不穷、节假日用车需求的增大、车价向合理范围浮动等因素无不牵动着买车人的神经。  相似文献   

12.
李耕  刘杰 《轿车情报》2005,(6):78-79
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壮大,大家的目光似乎总是停留在轿车身上,它们在配置与价格上的一举一动更容易引起市场强烈的反响。似乎轿车市场的起起伏伏更直接控制汽车工业的脉搏。但我们应该看到,MPV市场始终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这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所致,同时也是处于发展中国家必然产生的现象,当然,消费者越来越成熟也会让MPV车型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13.
小米 《汽车导购》2007,(5):44-47
汽车市场的细分已经越来越无界线可言。就拿售价来说,同一产品的价格区间可以因为配置的不同而上下通吃。同样,对于车型而言,两厢车与小型MPV之间似乎也有这样一种概念模糊化的趋势。比如这款新萨拉·毕加索,便是一款界于两者之间的车型,不管厂家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一夹缝中的定位确实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车展上奔驰公司推出了S300加长版,至此,后S级所有车型在中国市场上全部推出,组成了一个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旗舰家族。奔驰S300加长版是为中国市场置身定制的一款车型。它具备新一代S级所有车型的舒适豪华特性以及高科技的标配装置,99.3万的价格也具较强的竞争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这个已经被强调无数次的话题如今又一次被提上了日程。2008年9月1日,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正式实施,这将直接影响到部分排量车型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的燃油价格也刺激了小排量车型的市场。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一方面小排量车型的价格将会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小排量车型的燃油经济性也更加出色,这将导致更多的消费者加入到购买小排量车型的行列当中。因此,小排量车型势必会成为乘用车市场上的主流。  相似文献   

16.
进入四季度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最津津乐道的,当然是汽车一轮接一轮的降价,9月与8月可比的223种车型中,平均降幅为2.73%。这些车比年初时候的价格平均下降了11.3%,10月降价仍在继续,这也反映了2004年的降价幅度是往年不能比拟的。而汽车行业的老总们最关注的话题,则是汽车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7月份,全国钢材市场平均价格比6月上升2.2%。8月价格  相似文献   

17.
<正>GOOD省油且动力保持不错水准BAD与1.4TSI车型价格差距不大无论是价格还是实际的性能表现,高尔夫1.2TSI似乎都与之前的1.4TSI车型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而仅仅只有一款车型推出或许也表明了这只是厂商的一次小打小闹的市场行为。不过,真实的油耗表现以及1.2TSI发动机所带来的新鲜感绝不会只是小打小闹那么简单。  相似文献   

18.
马欣  陈卓 《汽车导购》2005,(12):42-45
中国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注定了没有谁能够长时间安作局外人,市场的压力正在逐渐挤掉汽车生产厂家丰厚的利润。先前某种意义上的“价格联盟”正在慢慢被打破,然而对于某些价位的车型而言,这一变化来得多少有些突然,特别是中高档轿车领域似乎因为一款车的压力而变得风声鹤唳。锐志的低价上市不仅仅被看作是丰田在中国市场发力的象征,更在自己的定位市场中扮演了一名十足的“搅局者”,这一词汇似乎听起来多少有些贬义,但普通的购车者也的确从中获得了相当的实惠。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不断发展壮大,豪华车市场的消费群体也在快速增长。处于30-50万元价格区间的入门级豪华车,成为各大豪车品牌的销量主力。与动辄百万的高档豪车相比,豪车的入门款以富有亲和力的价格和毫不打折的品质备受消费者关注。以宝马3系、奥迪A4、奔驰C-Class为代表的德系入门级豪华车,以及以雷克萨斯IS系列和凯迪拉克新CTS为代表的日系、美系入门级豪车,是这一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本期我们选取这5款代表车型,为您作一对比。  相似文献   

20.
新蓝鸟轩逸     
东风日产的蓝鸟系列车型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经过四代车型的摸爬滚打,一直以高配置低价格赢得了中级车市场。东风日产又于6月18日在京以“轩雅逸动 灵韵天成”为主题,展示了其即将投产的蓝鸟第五代车型——轩逸(SYLPHY),再次重拳出击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